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羊肉找“代养” 提前预订渐流行
本报讯(记者 陈宗健) 在金山阿君山羊专业养殖场,饲养基地的几十个饲养大棚被划分成3个区域:外采批发饲养区域、自繁自育区域、“代养”专属区域。其中,“代养”区域内的羊源均为已有买主的“代养品”。据该基地饲养户阿君介绍,这些“代养品”的认购客户大多来自市区,一般都是从冬至到春节这段时间自驾来提货。届时,许多人会在养殖场内,为自己再次挑选一些卖相好的小羊羔继续委托“代养”,以备来年食用。第二次来选购,阿君一般就不再问他们压订金,登记本上做个记录即可。“因为通过一次接触,彼此会建立起一种互信。吃了好了,客户自然会再来,不用担心他们会食言。”阿君说,这一来二往,他也很快与这些客户熟络起来,并渐渐建立起了羊“代养”的客户群,使“代养”业务发展成了养殖场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吃羊肉找“代养”,阿君也由此渐渐在金山亭林一带成了这一新生业务的代言人。一些养殖专业户、尤其是那些散户纷纷找阿君挂靠,依仗阿君帮其销售手中多余的小羊羔。比如,有的人家,养的母羊一年会生下六七头小羊,一旦没能力饲养、又无销售渠道时,他们通常都会通过村里的兽医去找阿君收购,希望能从他那儿卖个好价钱。因为阿君的“代养”业务做得红火,价格相对也能提得更高些。对于阿君来说,这些羊源也恰好能拾遗补缺,因为单靠自身饲养数量有限,一旦“代养”市场需求量放大,就能用这些外采羊源补缺口。所以,村兽医也成了阿君获取供源信息的线下联系人。“兽医要给每一头小羊注射疫苗,所以能掌握所有养殖户的信息,人头熟。”
阿君认为,“代养”不仅能给养殖场带来新增一块经济效益,同时还能降低市场同质化竞争,进一步提升养殖场的核心竞争力,给养殖场带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今年,阿君想在现有500头饲养规模的基础上,将饲养规模扩增至800-1000头,力争翻一番,以进一步提高养殖场的自繁自育能力。“现在自养的羊源,离市场需求缺口还很大,约有80%需从外面采购。今后有了自己的供源,未来市场底气就更足。”
阿君说,他目前就是通过结合自繁与外采供源来应对眼下市场所需,实现与养殖农户的资源与利益共享。比如,就一般养殖户而言,销售通常是个软肋,而他现有的饲养规模时又填不满市场需求量。两者结合恰好能互补,既能带动那些养殖户的销售,又能丰富自己的供源。
据阿君称,被认购“代养”的小羊羔,有刚出生的,也有刚断奶的。一般小羊羔需饲养8-10个月,养到七八十斤。因为是自挑的小羊羔,客户通常都很放心,对这种“代养”认购方式很认同,认为这样起码能杜绝一些先天性病原体,为小羊的健康成长提供安全保障。“这些‘代养’客户,一般都是七八个人同道前来。他们会先去当地养老院兜一圈看看自家老人,或去松隐寺庙烧烧香,然后再到他开的羊肉馆,花千把块钱,围坐一起美滋滋地吃上一顿羊肉。临走时,再花上一千多元,将‘代养’羊宰好分成多份,人手一份羊肉,开开心心带回家。”阿君说,现在基地饲养大棚内,“代养”的100多头成品羊已所剩无几,剩下的二三十头到过年前会全部被提走清空。据阿君介绍,他目前饲养场内的小羊每年自产100多头,今年“代养”的小羊备货计划将逾300头。因为他预计今年领购“代养”的市民人数会进一步放量。阿君分析道,一是基于现在大饭店的生意已大不如从前,个体消费成主力;二是“代养”客户群相对稳定,且有较大上升空间,处于市场生长期。
“不过,大量收购小羊的时间一般要到春节过后,现在只是少量备点货。”届时,阿君会打电话给那些有“代养”需求的客户,让他们前来选购。阿君告诉记者,目前,上海市场上的羊肉约有95%是从外省市采购来的,本地羊仅占5%左右。因此,本地羊颇为稀缺。“上海的动物防疫工作做得非常好,打防疫针都是免费的,上市的羊源都由专业部门发放的检验检疫证明,所以上海的羊源非常安全。因而,本地羊源也由此更受上海市民追捧,前来认购‘代养’的市民自然也越发多起来。”阿君说,每年大暑与冬至都会迎来一波吃羊肉高峰,因而他现在的“代养”也主要是锁定这个时间段,重点是服务好这两拨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