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言畅:实干“十三五”   决胜“双一流”

12.03.2016  19:21

  春风又绿江南岸,气象一新上理红。“十三五”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大幕徐徐拉开,上理工建设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冲锋号正式吹响,围绕“做精品本科,争一流学科,创百强大业”的办学目标,我们应该如何扎实推进“十三五”既定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在学科建设中赢得领先,在人才培养中提升品牌,在国家发展中体现价值?答案只有深化共识和创新实干。

  明确制胜之道,准确聚焦,凸显优势。 学科建设同时关乎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当前,“中国制造 2025”和“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的推出,对高校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唯有紧密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自身强势学科、特色学科和国际化办学传统,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准确聚焦光学工程、工业 4.0、医疗器械等领域,谋求在科技前沿基础研究和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率先突破,才能以主动担当赢得资源,以价值贡献赢得优势。这不仅是我们可以凸显优势、赢得领先的制胜之道,也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必争之道。

  夯实立校之基,直面瓶颈,协同攻坚。 在编制“十三五”规划过程中,学校清醒地认识到,人才队伍、学科增长点、空间资源是当前制约上理工发展的三大瓶颈。众所周知,人才是学校事业最重要的基石,一流人才、一流团队才能支撑起一流学科,一流学科、国家级重点项目才能赢得政府和社会在物质、资金、空间等方面的最大支持。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继续加大高水平人才队伍引进和培养力度,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这些瓶颈问题对学校事业发展带来的制约。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的制度体系和文化氛围,同时,要不断拓宽人才工作视野,加强学科建设协同、校企资源协同、国际办学协同,为学校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强基固本。

  传扬兴业之魂,凝心聚力,只争朝夕。 推进改革靠共识,实现发展靠落实。“十三五”规划战略路径和专项任务的稳步推进,离不开全体干部师生的广泛共识,更离不开上理人百余年人文精神的引领和办学传统的感召。我们要切实做到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星火燎原,狠抓落实,用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只争朝夕的敬业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兼包并蓄的协作精神,全面深化学校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积极落实全国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坚定实施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着力推进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着力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在“双一流”建设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建设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共同理想,重点是特色,目标是一流。在这股“不进则汰、慢进则退”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洪流中,我们实现学校共同理想的过程,注定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创新思路、实干为先,只争朝夕、久久为功,在实干中深化共识,在实干中推进落实,在实干中打造特色,在实干中决胜“一流”。

  文章转自2016年3月10日《上海理工大学报》第278期(总第518期)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