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吸烟室形同虚设严重污染 九成公众希望上海控烟更严

29.05.2016  16:39

  东方网记者程琦5月29日报道:室内吸烟室完全不能减少烟草烟雾对公众的伤害,九成以上的被访民众赞同上海实行更严格的公共场所控烟法规。在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今天上午,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控烟研究中心发布了一项调查研究显示:设立吸烟室并不能避免或减少二手烟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吸烟室内严重污染,而吸烟室外也不能幸免,即便在吸烟室外5米的距离,其浓度也普遍高于室外浓度,最高可以达到室外浓度的8倍。

  此前,修订中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烟条例草案就引发争议,该草案中的相关条款规定,机场可以设置吸烟室,宾馆、非共用的工作场所可以设置吸烟室。

  而国外许多研究已经证明,设置吸烟室和划定吸烟区不能完全隔离二手烟,也就是说,设立吸烟室并不能避免或减少二手烟对人们的健康危害。

  实地测定吸烟室内严重污染 门口也是重灾区

  那么吸烟室到底能不能减少二手烟对健康的危害呢?不久前,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控烟研究中心在上海主要的火车站和长途汽车客运站,研究中心采用室内PM2.5浓度测定和问卷调查法开展研究。

  据悉,此次PM2.5浓度测定选择的是上海虹桥火车站A、B吸烟室,上海火车站和上海长途客运南站各一个吸烟室,共四个点。检测采用的是SidepakAM510个人智能防爆粉尘测试仪,数据存储时间间隔定为1次/秒,每个检测点至少连续监测15分钟,每一个公共交通场所室内、外参照点监测5分钟,仪器放置的高度约为1.2米。对于每一个吸烟室的检测,在车站内部和外面选两个采样点作为对照,然后采用统一校准的仪器。同步测量吸烟室内,吸烟室门口,吸烟室外5米的PM2.5浓度。

  然而调查人员发现,吸烟室大门敞开,吸烟室门外附近吸烟现象显著,本来应该封闭的吸烟室形同虚设。

  此外,吸烟室内严重污染,吸烟室外不能幸免。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控烟研究中心主任郑频频教授表示:吸烟室内、吸烟室外和吸烟室外5米的PM2.5浓度有显著差异,呈现出“吸烟室内>吸烟室门口>吸烟室外5米的情况>室外”的情况。吸烟室内部的PM2.5浓度值在592-2535微克/立方米之间,是目前我国标准75微克/立方米的8到30倍,按照世界卫生组织24小时不超过25微克/立方米的标准,则为25到100倍。

  另外,郑频频教称,吸烟室门口也是重灾区。她说,本次测定浓度值在197-909微克/立方米之间,均达到污染甚至严重污染。由于吸烟室内烟雾弥漫污染严重,吸烟者在门外吸烟普遍,个别吸烟室门口的浓度甚至高于吸烟室内浓度。吸烟室外5米的浓度普遍高于室外浓度,最高可以达到室外浓度的8倍。

  超九成认为二手烟对健康有害 六成支持取消吸烟室

  而在进行仪器测定的同时,研究中心还开展了现场问卷调查,在上述公共交通场所现场收回了699份旅客的有效问卷。郑频频教授分析说,在这些被访者中,近九成的受访者(87.1%)认为二手烟对健康具有较大的危害,不吸烟者比吸烟者更倾向于认为二手烟对健康有害。但是在吸烟者中认同率也接近八成,反映旅客对二手烟危害有了基本认知。

  郑频频告诉东方网记者,吸烟室室内和周围空气质量较差,吸烟和和非吸烟者都对此不满:超过7成非吸烟者有意避开吸烟室,而过半数的吸烟者也表示里面非常呛人。

  此外,旅客对取消吸烟室支持率较高,吸烟旅客和非吸烟旅客支持取消吸烟室的比例均超过6成,旅客普遍认同交通场所的室内全面无烟可以提升城市形象。

  不过,郑频频郑坦言,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目前上海市公共场所控烟条例中针对“取消吸烟室的”修订,受访者的知晓度还不高。只有21.0%的受访者知晓“机场和车站吸烟室可能会取消”这一信息。

  九成公众希望上海控烟更严 吸烟者也支持无烟环境

  那么,上海市民对于二手烟危害的认知、态度及其行为如何?他们对于公共场所控烟的意愿又怎样?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控烟研究中心委托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于5月14日至5月22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运用CATI(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调查设备,电话访问了年龄在18周岁以上、覆盖了上海全市16个区县的2004名市民。

  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控烟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帆告诉东方网记者,调查显示95.8%的受访者均认识到二手烟对健康具有较大的危害,84.8%的现在吸烟者也为二手烟有害。说明在二手烟有害的问题上,公众已经有了普遍认知。

  但在目前仍在工作的受访者中,59.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工作时会受到二手烟的困扰,其中近三成受访者(28.9%)回答几乎每天都会暴露于二手烟。50.1%表示对目前工作场所的控烟状况不满意。王帆说,这也说明工作场所的二手烟问题非常严重,必须重视。

  王帆称,由于意识到了二手烟的危害,九成公众普遍赞同在无烟环境工作是每个员工的权利,支持工作场所全面无烟,大部分公众反对允许在单人办公室吸烟。

  此外,据调查显示,91.3%的受访者表示希望修订后的上海公共场所控烟条例更加严格,从而全面实现无烟环境,72.1%的吸烟者同样支持更为严格的修法。85.8%的受访者支持在室内所有公共场所完全无烟,吸烟者中支持比例达到67%。王帆说,总体而言,吸烟者也是无烟环境的支持者。

  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所长傅华教授表示:上海处于中国控烟承前启后的节点,北京的无烟立法已经走在全国前面,上海如能跟上北京步伐,仍可保持第一梯队,体现上海水平,促进公众健康发展;而作为中国最富国际化的大都市,无烟上海能给其它城市做出榜样,也更能激励国家无烟立法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