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号线“包公脸”新车抵沪 分线运营后将提升运能[图]

04.09.2014  16:40

图为3、4号线新车运抵地铁石龙路基地。

图为3、4号线新车被网友昵称为“包公脸”。

图为3、4号线新车内部采用了多种节能照明灯技术

  东方网记者刘歆9月4日报道:日前,由吉林长春通过铁路运输发来的上海地铁3、4号线首列增购新车运抵上海地铁石龙路基地。这标志着上海地铁3、4号线增购新车正式步入交货阶段,本次增购项目共采购35列新车,前期10列车预计将在一年时间内完成交付。

  今天上午,东方网记者在上海地铁石龙路基地看到,3、4号线增购列车车身涂装为双色,与3、4号线共线运营的特点相匹配,网友昵称其为“包公脸”。据介绍,新车内部的lcd显示屏面板采用内嵌式,可以显示车辆行驶动态图。新车全车照明采用高亮度、长寿命平板式的LED灯,能自动感应调节亮度,节能50%。列车牵引系统及辅助逆变系统采用全新设计,相比以往功率更大,效率更高,并实现轻量化、集成化设计,整车轻20%。相较于以前3、4号线车型,新车型在节能减排,舒适度方面有所提升。据了解,新车最快下周投入调试。

  据悉,国家发改委曾经公布经批准的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0-2015年)调整方案,该方案提到了轨交3、4号线分线改造,包括3、4号线分线改造(含宝钢车辆段扩建),自上海火车站站至宝山路站,线路长2.6公里。另据此前媒体报道,3、4号线分体”十二五”期间将启动。据媒体报道,该方案仍然处于前期研究阶段,申通方面会根据网络客流运营的分布情况,进一步研究完善分线改造计划。

  目前,3号线和4号线有9个车站共线运营,发车间隔的缩短客观上受到限制。由于3、4号线目前共线运营,即使现在能达到2分半钟的列车间隔,但在实际运行中3号线每班车的间隔最短还要5分钟。3、4号线分线运营后,间隔可缩短一半。随着这批新车的逐步投用,或将在今后有效提升3、4号线的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