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集锦】“香港回归20周年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在我校举办受媒体关注

18.12.2017  20:54

12月7日上午,以“科技创新支撑绿色发展”为题的“香港回归20周年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在我校举行,多位院士、专家围绕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机制转变、大陆架划界的科技创新、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的绿色发展等提出了应对之策。《中国科学报》、人民网、中国科技网、科学网、上观新闻等媒体,分别刊文对该论坛作了相关报道。

 

香港回归20周年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

中国科学报》:院士专家共谋大气和水污染应对之策

本报讯 (记者黄辛 通讯员张婷)近日,以“科技创新支撑绿色发展“为题的“香港回归20周年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院士、专家围绕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机制转变、大陆架划界的科技创新、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的绿色发展等提出了应对之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郝吉明在报告中指出,经中国工程院等研究评估,《大气十条》“经过5年努力”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从2035年左右到2050年左右,还有一大步需要跨越。“郝吉明认为,2050年全国大气环境保护总的战略性目标,应当是通过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大幅度降低环境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浓度,城市和重点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全面达到国家空气质量标准。“这个标准,应当基本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HO)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指导值,满足保护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要求”。这个值,在他看来,应当把PM2.5年均浓度从35微克降至25微克,再降至10微克。

环境工程专家、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侯立安院士特别关注饮用水的“绿色”。他指出,饮用水安全仍面临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包括水资源约束趋紧、城市黑臭水体问题突出、水生态功能退化、非常规污染物威胁加大等。他表示,修改后的《水污染防治法》定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从饮用水水源污染风险调查评估、应急水源建设、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了饮用水安全保障制度”。

中国科学报》 (2017-12-13 第4版 综合)

原文来源: 中国科学报  |  发表时间:2017-12-13  |  作者:黄辛 张婷

原文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7/12/330349.shtm

 

【人民网】香港回归 20 周年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举办

6位院士及知名教授解析“科技创新支撑绿色发展

人民网上海 12 8 日电 (记者 姜泓冰)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机制转变,大陆架划界的科技创新,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的绿色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对污染物减排的巨大作用,环境基准研究对环保管理决策的重要性,“绿色技术银行”怎么建……6位院士及知名教授,6场报告,精简解读“科技创新支撑绿色发展”主题,帮助人们了解环境治理与保护领域的最新进展及面对的挑战,令人受益匪浅。

12月7日,“香港回归20周年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活动由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主办、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华东理工大学、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承办。活动旨在积极传播何梁何利奖在绿色发展领域的成就,凝聚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对绿色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共识,研讨绿色发展领域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为广大环保工作者提供相互学习和研讨交流的平台。

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秘书长段瑞春、华东理工大学校长曲景平、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书记陈东莅临会议致辞。高峰论坛邀请清华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同济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宁、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家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丰昌、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原主任尹邦奇做主题报告。来自上海市科委、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上海市科委奖励办、上海市高校的代表共25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会议由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修光利主持。

论坛上,郝吉明院士做了“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主题报告。他分析了目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主要瓶颈问题,如传统大气污染源减排空间逐渐收窄、生产生活方式粗放、社会综合管理能力不足等,并强调实践绿色发展是突破这些瓶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唯一出路。他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大气污染治理政策,如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机制等方面。

李家彪院士做了“海洋划界科技与‘一带一路’建设”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到大陆架划界是海底科学与海洋法学的大跨度交叉学科方向。大陆架划界的科技创新着眼于地质、技术与理论,创新点在于创建大陆架划界地质模型、研究界限生成特殊算法、研发海底地球物理技术、构建划界信息与决策系统。我国的大陆架划界科技拥有完整的技术体系,部分在国际上处于引领地位,并已经服务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海洋科技服务的新业态和科技外交新途径。

侯立安院士做了“创新引领中国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的绿色发展”主题报告。他阐述了国家治水理念的转变、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完善,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成果显著。同时,他也指出饮用水安全仍面临的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包括水资源约束趋紧、城市黑臭水体问题突出、水生态功能退化、非常规污染物威胁加大等。因此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任重道远,而创新是破解难题的关键动力,绿色是发展方向。

段宁院士做了“从典型行业排序演变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形成机理”主题报告。他认为面对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他以火电行业和制浆造纸为例,详细讲述了清洁生产技术在污染物减排中的巨大作用和潜力。通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了我国典型行业的环境污染发展趋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吴丰昌院士做了“我国环境基准发展战略与应用”的主题报告。他表示,环境基准和标准已经成为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石和重要抓手。我国环境基准已取得长足进步,并在环境保护管理决策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环境基准的研究与国际一流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面临着一些科学和工程上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领,也需要系统和长期的研究积累。

尹邦奇教授做了“建设‘绿色技术银行’,加快绿色技术转移转化的创新实践”主题报告。他讲到巴黎协定下,中国提出大力发展适应减缓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而建设“绿色技术银行”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的重要手段。绿色技术银行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公益性服务、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和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原则,建设信息、转化、金融三个平台,提供绿色技术转移转化的系统性总体解决方案。在“绿色技术”+“绿色金融”双轮驱动下,最终实现沿一带一路向国际提供绿色技术转移转化整体解决方案的目标。

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于1994年创立,旨在奖励为中国科技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促进祖国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是我国最大的民间科技奖励基金。该奖设有“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三个奖项,每年评选一次。

原文来源: 人民网  |  发表时间:2017-12-08  |  作者:姜泓冰

原文链接: http://hm.people.com.cn/n1/2017/1208/c42272-29694708.html

 

【中国科技网】逆转“十面霾伏” 大气与水防治还需持久战

今年是“大气十条”实施以来的第五个年头,也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收官考核之年。近日,香港回归20周年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清华大学郝吉明院士在论坛上透露,《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规划》(简称《大气十条》)中,2012至2017的目标基本上圆满完成,但是要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每立方米10微克的指标还有差距。

郝吉明院士在报告中阐释了《大气十条》实施五年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成果,同时也指出了我国大气防治的目标:“‘十三五’开始,计划用3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推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依次达标,形成一个梯度,直至都实现PM2.5年均浓度35微克的‘国家承诺’”。《大气十条》还提到,力争用5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要在第二个五年,也就是2022年,逐渐消除重污染天气。

具体说来,京津冀可用5年时间,从PM2.5年均浓度——每立方米74微克的现状,减至长三角的现状,即每立方米52微克;而长三角也用5年时间,从52微克这个现状,减至珠三角现有的39微克水平;同样,珠三角也可用5年时间,从39微克的水平减至国家二级标准:35微克。从长期来看,宏观目标为2050年全国大气环境基本实现世界卫生组织环境空气质量10微克的浓度指导值。

其实,“大气十条”中提出环境空气质量有6个要素,包括PM2.5、PM10、O3(臭氧)、NO2、SO2和CO。据了解,2016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仅94个城市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约72%的人口生活在不达标大气环境中,我国东部大气PM2.5和O3污染更为严重,因而“我们如今还面临‘两线作战’”。

大气污染防治需要防治管并重,在污染源方面,除了惯常关注的地面交通尾气排放污染,目前人们对清洁港口、清洁机场建设和发展还缺乏足够重视。

值得注意的还有水污染,而且也有“水十条”。环境工程专家、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侯立安院士在华理特别关注饮用水的“绿色”,指出饮用水安全仍面临水资源约束趋紧、污染严重、城市黑臭水体问题突出等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据介绍,《201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等统计显示,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处于“严重缺水”和“缺水”状态,地下水水质较差、极差的比例分别占45.4%、14.7%,黑臭水体占总水体的74.6%,其中超过60%分布在广东、安徽、湖南等地,水体中非常规污染物威胁加剧也对净水技术及工艺提出新的要求。

为此,侯立安院士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全国水环境质量的阶段性和改善,完成“水十条”中七大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超70%等的“硬任务”。他同期透露,修改后的《水污染防治法》定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将进一步强化饮用水安全保障制度。

原文来源: 科技日报  |  发表时间:2017-12-11  |  作者:王春

原文链接: http://www.stdaily.com/02/difangdongt/2017-12/11/content_606977.s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科技创新支撑绿色发展

【科学网】香港回归 20 周年何梁何利基金图片展和高峰论坛在华理举行

科学网 12 7 日上海讯 (记者 黄辛)今天, “香港回归20周年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在华东理工大学逸夫楼报告厅举行。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秘书长段瑞春、华东理工大学校长曲景平、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书记陈东参会并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侯立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同济大学教授段宁,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家彪,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丰昌等在高峰论坛上作报告。来自上海市科委、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上海市科委奖励办、上海市高校的代表共25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会议由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修光利主持。

此次香港回归20周年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旨在积极传播何梁何利奖在绿色发展领域的成就,凝聚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对绿色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共识,研讨绿色发展领域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为广大环保工作者提供相互学习和研讨交流的平台。嘉宾们的精彩报告让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段瑞春在致辞发言中对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和华东理工大学等承办单位为高峰论坛的付出表达了感谢,并对何梁何利基金的创立和发展以及其在科技事业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详细介绍;曲景平在开幕致词中对参会的各位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对他们长期以来对学校的支持表达诚挚的感谢,随后他概述了华东理工大学建校65年来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成效;陈东简要介绍了上海市绿色技术银行的工作,指出只有绿色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上海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重要引擎。

在高峰论坛中,郝吉明院士做了“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主题报告。他分析了目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主要瓶颈问题,如传统大气污染源减排空间逐渐收窄、生产生活方式粗放、社会综合管理能力不足等,并强调实践绿色发展是突破这些瓶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唯一出路。他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大气污染治理政策,如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机制等几个方面。

李家彪院士做了“海洋划界科技与‘一带一路’建设”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到大陆架划界是海底科学与海洋法学的大跨度交叉学科方向,大陆架划界的科技创新着眼于地质、技术与理论,创新点在于创建大陆架划界地质模型、研究界限生成特殊算法、研发海底地球物理技术、构建划界信息与决策系统。我国的大陆架划界科技拥有完整的技术体系,部分在国际上处于引领地位,并已经服务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成为海洋科技服务的新业态和科技外交新途径。

侯立安院士做了“创新引领中国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的绿色发展”主题报告。他阐述了国家的治水理念的转变、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完善,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成果显著。同时,他也指出了饮用水安全仍面临的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包括水资源约束趋紧、城市黑臭水体问题突出、水生态功能退化、非常规污染物威胁加大等。因此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任重道远,而创新是破解难题的关键动力,绿色是发展方向。

段宁院士做了“从典型行业排序演变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形成机理”主题报告。他认为面对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他以火电行业和制浆造纸为例,详细讲述了清洁生产技术在污染物减排中的巨大作用和潜力。通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了我国典型行业的环境污染发展趋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吴丰昌院士做了“我国环境基准发展战略与应用”的主题报告。他介绍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任务和使命,环境基准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指出环境基准和标准已经成为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石和重要抓手,我国环境基准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在环境保护管理决策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环境基准的研究与国际一流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也面临着一些科学和工程上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领,也需要系统和长期的研究积累。

据悉,“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于1994年创立,旨在奖励为中国科技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促进祖国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是我国最大的民间科技奖励基金。该奖设有“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三个奖项,每年评选一次。迄今为止,华东理工大学先后有5位优秀科技工作者:袁渭康(1999年)、胡英(2006年)、钱锋(2007年)、刘昌胜(2007年)、汪华林(2010年)荣膺何梁何利基金奖励。

据介绍,这项活动由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主办、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华东理工大学、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承办。

原文来源: 科学网  |  发表时间:2017-12-07  |  作者:黄辛

原文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12/396520.s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上观新闻】“大气十条”第 5 年,年底“结账”能否达标?从 2020 2050 年还有“三步走

郝吉明院士同时结合色图分析指出,2013年以来PM这样的细颗粒物确实明显下降,但O3(臭氧)污染程度则呈现一定升势,因此“我们如今还面临‘两线作战’”。

简称“大气十条”的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经历第5个年头,2017年底将至,其中的近期目标“结账”情况如何?今天(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郝吉明在沪透露,经工程院等研究评估,《大气十条》“经过5年努力”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不过,计划提出“力争再用5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的后续阶段目标,并不是立竿见影,也还有一个“三步走”的中长期过程。

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依次达标


为加快解决我国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切实改善空气质量,2013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提出10条35项重点任务措施,明确要求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其中更是明确,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

从2012年至今,可以见到图中的绿色面积正逐年扩大,显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收效显著。”郝吉明以多色区的对比图揭示大气环境变化。这位清华院士与其他多位曾获何梁何利基金的两院院士,当天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的“香港回归20周年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上,探讨着科技创新支撑绿色发展。他表示,作为重点防控区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阶段性“绿色指标”不尽相同。“十三五”开始,计划用3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推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依次达标,形成一个梯度,直至都实现PM2.5年均浓度35微克的“国家承诺”。

具体说来,京津冀可用5年时间,从PM2.5年均浓度——每立方米74微克的现状,减至长三角的现状,即每立方米52微克;而长三角也用5年时间,从52微克这个现状,减至珠三角现有的39微克水平;同样,珠三角也可用5年时间,从39微克的水平减至国家二级标准:35微克。他乐观表示,截至今年,上海达标形势不错。

2050:从 35 25 ,再降至 10 微克


然而,这还不是“最终目标”,从2035年左右到2050年左右,还有一大步需要跨越。郝吉明院士认为,2050年全国大气环境保护总的战略性目标,应当通过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大幅度降低环境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浓度,城市和重点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全面达到国家空气质量标准——“这个标准,应当基本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HO)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指导值,满足保护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要求。”这个值,在他看来,应当从35微克降至25微克,再降至10微克。

其实,“大气十条”中提出环境空气质量有6个要素,包括PM2.5、PM10、O3(臭氧)、NO2、SO2和CO。而郝吉明同时结合色图分析指出,2013年以来PM这样的细颗粒物确实明显下降,但O3(臭氧)污染程度则呈现一定升势,因此“我们如今还面临‘两线作战’”。在污染源方面,除了惯常关注的地面交通尾气排放污染,目前人们对清洁港口、清洁机场建设和发展还缺乏足够重视。

值得注意的还有水污染,而且也有“水十条”。随着水环境问题加剧和水环境治理力度加强,国务院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作为防治工作行动指南,到2020年必须实现的“硬任务”不下6项,包括城市黑臭水小于10%。

环境工程专家、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侯立安院士在华理特别关注饮用水的“绿色”,指出饮用水安全仍面临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包括水资源约束趋紧、城市黑臭水体问题突出、水生态功能退化、非常规污染物威胁加大等。他同期透露,修改后的《水污染防治法》定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从饮用水水源污染风险调查评估、应急水源建设、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了饮用水安全保障制度。

原文来源: 上观新闻  |  发表时间:2017-12-07  |  作者:徐瑞哲

原文链接: http://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73308&time=1512647702097&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