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的构思,撰写和发表》第五讲开课 长江学者杨振纲畅谈当代生物医学研究生的使命

09.12.2015  16:46

10月16日下午,本学期研究生跨一级学科课程《科研论文的构思,撰写和发表》第五讲开课。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振纲受邀为同学们传道授业,课程一如既往受到热烈欢迎。

杨振纲围绕如何做好一名研究生,讲述了为什么做科研、如何做科研以及在哪里做科研三方面内容。通过介绍钱均夫钱学森父子事迹、胡适先生赠与大学生的毕业寄语以及黄诗厚女士的语录,他提出了科学研究对于科学本身、对于国家甚至于个人的意义。他特别指出,科学研究的灵魂就是创新。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绩,要不断地创新,做好属于自己的“面包”,而不仅仅是靠积累别人的“面包屑”生活。

随后,杨振纲结合自己的实验经历,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他在神经干细胞研究方面的进展,并感慨自己正赶上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大好时机。他还为同学们生动地讲述了进行实验的基本要求:首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能够勤奋学会思考;其次,选题要合理,既有创新型,又有可行性;最后,在实验过程中要有恒心,以获得实验的成果。

杨振纲表示,“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有责任与学生一起,把自己所在的实验室变成一个再生型实验室。大家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享受科学,做到终生学习。他鼓励在场的同学们,“当你了解科学本质、学好做科学研究本领的时候,当你热爱科学,刻苦专研、发现美丽科学故事的时候,那么,你已收获了科学兴国,科学救国的奇迹了。”

最后,杨振纲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踊跃提问,本次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