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风采】咨政启民数年如一日 言传身教传承“经济匡时”

06.09.2015  11:02

  在上海经济学界,干春晖的名字与“产业升级”密不可分;实际上,他曾是不折不扣的工科学生,却转向经济学研究,并成为国家财政部产业经济学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现任上海海关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历任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等职,也是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十大青年经济人物。自学生时代起,他就立志“经济匡时”,并数十年如一日紧跟国家重大战略、组建咨政启民的平台,并用孜孜言传身教,将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经世济国”精神,传递给他的学生。

紧跟社会发展  践行“经济匡时”

“做学问不仅仅是为了学问本身,更是为了造福于这个社会,造福于这个国家的人民,经济学尤其如此。”干春晖总说,经济学者应时刻怀着为当前的国家战略、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民生服务的使命感,才能做好研究,体现自己的价值。

他对“经济匡时”的理解与践行始于学生时代。1982年,干春晖进入当时的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现燕山大学)学习管理工程。在努力钻研工科知识的同时,干春晖也广泛涉猎各学科、各门类的书籍,他意识到“一个国家的富强与否,与经济是否发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当他同时拿到毕业工作派遣证和研究生入学通知书的时,他毅然放弃了分配就业,而坚定地选择了对他而言既陌生又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经济学。

从理工学科到经济管理学科的转变并不容易,但干春晖凭借刻苦努力,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并在学生时代就开始探索解决现实问题。他师承中国产业经济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杨公朴教授。干春晖一直铭记杨教授的教诲“你们做研究、做决策的人应该实事求是。学术研究不应该是架空的”。因此,那段求学经历让干春晖学会了做“实事求是”的人,做“脚踏实地”的学问,做“解决现实问题”的研究,无论在学习、生活还是在工作中,他都坚持践行。

“当时不少中国企业经历了改革开放十多年的发展,开始探索新的突破。尽管理念、方法相对滞后,但企业兼并重组的需求不断增强。我想,企业并购重组问题必将成为我国产业经济领域的一大热点,并且通过学者的研究,能够帮助中国企业。”干春晖介绍,出于这样的思考,他撰写了第一本专著《公司兼并与收购》,该著作论述了公司兼并和收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有关的新经验,概括了公司兼并和收购的操作方法,并有选择地吸收了国外有关公司兼并和收购的研究成果与方法,该书对我国兼并机制的完善、适时推进兼并和收购有参考价值,并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1996年2月,干春晖从上海财经大学工业经济系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随即任职于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并先后在美国雷鸟国际工商管理研究生院、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等大学进行访问研究,并曾多次参加实际企业问题的研究和咨询。这样的求学和工作经历,既让他深谙学科研究的前沿,也熟悉企业实际生产的第一线。他在产业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既有深度,又接地气。干春晖先后主持出版《并购案例精粹》、《大并购:30个世界著名企业并购经典案例》、《并购之路:20个世界500强企业的并购历程》等书,成为产业经济学科本科生、研究生、MBA、EMBA以及社会企业的经典教材。同时,干春晖凭借企业并购理论及实践的深入研究,积极参与到政府决策中。如今,上海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实际上早在2009年,干春晖就带领学生、研究人员团队承接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上海国资国企开放型市场化重组并购方案研究》,为上海经济转型建言献策。

在干春晖看来,产业经济学应是一门“顶天立地”的学科,既要关注行业企业,更要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

近年来,“产业升级”成为与干春晖密不可分的一个关键词。他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转型升级研究》、《“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一五”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的自主创新战略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30余项。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包括《企业策略性行为研究》、《产业经济学》在内的经典产业经济著作和教程20余部。其中,论文《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这些课题及论文,无不密切关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

干春晖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报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上报中央后,得到国家领导人赞扬,认为成果所反映的问题和所提的对策建议很好,很有参考借鉴意义,要求调阅相关成果,以便详细研究和借鉴,作为当期被中央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调阅的两项优秀成果之一。另外,他主持完成的多份成果要报收到中央部委领导、上海部委领导的批示,其中提出的部分对策建议直接转化为具体实施方案,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执舵高校智库  搭建咨政启民平台

2013年,在上海市教委和上海财经大学的指导与支持下,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成立,并被纳入上海市教委第一批上海高校智库(筹)建设计划中。干春晖义不容辞地担任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一职,并着力打造咨政启民的平台,建设国家和上海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重要智囊,真正成长为党和政府“信得过、离不开、用得上”的新型智库。

干春晖说,智库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内智库建设与中央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但同时,建设高校智库又可以发挥高校人才及基础学科研究优势、学科门类齐全的特点。

因此,他提出了坚持“基础研究与决策咨询相结合”、“咨政启民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建设方针。在他看来,智库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服务科学决策。一家好的高校智库,要对决策者提出好的建议;为公众准确提供信息,注入正能量;让国际社会听到中国主流的声音,准确、正确地评价中国,营造一个互利共赢的国际环境。

在他的推动下,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战略研究”、“中国产业改革开放升级版问题研究”、“面向未来三十年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一带一路’战略研究”等问题上深耕。

在发挥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智库作用的同时,干春晖也在不断推进智库建设。在他看来,一个能真正起到咨政建言作用的智库,要改进高校的评价制度,要拓展需求对接和成果报送渠道,要克服高校智库研究队伍偏重基础理论研究、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的不足,就要构建高校智库研究团队建设的新模式,鼓励高校教师和政府、实际工作部门人员的交流和双向兼职,探索和建立起智库人才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中国式“旋转门”机制。

在干春晖的建议下,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在制度上也有了很大的创新:研究院建立了人事、财务、科研相关的规章制度,根据研究院工作的特殊性灵活有序地组织研究团队的绩效考核以及成果奖励制度。同时,研究院还建立了每周定期例会制度,要求研究院核心管理人员与专职研究员每周定期召开工作例会,讨论工作计划并将相关结论汇编成会议纪要。

干春晖说,一个成功的学者,一个优秀的智库,咨政启民的作用应该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通过承接各级各类研究课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发挥其政府政策影响;其次,通过发表高水准的学术论文,强化学者、研究院的学术影响;再次,通过举办活动、论坛,加强政产学研企各界沟通互动;最后,尤其在国家公开媒体上发表研究成果,解读最新政策,发表见解,形成良好社会影响。

截至目前,研究院的许多重要成果被中央以及省部级内参采纳,获国务院、部委和上海市主要领导的批示,其中部分成果已经转化为政策实践。由干春晖带头撰写的《铁路运营模式和投融资体制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启示》、《中国(上海)自贸区制度建设的关键问题与对策思路》的成果要报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的《成果要报》于2013年8月、2014年1月分别选用。干春晖也多次受邀参加上海市韩正书记、杨雄市长、周波副市长等主持的经济形势座谈会,直接向决策层建言献策。

2013年6月以来,干春晖率领研究院成员举办了“自贸区与服务业开放”“产能过剩治理”媒体互动会、“2014中国产业经济高端论坛”、“自贸区建设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论坛”等系列讲座、研讨会及论坛。参加了包括“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对话”高层论坛、“谋划建设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专题协商会议”、“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等座谈会,并作专题发言。他本人也多次为企业、政府、大学和各种研究机构作有关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演讲。

在干春晖的带领下,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继承了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的传统,自成立伊始即延续每年撰写、出版《中国产业发展报告》的惯例,每年根据当年的产业经济热点预设主题,围绕主题展开长期跟踪研究并形成内容成熟的研究报告。此外,《中国产业经济评论》系列刊物、《上海工业发展报告》系列丛书等均为研究院的特色产品,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并且,在干春晖的指导推动下,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还定期出版工作简报、专题报告、成果要报,并积极利用研究院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向社会传递研究院的研究成果,提升社会影响力。

干春晖曾应邀担任上海文广传媒集团第一财经频道的嘉宾评论员,接受过《解放日报》、《证券时报》、《青年报》、《中国经营报》、《第一财经日报》等多家报纸媒体的采访并撰文。仅2014年下半年至今,《问道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国迎来智库发展的黄金时代》、《“剩产”时代危中有机,化解需全方位破题》、《产业结构调整亟需增长动力多元化、均衡化》、《“一带一路”发挥中国比较优势》、《上海自贸区应加快金融开放步伐》、《地方官员任期与产能过剩》、《一季度企业海外并购增39.34%》、《票房日均过亿背后,资本握住全产业链》等报道及评论文章在产业经济学领域乃至在公众社会层面均反响热烈。

传承匡时精神 培养经济人才

除了推动智库建设,干春晖还注重以传道授业的方式,将“经世济国”的精神和能动性传递下去。

十多年来,干春晖用“以战养兵”的方式,创新实践着自己的“精英教育”。他认为,研究生阶段不是大学五年级、大学六年级,除了学好一些重要的课程,研究生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问题意识、掌握科学方法、了解前人成果、学会与人合作。培养这些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是让研究生们直接参与到实际的研究项目中来,以便初步获得研究工作的体验,在研究项目中担任一个角色,并在研究实践中逐步培养选择研究题目、分析与解构问题、与人合作和组织研究团队等方面的能力。近年来,他坚持组织自己的博士生、硕士生以及校内外对产业经济学领域感兴趣的师生,定期展开“学术讨论班”学术讨论活动,全年无休。讨论班从最初的几个人,目前已经发展到近30人,而且有了“主持人”、“点评人”以及会议纪要的“高峰论坛”。

不少学生都说,干春晖老师总是叮嘱,无论是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还是MBA、EMBA学生,都应该主动思考国家重大战略,经济领域的重大问题,不断尝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才能成为对社会真正有用,有研究方法、研究能力的人才。

在干春晖组织的讨论班里,师生们或讨论当前经济研究热点,或讨论团队承接的重大课题项目或有关企业委托的研究项目等实际问题。这些课题研究,也成为学生们了解国民经经济、地方社会发展现状的重要窗口。

“我也希望学生们撰写的毕业论文,并不是假大空,而是能洞察到国家经济发展、产业经济领域深层次的一些问题,并且通过几年的学习解决问题。”干春晖希望,自己的学生有担当、有意识、有能力成为“经世济国”之材。

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学生不断展示出“经济匡时”的激情与才华。干春晖所带的博士生郑若谷的博士论文《国际外包承接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入选为201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当年全国仅有的两篇经济学“百优”论文之一,也是上海财经大学首篇“百优论文”。这篇论文研究结论及其政策涵义集中体现了“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改革思路。

他的另一位学生,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理事会秘书长余典范,在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交流之际与著名华人经济学家黄亚生等合作撰写《MIT创新课》一书,将其亲历的美国高校创新创业经验“引进”回国。而当前,响应、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所有高校责无旁贷的一项重任。

干春晖对他的学生说:“做到专而不独,全而不散,这不仅需要对经济学的热情,更需要不懈的坚持”、“世界上聪明的人太多太多了,想要做得比别人出色,一定要比别人更勤奋;而且还要用对方法、寻对路径”,他的谆谆教诲就像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做人一般:厚重、严谨、朴质、关怀。

(供稿:余典范、王鑫洁(学) 供图: 余典范 编审:李卫 收稿日期:2015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