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轨交9、11号线早晚高峰时段增能 缩短运行间隔

04.07.2017  07:23

  

  上周五起,轨交9号线、11号线增投上线列车,缩短列车运行间隔。记者调查发现,早高峰期间11号线由南翔、嘉定开往市区列车的拥挤度有明显缓解,甚至偶尔还会有空位。9号线的列车也来得比以前快了,但拥挤度的改善不及11号线乐观。由于晚高峰时段往松江方向的客流太过密集,车厢依然被挤得满满当当。

  制定“不对称”运营图

  “11号线太挤了,增加列车来得太及时了!”昨天早高峰在11号线桃浦新村站,一名乘客说。站台上,前往市区的候车乘客摩肩接踵,每个车门前都排起了队伍。不过,每当列车进站,乘客们进入车厢都较为顺利。列车驶离后,站台相对空闲了起来。另一位乘客说:“以前大家排队上车,队伍往往要排到对面的站台,现在人的确少了。

  “按照早晚客流的‘潮汐化’特征,11号线制定了‘不对称’运营图,就是早高峰时段往市区方向增加列车运营,而浦东往南翔方向不增加列车运营;在晚高峰时段,往市区方向不增加列车,仅对南翔方向增加列车。”11号线南翔站值班长张璟玲表示,

  据介绍,早高峰期间,11号线增加投运了6列上线列车,都是嘉定往市区方向,南翔站到浦东三林站的列车运行间隔由2分30秒缩短至2分11秒。从南翔站始发的列车原来为四列,今后增加到7列。晚高峰期间,11号线增加了3列上线列车,为市区往嘉定方向,行车间隔缩短了30秒;而嘉定新城站-嘉定北站、嘉定新城站-花桥站、迪士尼站-三林站的行车间隔缩短了整整1分钟。

  “能挤进去就不错了

  据上海地铁透露,9号线昨天早、晚高峰时段均增投5列上线列车,早高峰时段,佘山站-杨高中路站(往杨高中路站方向)列车运行间隔由3分钟缩至最短2分30秒,松江南站站-佘山站(往杨高中路站方向)列车运行间隔由平均4分30秒调整为平均3分45秒,两区段反方向列车运行间隔均保持不变。晚高峰时段,佘山站-杨高中路站(双向)运营间隔缩短30秒,调整为3分10秒,松江南站站-佘山站(双向)列车运行间隔缩短60秒,调整为6分20秒。

  昨天晚高峰,乘客如潮水般不断涌入9号线宜山路站,尤其是往松江方向的站台乘客密集,人头攒动。站务员说:“列车发车频率加快了,带走乘客的速度快了。乘客排队长度比以前缩短了三分之一。但乘客实在太多,增加列车也是‘杯水车薪’。”记者发现,每趟列车进站后,乘客都能挤入,但都拥堵到列车车门了。“能够挤进去就不错了,还考虑啥舒适不舒适。”一位乘客感叹道。

  乘客“抢车门”影响运营

  昨天晚高峰,在9号线宜山路站,列车已发出准备关门的鸣叫声,仍有乘客快速“冲刺”硬要“闯入”。一名乘客甚至用双臂拉住屏蔽门不让其关闭,人就站在屏蔽门与车门之间,险象环生,站务员赶紧跑来提醒乘客赶快回到站台。而原本可以正常离站的列车,由于乘客的违规行为而被拖延了时间。这名“抢车门”的男乘客对站务员的劝告大为不满,“不是你的话,我已经进去了。”站务员耐心解释道:“你这样‘抢车门’,会导致列车晚点。一趟车晚点,后续的车都得跟着晚点,整个运营就乱了,大家的出行时间都会被耽误了。

  “黑包公”现身9号线

  记者昨天发现,9号线的列车“家族”中,首次出现了“黑包公”的身影,黑色的车头、圆润的车身,给乘客们带来了视觉新体验。据运营方介绍,此次9号线增能,其中有增购项目列车,车头采用亮黑色喷绘,车身辅以湛蓝色线条装饰,整列车修长简洁。车身采用全焊接铝合金设计,增加车体强度,提高安全等级。

  值得一提的是,“黑包公”列车内部首次使用“黑匣子”,这是一种独立事故备份记录设备,用于记录列车运行过程中牵引制动状态、列车运行模式等在内的关键信息,为技术人员判别故障、追溯原因、解决问题提供帮助。而列车底部防火涂料的喷涂,可以保证列车在45分钟之内达到防护等级的要求,大大延长了遇险时的逃生时长。

  此外,9号线新列车将传统灯管改为全新的智能LED灯,能够根据外界亮度的改变而自动调整发光亮度。新列车空调系统采用新型变频空调,可以根据客流量的多少智能调节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