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天下,戏里人生

24.10.2014  12:51

          五出经典京剧片段,在短短两个小时里带给观众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情景体验;不同人物、不同身份的喜怒哀乐。演出结束,观众在散场时仍旧热切地交流着,意犹未尽。

          这是10月23日晚同济大学129礼堂的场景。当晚,来自上海京剧院的优秀演员们为我校师生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折子戏”演出。“折子戏”是针对“本戏”而言的,是本戏里的一折或一出,即选取本戏中相对完整且集中突出,还能展示演员水平的几出折戏进行表演。相对于费时费人费力的全本戏,京剧折子戏集中而突出地体现了京剧生旦净末丑不同行当、唱念做打基本四功等艺术特征,是京剧文化的缩影。
          上海京剧院在10月23日的“折子戏”专场演出中带来了《三岔口》、《红娘》、《钓金龟》、《别窑》、《二进宫》等五出经典京剧片段。演员们动人的唱腔,娴熟的动作,深情的演绎,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

          旅店、花园、寒窑、宫廷……一方舞台,几样道具,却呈现出了如此多样的情景。京剧艺术在最大程度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演员的行为动作将天下之景呈现在舞台上。现实中,人们受环境和客观事物限制所反应出的种种行为在京剧舞台上成为制造、描绘景象的条件。观感与想象的结合中,观众可以看到《三岔口》中二人在黑暗房间里的摸索打斗,可以看到红娘曲折脚步下的精致花园,可以看到李艳妃严整端坐背后的皇家昭阳院,可以感受到薛平贵寒窑中人跪下躬身才能进入的矮门……唱念做打中勾勒的不仅是人物,也是环境;虚虚实实中观众面对的不仅是舞台,也是天下。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每一个京剧中的人物形象都带着剧作家对社会的感悟,演绎者对角色的理解和其本身在戏中鲜明的性格特点。情节的推进是对社会的反应,人物的塑造就是对人性的剖析。在演员们的精彩演绎中,即使只是一个个片段,我们也能看到鲜活的极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三岔口》里见义勇为、细心机灵的旅店主人刘利华,《红娘》里俏皮活泼、机智可亲的丫鬟红娘,《钓金龟》里孝顺母亲又有些任性顽皮的少年张义……面对这些形象,观众在观看时不自主地感慨、叹息、赞许、微笑。不同的扮相,各异的唱腔,体现人物身份的动作招式,表达人物感情的语言语调,配着幕后各类传统乐器的演奏。各种感官体验的结合让观众深入戏中,体味着戏里人物的心情,感受着戏里戏外大有不同又彼此相通的人生。
          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国籍的人坐在台下,面对同一场演出,同一种艺术,发出同样的赞赏和不同的思考。台上天下,戏里人生,或许正是这样丰富的感官享受和深刻的人文内涵让冠以“国粹”的京剧传承千年而生生不息,走向国际而备受瞩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