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2015年内分泌论坛举行

09.11.2015  15:59
      近日,同济大学2015年内分泌论坛暨第六届上海市康复学会《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诊治进展》研讨会、第十七届《骨质疏松症与糖尿病骨代谢诊治进展》学习班在我校附属同济医院举行。同济大学副校长吕培明教授、附属同济医院院长艾开兴教授和党委书记许树长教授,以及自上海、江苏、广州等地的专家代表出席了会议。
      在肾上腺疾病方面,瑞金医院王卫庆教授回顾了瑞金医院诊断嗜铬细胞瘤的经验,提出血中变肾上腺素(MNS)的测定敏感性及特异性均很高(90%左右),但如果结合间碘卞胍(MIBG)同位素扫描,则诊断符合率可达100%,她呼吁政府应该对这些小众同位素的应用松绑,让临床医生能获得更多的诊断手段。
      在糖脂代谢病方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高鑫教授介绍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定量测定及药物治疗进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临床上棘手的问题,同济大学医学院徐国彤院长开创性地使用促红细胞素给糖尿病视网膜病人眼内注射,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且发现了该疗法的作用机制。江苏省人民医院李剑波教授介绍了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他本人的原创性研究。上海长海医院邹大进教授发现了“良性”“恶性”肥胖人群之脂肪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有所区别,为防治“恶性肥胖”的后果找到了理论向导。
      在骨质疏松和钙磷代谢方面,我校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张秀珍教授提出了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序贯治疗概念,张克勤教授介绍了能更灵敏地预测骨折风险的几种潜在的骨代谢标志物。北京协和医院夏维波教授通过大量的照片生动介绍了多种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的病例,给人印象深刻,对临床医生的鉴别诊断有强烈的提醒作用。瑞金医院内分泌科刘建民教授介绍了低钙血症的诊治经验,该院赵红燕教授介绍了原发性甲旁亢的诊治经验。上海华山医院骨科张权教授介绍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经验。
      在甲状腺疾病方面,我校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贺铭副教授把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最新有关指南相结合,深入剖析了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评估要点,很有实用价值。
      在疾病总论方面,同济大学医学院统计学教研室主任艾自胜教授介绍了临床研究设计及分析的常用方法,对临床科研有很大指导价值。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秘书长郑洁皎教授介绍了“互联网+”及可穿戴康复设备的应用前景。
      本次论坛内容丰富、实用,极具前瞻性,与会专家普遍给予很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