汪品先院士为青年学子主讲“海洋强国与华夏振兴”

17.05.2016  23:23

  “新世纪的海洋强国必须强在海洋科技,强在海洋意识。”5月10日晚,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为同济近千名学子作题为 “海洋强国与华夏振兴”的专场报告,他指出,21世纪振兴华夏,必须从海上立足;建设海洋强国,是华夏振兴的必由之路,希望这一梦想早日化为现实。这也是作为同济大学思政课教改探索之举,首次推出的“中国道路•名师讲坛”的首场讲座。  

  汪品先院士首先从我国“海洋强国”战略说起,他说,回顾中国历史,海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受到重视;特别是近年来,海洋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评判一个国家是否为海洋强国,不光是看它的海军实力,同时要看它的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也不只是看它的海面舰队和船只,当代“海洋强国”很重要的标志是进入深海远洋、从海面进入海底的能力。为此,他指出,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强在海洋科技,只有具有高科技才能发展海洋经济和海军实力;同时中国还要加强海洋意识,突破意识形态上长期以大陆国家自居、忽视海洋的传统障碍。
  在汪院士看来,与源于爱琴海的希腊文明不同,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本质上是内陆的农业文明,比较缺乏海洋的成分。“父母在,不远游”,农业文明是一种内向型、安定型文明,没有去远方开拓的传统,其结果不仅在经济上“重农抑商”,而且压制了科学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而内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异,正是东西方文明差异的关键所在。从人类文明的历史趋势来看,海洋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中国传统上忽视海洋,直到今天还在付出代价。“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实现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相结合。”  

  他指出,随着20世纪晚期深海开始为人类所认识,与当年靠“炮舰”争夺海洋航行权的时代已经不同。如今的海洋之争,已从海面转向海底,争夺的是海洋本身的资源,很大程度是一场高科技的竞争。如今海洋科学考察的意义,也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术范畴。“科技在国际海洋权益争夺中的作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突出;科学界对于海疆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但当前人类入地的能力,远不如上天的能力。地球半径6371公里,而最深的矿井仅有5千米,尚不及其千分之一。人类对海洋的了解还少得可怜。  

  汪院士说,“深潜、深网、深钻”,是当前探测深海、进入海底的三大高新科技手段,即“深潜技术、深海观测、深海钻探”。近20年来,同济大学海洋科学学科瞄准国际前沿,在深海基础研究、海底观测网建设、南海大洋钻探等方面积极作为,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和进展,有力地推动着中国走向深海大洋。
  结尾处一张PPT上,中国的海岸线如一张弓,长江是一枚箭,上海则是正待射向浩淼西太平洋海域的箭头。汪院士认为,上海作为东海的窗口、长江的龙头,理应在中国走向深海、建设海洋强国征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最后,汪院士以一句“十九世纪中国的沦落从海上开始,二十一世纪华夏的振兴也必须在海上立足”为报告作结,会场掌声经久不息。
  当晚,逸夫楼报告厅人头济济,连过道上也或坐或站满了学生。台上年已八旬的汪院士全程精神矍铄、慷慨陈词,台下同学们专注聆听,不时响起会心的笑声。80分钟讲座结束后,汪院士还与本会场和嘉定校区分会场的同学们进行了10分钟左右的互动交流,他勉励同济学子增强海洋意识,关注并积极参与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发挥专业所长,为我国海洋科技发展、海洋文明建设,为我国海洋强国战略推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聆听此次报告的是来自同济大学各院系的本科生,他们本学期修读了《毛泽东思想概论》等思政课程。走出报告厅,土木工程学院大二学生任邦克还在回味着刚才的报告:“汪院士最后一句话振聋发聩,同济学子当共勉之。我们是未来的土木工程师,正逢其时,大有可为。从这样一堂创新的思政课中看中国发展,精彩难忘!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晓强教授表示,作为同济大学思政课教学改革又一创新和探索,此次依托同济大学校内外各学科知名专家学者,首开“中国道路•名师讲坛”,让在专业领域各有深厚建树的一批著名学者进入同济思政课课堂,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建设,从不同视角阐释“中国道路”。 希望以此能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相结合,促进思想政治理论与学科前沿相结合,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兼职队伍相结合,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当代大学生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
  “中国道路•名师讲坛”每学期将举办6至8场专题讲座,每场讲座将进行全程录像,讲座视频将发布于同济大学校园网或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让更多同学点击播放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