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保研携笔从戎 离沪返豫建设家乡 【秉承信念 薪火相传】《青年报》:“90后”学生党员走出精彩人生路

01.07.2016  14:51

    7月1日,《青年报》在头版重点推荐了我校4名学生党员以别样人生路践行信仰的故事,并在要闻版面第4版的头条位置,对他们的人生选择进行了深度报道,全文刊登如下。



    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里,为什么还要选择入党?对总被一些人戴着有色眼镜看的“90后”来说,信仰,还是那么纯正和厚重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这一重大历史性时刻即将到来之际,华东理工大学4名“90后”党员说出了心声。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张婷

       

    党员情怀,从何而来?

        机动学院大二学生王媛媛来自安徽农村,2014年秋天,通过农村自主招生专项“励志计划”,走进了同学和乡亲都艳羡不已的华东理工大学。现在的她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我有个叔叔是镇里的干部,为邻边村子里的人服务都非常尽职尽责,从小,我就立志要做一个像他那样的人,有能力并且积极地为别人服务,为别人带去更多便利。”亲眼目睹过农村和农民贫苦的王媛媛,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能为农民做些什么,“最近几年,党和国家加大扶贫政策力度,实现了贫困地区多少人的‘中国梦’!我为自己能够加入党组织而感到光荣与自豪”。

        和王媛媛一样,材料学院2012级学生郭海峰当年选择入党,也有着由来已久的“情怀”。喜欢看人物传记的他,一次偶然的机会读了《焦裕禄传》,当他看到焦裕禄忍着肝癌的剧痛坚持工作时,忍不住流下了眼泪。焦裕禄同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同样来自河南的郭海峰:“他就像我的启蒙老师,我告诉自己,我要成为一名党员,成为像焦裕禄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的共产党员。

        进入大学后,信息学院的罗粤怀着一颗追求优秀的心,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觉得共产党是一个优秀的党,历史证明,唯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让中国才更好更快地发展起来。”就读于自动化专业的他,还曾专门撰写过《论多党竞争制是否可行》的小论文,来论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优越性。

        为了找好工作?为了走仕途?为了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总有一些人用功利主义的眼光质疑“90后”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其实,在拥有更多选择机会的“90后”新一代身上,选择信仰,更多的是出于个人生活印记和个人与家国命运共同体的“情怀”。


        身份认同,体现何处?

        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绝不仅仅是递交一纸申请书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磨练——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开始,学习党的基础知识,参加党校培训,接受党组织的考察,经历两到三年的培养过程,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共产党员不仅是一个身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作为一名国防生党员,食工131班的翟纬坤,无论是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军事训练中,都牢记着自己的党员身份。工作中,他认真细致、不流于形式;学习上,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或者帮助组建学习对子;生活中,看到同学情绪低落或大家遇到困难时,会主动去谈心,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自我要求上,一直用“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格”的“四有”军人标准塑造自己,铭记保家卫国、巩固国防的使命。

        通过“励志计划”进入华理后,王媛媛不但刻苦学习,用勤奋缩小自己与同学的差距,在思想上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后,就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时时注意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帮助同学,有时间、有机会就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把“党员”这个名词融入到行动中。

        “以前,我听说大学生毕业后回乡服务基层,或者去贫困地区长期支教,都会感觉他们很傻,但现在却对他们非常敬仰。支教我也做过,其中的辛苦,没做过的人很难想象。”王媛媛说,她不确定自己毕业后会不会去支教,但一定会让自己的人生通过服务他人更有意义。


        面对抉择,何去何从?

        3次获得校A等社会工作奖,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荣誉学生,大学前两年总成绩专业排名12,在老师、同学眼里,信息学院罗粤同学的优秀毋容置疑。几乎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大有希望保研的他,却在大三即将结束时,选择了携笔从戎——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大学生军人。

        对此,他说,本学期学院组织的两次征兵工作宣讲,让他感触很深:国家对大学生入伍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学校、学院却再三宣讲动员,这说明现在选择当兵入伍的大学生比较少,与国家希望更多大学生能够加入部队,提高军队的文化素质的需求很不匹配。

        “身为党员,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更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到军营,为国防事业献绵薄之力。”党员的使命感,让罗粤下定了决心。

        6月下旬,华东理工大学的又一届毕业生离校远航。带着行囊,毕业生郭海峰挥别母校,踏上了开往郑州的列车——这里是他的家乡,也是他即将从事人生第一份职业的地方。

        选择回到家乡河南就业,郭海峰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优化国家就业资源配置,改善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为中西部发展贡献力量。

        “我想成为焦裕禄那样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所以选择去基层实现我的梦想和价值。”郭海峰说,不论何时,他的初心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