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医工深度融合 共建“两个一流”[图]

14.12.2015  16:06

2015年5月,最新“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正式发布,上海交通大学7个学科入选,与北大、清华一起位居大陆高校排名前三。无独有偶,上海市2014年大学学科专业排名榜亦于同月发布,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一,除了交大的传统优势学科继续高居榜首,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护理学、基础医学也名列前茅。  

这一年,刚好是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十周年。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主要标志。十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两个一流”理念,始终秉承“两个遵循”原则(遵循综合性大学发展规律、遵循医学院办学规律),全校师生医务员工同心同德创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了强强合并后的“双赢效应”,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出色成绩单。  

融入学校规划的未来大战略

2005年7月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交大医学学科的发展历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是里程碑般值得铭记的日子——在教育部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实现了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强强合并,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医学院”建设从此掀开了崭新的篇章。  

这一次的强强合并,是教育部和上海市对上海交通大学和第二医科大学未来发展的总体规划,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和医学学科发展的自身内在要求。上海交通大学领导班子在国内外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医学学科发展趋势做出了判断:21世纪医学发展,不仅取决于医学本身,而且取决于物理、数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在医学领域的渗透与拓展,医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  

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上海交通大学在放眼世界与立足实际的结合中,产生了上下一致的共识:现代医学发展中,临床医学越来越依赖基础医学的指导及多学科的整合优势,而临床医学中的新问题、新需求又促进了基础医学本身的发展,让学科整合有了“用武之地”。谁能够最快将这些共识转化为实践,谁就有可能抢占医学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在医学学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05年11月,作为强强合并后的第一个重大举措,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在上海交通大学宣告成立,领衔科学家是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陈竺院士,国际系统生物学之父Lee Hood和代谢学之父Jeremy Nicholson应邀担任中心的学术顾问。  

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是我国第一个按照大科学模式构建,集中生物、医学、物理、电子、数学、计算机等不同学科一流人才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中心,中心技术平台的建设将根据攻克生物医学难题的需求进行发展,依托上海交大的生物纳米技术、微电子、计算和工程技术、新材料和精密机械的研究基础和人才优势,把纳米、信息、材料和机械等领域的研究人员与处于国际前沿的白血病、肝癌、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中医药研究的人员组合在这些技术平台上。  

2006年11月25日,上海交大生农医药交叉融合战略研讨会隆重举行,包括后来出任卫生部部长的陈竺院士、后来出任农业部副部长的李家洋院士在内,来自全国相关领域的16 位院士、近百位专家、学者聚集在上海交通大学,就学校在医工结合领域的优势和不足、目标和定位、重点和战略、特色和规划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学科的交叉与整合是综合性大学建设中遇到的战略性问题,生农医药领域是交大最具实力的领域之一。  

由此,一个融入上海交通大学未来发展的大战略逐渐明晰:要发挥整体效益和综合学科的优势,努力为国家的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使强强合并后的上海交大真正成为新概念、新科学、新技术和创新研究的源泉。  

上海交通大学拥有一百多年悠久历史、有深厚的学科交叉基础,以强大的工科以及具有优势的理科,在国内众多的高等院校中久负盛名;合并后的上海交大医学院在临床与基础医学的研究上具有雄厚的实力。强强联合,使这所百年名校学科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医工结合也随之走上一条快车道,学校事业蓬勃发展,医学院也获得了新的生机,强大的生命医学学科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的重要内容和强大支柱。  

立足创新发展的交叉大平台

2005年12月,上海交大“985 二期”项目正式启动,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应运而生,系统生物医学平台成为5个重大创新平台之一,不但打破原有的院系门槛,实施学科大跨度交叉,并且在医工交叉、理工交叉上更加有所突破。“系 统生物医学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成立不久,即与“系统生物学创始人”美国科学院院士Leroy Hood教授领导的“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代谢组学先行者”Jeremy Nicholson教授领导的英国帝国理工生化系等国际先进的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国内第一个“系统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也经教育部批准,在上海交通大学立项开始建设。  

2005年11月9日,中加合作、以筛选肿瘤及自身免疫病治疗药物为主的上海- 多伦多医药研究中心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共同组建的健康科学研究所成立。  

驶上快车道,总有新动作。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医工结合的项目正受到更多的支持和关注。以建设高水平科研基地为目标,在组织优秀科研团队、整合医工资源基础上,一系列研究机构的成立、学术会议的召开,是顺应科技发展的趋势,也为上海交大的医工结合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使上海交大医工结合的脚步一步一个台阶地递进,在生物医学与多学科交叉发展的道路上,以更高的起点、更宽的视野,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2006年1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授沙龙”,大家都风趣地称之为“医工项目相亲会”。来自学校医科和工科的研究人员现场“结对”,在全校范围内遴选科研伙伴。这是我国高校内首次通过现场招贤的方式进行医工“联姻”。  

学校专门为此次“相亲”征集了130个有价值的医工交叉科研项目,并制作了近100 块展板,各课题组的领衔人将“择偶条件”写得明明白白,有的是需要解决的难题,有的是拟寻觅的合作项目。许多课题组负责人都表示,以往寻找合作伙伴都是通过“私人交流”的方式来完成,局限性很大,成功率不高,学校搭建的平台大大增加了遴选的人数,拓宽了选择范围,“自由恋爱”的结果,自然是成功率大大提高了。  

2006年6月22日,由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与美国Waters公司联合建设的中美代谢组学联合实验室在上海交大成立。  

2006年6月29日,上海交大成功申报了“系统生物医学”和“细胞分化与凋亡”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此为契机,学校组织优秀人才队伍,整合优势资源,大力开展医工结合的学科交叉和基地建设,要把实验室建设成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要把实验室朝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方向不断努力。  

2006年7月10日,被称为“医工结合典范”的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医学研究院”成立,研究院聘请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钱煦教授担任顾问委员会主任,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解剖学专家钟世镇教授担任顾问,计划在医工结合的基础上,用3 ~ 5年时间建成三个数字化医学中心(工程中心、临床应用中心、教学中心),一个研发生产基地(数字化放射定向治疗和组织工程人工关节),一个数字化医院。  

科研创新,体制先行。学校对医工结合给予了政策性扶持,出台了《关于促进医工结合的若干意见》,从资金、体制、机制等方面给交叉学科更多扶持。学校突破现有学科与科研的组织模式、管理办法和人才培养方式,形成“政策特区”、“人才特区”;在医工交叉领域,学校为鼓励学科交叉融合,设立研究项目专项经费和专项孵化经费,在考核方式上也改变课题负责人功劳独享的老规矩,而是由参与者共同分享。学校还提出了“弱化指标,促进融合”的具体想法,校领导明确指出,在对传统学科基础上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鼓励和支持的同时,更要营造一个宽松、竞争性的环境和氛围,弱化评价指标,以促使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和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取得更大成就。  

2007年,上海交通大学设立“医工交叉研究基金”。基金依托学校医学院、理科、工科等学科的优势,促进医学和信息、机械、材料、生命、数学、物理、化学、管理等学科的交叉研究,以国际科学前沿、国家重大需求、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重点聚焦在转化医学、数字化医学、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医学影像学、干细胞、创新精密仪器等领域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医工基金逐步形成了由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牵头、校本部参与的合作模式,实现了“”的需求和“”的优势的融合。至2014年,医工结合基金共组织实施了6期,累计受理申请955项,资助项目441项,项目总经费6159万元。医工基金促进了医工融合与交叉学科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据近年来的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医学院共发表SCIE论文1228篇;2011年上升至1527篇,在SCI收录中国医学领域科技论文数量机构排名中,上海交通大学持续保持全国高校第一名的好成绩;2012年,医学院共获得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6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发表SCIE论文1980篇;2013年,医学院获得各类科研项目课题1589项,总经费6.02亿元;2014年获得各类科研项目课题1650项,总经费5.25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和经费总数名列全国医学院校第一;获得各类各级科技成果奖7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2014年,根据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交大医学院位列全球第202名,全国排名第一名;临床医学学科排名位列全球第280位,亦为全国第一。临床医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免疫学等6个学科跻身全球研究机构前1%,其中临床医学学科跻身全球研究机构前1‰。  

大家欣喜地看到,上海交大医学院逐步实现了从教学科研型院校向高水平研究型转变,教学和科研水平显著提升,深度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全面加强,多学科交叉出现新亮点,附属医院的研究能力和专病诊治水平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医学院的加盟对上海交大冲击世界一流大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强大的生命医学学科成为建设一流的重要支柱,多学科交叉增强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更加前沿和广阔的平台夯实了探索国际学术前沿的基础,更加综合的学科布局增强了学校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面向未来的建设新起点

在“十二五”规划和“985 工程”三期建设中,上海交通大学把转化医学研究作为生命医学学科的新的突破口。  

2010年7月,在强强合并五周年之际,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的建设已然拉开了序幕。学校对转化医学非常重视,期望能够在高起点上建设转化医学研究院,利用现有的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优势,综合学校其他学科的研究力量,力争在重大疾病的研究和诊治上取得重大突破,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真正构建从实验室到病床,把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治疗的新研究体系。  

2011年1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王振义教授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振义院士被国际医学界誉为“癌症诱导分化第一人”,是转化医学代表人物。在庆祝王振义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宣布成立,研究院由王振义院士领衔,目标是把转化医学研究院建设成为与世界一流同步、多学科交叉、资源充分整合、具有强大学术竞争力的研究高地,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2013年底,中国第一个转化医学中心获得国家批准筹建。上海转化医学中心落地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占地6万平方米,将成为多科交叉合作,创新体制、机制,加速医学成果转化的平台。  

上海转化医学中心将是一个面向全国的大平台,它将整合上海交大、复旦、二军大、中科院等上海高校、附属医院,以及科研院所、生物医药企业等开展临床难题联合攻关,推进技术转化应用进程。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转化医学中心,上海转化医学中心在建设中还将借助上海交大的理工科优势,并借鉴其“医理”“医工”结合的有益探索,承担起探索体制机制改革的任务。  

2014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与耶鲁大学联合建设上海交大—耶鲁中心,2014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与悉尼大学联合建设上海交大—悉尼中心,这两个中心都隶属转化医学研究院管理。上海交通大学将更充分地调动现有的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优势,综合学校其他学科的研究力量,力争首先在几大类重大疾病的研究和诊治上取得重大突破,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真正构建从实验室到病床,把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治疗的新研究体系。  

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继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国家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进一步提升高等院校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划定了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十年的深度融合优势,部市共建的体制优势,医工交叉的学科优势,丰富的临床资源优势,地处上海的区位优势,先行先试的国际化优势,引导着上海交大和上海交大医学院、医学学科正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站在更高的起跑线上。  

来源:《新民周刊》 2015年第49期 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十周年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