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钢:和而不同携手共进,推动大学贡献人类文明

19.04.2016  08:09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很高兴,能跨越一万多公里来到这里和大家交流。中国的孔子曾经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的是,大家虽然相隔千山万水,但是能走到一起,成为朋友,相互交流,就是一件很让人高兴的事情。

          上个月,德国总统高克先生刚刚访问了同济大学并发表了演讲。高克先生说,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中德两国教育、科技和文化交流的重镇,我想他说得是非常正确的。一百多年来,许多中国人通过同济了解德国;我想,也应该有很多德国人通过同济大学、通过在德国的同济师生来了解中国。今天,我们的交流越来越便捷、我们的合作越来越丰富、我们的成果也越来越多。

            正如亨廷顿提出的“文明的冲突”理论,文化的差异是阻碍世界各国人们有效交流的一个重要因素,文明的冲突将是未来世界的最主要矛盾,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挑战。正如德国和中国之间,在一些看法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差异并非坏事,正因为有了差异而使这个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所以,差异也是一种美。中国学者费孝通有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的是,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美好,也要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和美好,只有相互欣赏,这样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处处充满美好,并且可以实现大家彼此之间的真诚相待,亲密无间,实现天下大同。正如欧洲人强调的“契约精神”,双方要达成合同,就得寻求到最大共识;这正如中国常说的一个词“和而不同”,就是说允许差异、允许多样、允许多元,要求同存异、包容发展;要通过交流和沟通,使大家寻求到最大公约数,从而达成契约、促进共同发展。中德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不存在哪国文化高、哪国文化低;哪国文化好,哪国文化差的问题,许多差异都是可以通过相互欣赏、相互交流来分解的。

            在今天这个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强调跨文化沟通,希望通过来自不同文明、不同国度的交流、学习和借鉴以及融合,来实现彼此更多的了解,来化解分歧、消除矛盾、培植友谊,来生产知识和技术、推动世界的发展与和平。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行业,特别是大学,因为其特殊性,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大学的交流往往可以为解决许多世界性的共性问题提供解决的方法和路径,这也正是大学之美的所在。不仅如此,各国人士都认识到,要促进不同大洲、不同国家人们的交流,最佳的办法是培养年轻一代,培养学生。大学的合作,就是要为不同国家学生一代的交流创造条件,为他们学习理解不同的文化和文明创造机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我们在这里谈学术机构之间的合作,大学之间的合作,同济大学和DAAD之间的合作,不仅是出于对教育科学事业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促进文明发展的需要。我就是带着这样的使命来的。我希望各位能支持我们的想法,通过支持同济大学与德国高等教育界的合作,来促进整个德国和中国的合作,来促成两个文明国家对于世界文明发展更多的贡献。

          正如伟人歌德所说,“创造一切非凡事物的那种神圣的爽朗精神总是同青年时代和创造力联系在一起的。”早在1872年,中国清政府派出了首批幼童留学生到美国留学,先后有4批120名小孩得以到美国学习先进知识和文明,这些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全部毕业,但是他们中间仍然涌现出了中华民国首任总理唐绍仪,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还有外交部长、教育部长、大学校长等著名人物10多人,对中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先生来到中国上海创办起了同济。宝隆先生也许并未想到,他的创意和努力给当时以及后来的无数中国年轻人带来了实现梦想的机会,他和他的学校成就了这样的梦想,这些年轻人以及此后110年间近30万年轻人,他们因在同济学习而培养起了创造力,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实现了服务中国、服务世界的梦想,包括李国豪教授、万钢教授,他们是同济的杰出代表,也是促进中德文化交流的优秀使者。因此,我们至今对宝隆先生仍心怀感谢和敬仰。他不仅对于传播德国文化和德意志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他对于整个人类文明和科技教育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DAAD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教育交流机构之一,通过扶持德国和其他国家大学生、科学家的交换项目以及国际科研项目,来促进了德国大学同国外大学的联系。可以说,DAAD是世界文化交流和教育发展的使者,帮助无数年轻学生和教师们圆梦,DAAD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30年来,在DAAD的支持下,同济大学先后和德国有关大学和机构开展了数十项合作计划,有上千名教师和学生直接受惠于此,他们也成为了沟通中德文化的使者和桥梁,向对方传播了彼此的文化和文明。

            同济大学现在是中国非常重要的高校,在很多方面都位居中国高校的前列。现在,我们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仅要做中国最好的大学,还要做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学,这是我们的目标。为此,我们提出要办国际化的大学,希望汇聚全世界的精英教师,汇聚全世界的学生,共同进行教与学的互动,推动文明发展。同时,我们也希望我们的毕业生从同济离开后,还可以到包括德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好大学里面去学习深造,接受更多知识和思想。因此,同济大学现在正在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先后和世界几十个国家的200多所重要大学建立了伙伴关系,开展学历、学分互认的教学,开展面向学生的短期、长期的访学,开展教师层面的互访,开展科研合作等等。同济大学和德国的近60所高校建立了密切联系,我们很感谢德国方面朋友们给予我们的宝贵支持,感谢DAAD30多年来持续地对此给予的帮助。我们希望我们的合作,在将来可以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德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出了很多的科学家、艺术家和思想家。正如席勒1789年5月在耶拿大学任职典礼演讲时提到的,“大学是培养利禄之徒还是哲学之才?”他说要培养哲学之才,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对于人类命运的思考。正如伟大教育家洪堡所提倡的,大学有其使命,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服务国家和社会,要进行科学研究。同济大学也在实践这样的理念,要着力培养大学生关注人类的共同命运,培养大学生保持科学兴趣、具有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什么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话题?战争与和平?贫困与疾病?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其他宏大话题?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在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方面做一些努力。所以,近年来,同济大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这是同济的大学理想。

            什么叫做“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我对此的阐述是五个方面:

            一是大学要倡导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中国的伟人孙中山提出要“天下为公”;今天,在我们同济大学校馆前有一根石柱,上面铭刻着“同济天下”四个大字,在中文里,其意思是要团结一心地奔赴世界各地,并为全人类的幸福而不懈奋斗。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正如哲学家黑格尔所说“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我们号召青年学生要有理想、要仰望星空,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就是要给大学师生乃至社会公众传达这样的理念:人类要可持续发展,要永续、健康、生态地发展。针对各国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社会治理难题乃至贫困、战争等问题,大学要积极想办法、出主意;不仅提供技术方案,也提供理念、方法和哲学思辨。办大学就是为了培养思考人类命运、关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办大学就是为了向全世界传播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办大学就是要引领这样的风尚!

            二是大学要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技术。 正如马克斯·韦伯所提出的“合理性”(rationality)概念,我们倡导可持续发展,既要讲究工具理性,也要强调价值理性,甚至更多地是倡导价值理性,希望全社会更加重视人的幸福、而不是一味追求金钱、追求GDP。当然,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类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所以,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面对因为发展生产力而产生的副作用——环境污染问题,还得依靠技术力量、依靠科学手段、依靠改进生产力来解决。这个过程中,大学的作用显而易见。大学立于天地、必须有所作为,帮助解决人类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大学责无旁贷。大学一方面要推动科学研究,要聚焦可持续发展问题发展学科、生产知识和技术,促进理论创新,推动新思想、新理论、新材料、新方法的诞生;另一方面要推动现有科学知识和技术在应对各类发展性问题中的应用。比如,当前,同济大学正在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学科集群”,将环境保护、新型能源、节能建筑、智能城市等学科联合起来,相互交叉,共同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和德国方面围绕水环境治理、工业制造4.0、新能源新材料开发等方面也开展了深入合作,这些都是直面可持续发展难题,探索科学工具的运用。

            三是大学要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应用。 大学应当成为社会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引领者,要通过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生态型校园,成为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榜样。如何可持续发展?需要理念的宣传、技术的应用、设备的展示、过程的体验,包括在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面临的挑战等,都需要去实践,大学可以做这样的展示和试验。现在同济大学就有许多节能建筑、有很多倡导环保的社团、有一些宣传展示设施,每年都有很多中国其他高校的师生或社会群众来同济参观,这正是我们所希望向他们传达的理念。另外,我们特别注重大学和社会的互动,推动大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因此,在中国上海,在同济大学校园四周,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叫做“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产业集群,里面有各类企业几百家,其中有一部分就是进行环保技术和产品生产的,同济教师和学生的智慧可以在这些企业里直接进行转化。

              四是大学要促进大学生养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态度。 同济大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参加节能技术的课程学习、讲座、国际学术活动等。我们组织了一批专家教授给学生上课,专门讲解可持续发展理念;我本人也每年都去给本科生讲课,给他们传导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我们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到欧洲、到德国来参观、实习,学习你们的先进做法等等,让各国的青年在互动交流中加深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现在同济大学有很多学生每年开展许多活动,宣传环保意识、低碳生活,倡导“光盘行动”,监督节电、节水,等等。我们提出了学生“梦想帮助计划”,特别是针对年轻人的创业梦想,我们在同济校园内设立了“创业谷”,提供场地、资金,由教授们给学生提供创业的指导,帮助年轻人实现五花八门的创业梦想、包括有关环保和环境污染治理的项目。今年下半年,我们就会和慕尼黑大学联盟合作,在同济创业谷举办全球大学生创业论坛,届时,来自各个国家的青年人可以聚在一起共同交流分享他们的创业故事。通过这些活动和平台,让校园里面始终蕴含着一种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氛围,无形中让年轻人保持一种环保的生活态度。

            五是大学应推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 人类的经验告诉我们,一项制度,只有成为文化,才能永恒;一种思想,只要成为文化,就可以直抵人们的心灵。因此,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就应当使其成为一种文化,使其时刻驻守我们的内心并化为我们的自觉行动。从今以后,我们应当让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为大学文化的一部分;让可持续发展理想成为大学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要通过音乐、绘画、舞蹈、诗歌、演出以及其它各类载体使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人们可以感知的文化和文明,让人们在享受文化之美的过程中继承可持续发展精神。目前,同济大学就在努力发展这样的文化,很多校园文化活动正在体现环保、低碳、绿色、生态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我们希望,在促进青年们跨文化沟通的过程中,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也能够得到广泛传播,让全世界的人们享受可持续发展之美!

            女士们,先生们,大学肩负着文化传承、文化交流的使命,今天的各国同行都充分肯定大学在跨文化沟通中的积极作用。对此,我们想说,大学不仅要勇敢的承担起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而且要主动地去沟通,大学应成为全球文化交往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分子。如何去沟通?除了通过学者们出版著作、发表论文等静态交流外,关键要“”起来,要走出去,要在人员的互动中、面对面地沟通。于是,加强大学之间的合作,特别是人员层面的合作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所以,加强我们双方的交流和合作,加强伙伴关系,关键要着眼三方面的努力。一是人员的互动;二是政府的支持;三是高校、企业、社会机构的参与。而交流的内容,除了人才培养、技术合作,也包括人文艺术的对话,等等。因此,接下来,我想谈谈同济大学希望和德国方面有哪些更深入的合作,希望通过这些合作来增强文化交流,并让这些合作可持续进行下去。

            1 、推动学生、教师交流互动

            同济大学已经和德国有关大学开展了学生交换培养的合作。除了和波鸿鲁尔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等大学保持了近40年传统友谊外,包括这个图表显示的,最近这些年,我们和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魏玛包豪斯大学、马堡大学、斯图加特大学、奥芬巴赫设计学院等大学开展了特别密切的合作,涉及环境、水处理、工业制造4.0、建筑土木、设计传媒、医药学、化学等等学科,同济大学几乎一半的院系都参与了这些合作项目,可以说,人员交往密切、合作较广。但是,目前来看,这种合作主要是单向进行的,即主要是同济的学生到德国大学来交换。下一步,我们希望鼓励更多德国的大学生到中国去,到同济大学交换。

          在推动学生交换的同时,要特别注重推动教师层面的互访;推动双方教师到对方学校任教,短期访学或者中长期教学,合作举办学术会议等都可以。不仅数量要上去,而且层次应提高、广度要拓展,要促进教师开展更深入的交流。同济也将有意识的选拔一些教师加入到这个交流中来,促进双方更多实质性合作。

            2 、建立国际合作办学机构

          正如2014年10月中德两国政府发布的《中德合作行动纲领》里谈到的“同济大学中德学部是共同落实高校紧密合作的成功典范”。同济大学的中德学院、中德工程学院、中德职教学院已经成为中国和德国政府合作办学的样板。目前,同济大学还与法国、意大利、芬兰、西班牙建立了类似的政府合作办学学院;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建立了学院和研究中心。这些已经在中国具有很好的影响,受到社会的瞩目,也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

            下一步,我们希望继续进一步强化和德国的合作,为此,要在三个方面进一步努力和完善。一是希望这样的合作应该是可持续的,希望双方政府继续大力支持。同济大学的中德学院、中德工程学院、中德职教学院的成功举办,体现了中德两国政府的决心,未来,我们希望依托这三个学院,双方可以赋予其更多使命和任务,促进双方在教育、科技、文化、人文交往领域的长期、深度合作;大学可以基于中德两国在世界上承担的使命和责任,通过大学的智库,主动提供决策参考。二是社会企业的支持,鼓励更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设立更多教席。在这方面,德国有非常深厚的历史传统,同济大学也是,每年都有很多企业和中国开展合作,包括出资设立教席、设立实验室、设立奖学金、资助学生活动、帮助学生创业等等,德国大众、奔驰、西门子等企业在中国、在同济都非常有影响,我希望,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德国企业加入到我们的合作伙伴中来。三是希望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优化内部管理,实现国际合作办学机构的良好运转。

            3 、共建高端实验室

            共同建设高端实验室,已经成为当前跨国教育合作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济大学在这方面拥有经验。这几年,我们和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等高校合作,建立了面向土木工程、智能交通、环境保护等等学科的跨国实验室,双方科学家都可以利用这些设备和人力资源来从事科学研究,成效很好。因此,我们希望DAAD能推动更多德国高校或科研机构能和同济大学合作,共建高端实验室。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为很多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观察问题、研究问题、发展科技的机遇,共建实验室具有很好的前景,这是难得的机遇,我们愿意和德国同行们分享。

            最近,同济大学和山东青岛政府方面合作,把在青岛的德华大学的旧址接管过来了。那是当年中德两国合办德华大学的历史见证,我们将对它进行恢复,让它成为中德友谊的见证。同时,我们希望在那里建设一个科技园区,我们希望并欢迎德国朋友们和我们一起合作,在那里建设一个高层次的科研机构,为推动两国科技合作贡献力量。

            4 、开展人文交流

            中国古代思想家韩非提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人文艺术因其相通性、含蓄性和艺术美而成为促进人类相知、相交、相亲的重要载体。大学本身就是文化艺术的汇聚地和生产者,所以,大学正好可以发挥人文艺术富集的优势,推动各国人民的相知相亲。

            近年来,同济大学人文艺术学科积极开展和德国方面的合作,最近我们刚刚闭幕了德国音乐周,德国音乐家们给同济师生带去了艺术的享受,中德音乐家同台献演,非常精彩。类似这样的活动,通过音乐、绘画、舞蹈等等文化载体,跨越时空和语言障碍,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德两国的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相互认同、相互尊重和相互合作。我希望,以后我们有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动。同时,同济大学现在已经成为研究德国哲学的一个学术基地,未来,我们希望在哲学研究、音乐艺术教育等方面和德国有更多合作,既促进文化的交流,也促进大学学术的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世界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合作,我们希望同济大学和DAAD以及德国大学进一步加深伙伴关系,共同为世界文明和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在友谊面前,人与人之间,犹如天空中的星星与星星之间,不是彼此妨碍,而是互相照耀”,愿中国和德国的友谊长存;愿同济大学和DAAD、和德国大学的友谊之树常青。

 

       

        英文演讲稿:  Seeking Harmony in Diversity, Universities Shall Join Hands and Contribute to Human Civi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