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家庭医生瞒着老父为北京80后捐献造血干细胞

01.08.2014  12:26
顾昊捐献爱心的决定得到了妻子大力支持。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身为医务工作者,能在诊室之外找到新的一种救人方式,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全力以赴!”昨天,在上海华山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来自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青年医生顾昊完成了一份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为远在北京救治的一个岌岌可危的“80后”血液病女患者点燃了重生的希望。他是本市第30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还是首位以“家庭医生”身份出现的捐献者。 

   每天跑4公里,只为捐献做准备

  昨天上午9点多,在做完B超、抽血等检查后,顾昊就注射了第一剂造血干细胞动员剂。这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能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为之后的采集做准备。紧接着,顾昊平静地躺在洁白的采血床上,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捐献。鲜红的血液在采血仪的管道里徐徐流动、循环,救人一命的一单位造血干细胞随着爱心聚集到了一起。

  “今年5月接到上海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告诉我配对成功,那感觉就跟中奖了似的。”在顾昊看来,配对成功就是一种缘分,自己必须全力以赴。一个多月前,顾昊努力将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早睡早起、注意饮食,还每天跑步锻炼。“平均每天跑4公里,最多的时候12公里,原来的啤酒肚也没了。”顾昊说,能在工作之外找到新的方式救人,自己觉得十分荣幸。       

  从得知可以捐献造血干细胞最初的兴奋,到考虑到实际情况的复杂,顾昊也曾有过一些担心:身体是否吃得消?捐献失败怎么办?影响工作怎么办?家人是不是会有顾虑?但是这种种顾虑最后被一种信念压住了:“医者,父母心。”一个好的医者,不仅治病,更要救人。哪怕他脱下白大褂,生活中依然是一个真正的“生命守护者”。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轻言放弃

  6月17日,市红十字会通知顾昊去华山医院做体检。在体检中心,顾医生被告知左上肺出现了钙化灶。“如果这样,就不能为姑娘捐献骨髓了。”顾昊有些着急了,当天下午,他就来到了闵行区中心医院重拍肺部CT。片子显示,顾医生的肺没有问题。       

  顾昊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他将片子寄回北京,终于成就了这一次爱心捐献之举。当青年报记者问及为什么要如此坚持时,顾医生笑着说,1992年的时候,他也还是一名学生,当时他在学校突然胃大出血,是不认识的好心人为他捐献了600毫升的血液,“人人为我,我也要帮助人。”       

  作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康复部部长,顾昊在病患中的口碑一直不错。“顾医生,人老好的;给人看病时很耐心、细心。有时候问他一些与他门诊不搭界的病情,顾医生也会很热心地给你讲。”和顾昊打了五年多交道的患者顾阿婆这样说。

  生活中的顾昊,是一位绝对的“上海好男人”。为了不让家里老人担心、心疼,顾昊跟老父亲说了“善意的谎言”。在朋友眼中,顾昊还是一位很会带孩子的“超级奶爸”,12岁的女儿和他最亲,这回要住院几天,他反复跟妻子“唠叨”着:“别担心我,照顾好女儿就行”。       

  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陈凌告诉青年报记者,从家庭医生制度试点工作开展至今,顾医生已走遍了莘庄53个居委,跑遍了莘庄56家学校和幼儿园。针对每一位签约居民的不同需求,顾医生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家庭医生制服务,逐渐赢得了居民们的信任。久而久之,一传十、十传百,许多居民已经成了他的“铁杆粉丝”。他要捐造血干细胞的事情,单位也是才知道没多久。陈凌说:“因为要住院必须请假,所以他才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