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

24.03.2015  17:23

  在人们的交往中,什么时候开始用名片,我不知道,也没有去考证过。我只知道人们交换名片是自我介绍的一种礼节和方式。在名片上反映一个人的主要信息:姓名、职称、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地址等,对方一看就明白,所以名片就是一个人形象的代表。一个城市也是这样。如上海,很久以来外滩就是代表上海的形象。后来在外滩对岸耸立起一座高达468米的现代化的东方明珠。从此,东方明珠就成了上海的名片。它象征着拥有金融、航运、贸易、信息四大中心的国际大都市新上海的形象,它海纳百川,充满活力。

我们知道,悉尼歌剧院是悉尼的名片,乳白的海蚌式的造型,优雅、宁静、庄重。2014年11月我来到悉尼,不久我发现悉尼还有一张名片,它叫“悉尼人的哈罗”。这怎么解释?来到悉尼,我每天清晨都要外出晨练,跑步或快步竞走。每碰到一位当地的悉尼人,他(或她)都会主动向我打招呼,“哈罗”或者“您早”、“您好”。双方素不相识,只是头一回相见,悉尼人都毫无例外地主动跟你打招呼,十分自然,使你有一种亲切感。头两天,我没有思想准备,只是被动地回应一声“您早”,而且用的是汉语。事后,我回家琢磨,觉得悉尼人的“哈罗”,不仅仅是一声问候,而是悉尼人传递给每一位客人的一张友好名片。

说来也巧,一位大约七十岁左右的悉尼人,一清早接连两次碰到我,看上去他也在晨练。第二次见到他时,他停下脚步和我攀谈起来,问我是哪国人?是日本人、韩国人?我回答他,我是中国人。我还告诉他,我是上海人。他一听到上海,似乎非常熟悉,翘起大拇指说:“上海,OK”。接着又问了很多,可惜我听不懂。我只好抱歉地对他说:“对不起,我听不懂,我不会英语”。他似乎看出了我的窘境,便很礼貌地说:"没关系”,OK一声就走了。

从这以后,每次出门前,我总要反复练习几句常用的交际口语,没有准备,不免会出洋相。其实,我们每个人就是一张名片。在国内,不会感到这是一个问题,可来到国外就明显感到自己是一个在外国的中国人;我的一言一行就是一张中国人的名片。

过去有一种说法,说“中国人像一只热水瓶,外表看上去冷冰冰的,但内心是热乎乎的”。这可能是一种传统的说法。可现在来看,这已经落伍了。用时髦的话说叫“奥脱啦”,不合时代潮流了。特别是生活在国际大都市的上海人,不仅内心要热情,而且外表也要表现得落落大方、热情好客。主动热情好客这本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就是这样的吗?“海纳百川,热情友善”也正是我们上海人的一张名片。

(钱积学 系上外离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