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经济类通识课程教学研讨会

05.05.2018  23:43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类通识课程教学研讨会于4月27日在我校经济学院710会议室举行。会议邀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石磊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荀渊研究员以及我校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夏纪军教授、经济学院马艳教授作主题报告。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云南财经大学副校长陈红出席研讨会并致辞。研讨会还吸引了来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者前来参会。我校经济学院、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会计学院、统计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以及教师教育发展中心的相关教师参与研讨。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江晓东主持。

陈红首先欢迎与会学者及嘉宾们的到来,并指出在财经类院校中进行经济类通识课程教学研讨是势在必行的一项工作,他期望通过此次交流会的召开,为我校通识课程的教学研讨工作搭建通畅、有效的交流平台,加深各高校、院系间的沟通交流,以期尽快建设更多的高质量、有灵魂的通识课程,将我校的通识教育工作开创一个全新局面,最后他预祝研讨会圆满举行。

荀渊研究员以《财经类院校通识教育的目标与策略》为题作主题报告,他首先从通识教育的实质入手,介绍了通识教育这一说法的由来、发展及西方代表高校通识教育的历史,并详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此消彼长的变化过程,以及通识教育发展中出现的几点误区等;随后,他以“东财汪丁丁老师的行为金融学实验班”为例,分享其对财经类院校通识教育的目标及策略的观点与看法。在座会计学院、人文学院教师还分别就“大数据时代”对于现有教学课程的全新要求以及当下通识教育的理念等问题与荀老师作了进一步沟通交流。

夏纪军教授从自身目前开设的通识课程《博弈与社会》出发,分享了其在财经类通识课程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他谈到,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认同度不高、参与度不高以及专业课程越来越“通识”的几点挑战,并就专业课程“通识化”建设途径的思考与想法作了交流,对“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等具体问题谈了自己的现实做法。夏教授坦言,“开设通识类课程的老师都是有一定情怀的,期望校方在现有通识课程‘师资少、学分少’等实际困难下探索出更加有效可行的方案。

石磊教授以《让学术变得有趣使问题显得透明》为题,讲述了自己对于当下高等院校的通识课程的理解与体悟。石教授分享了复旦大学通识课的现有做法,指出上财开设通识课程的优势与条件,随后他以《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为例,分享这门课程在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手段安排、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的建设经验,他认为通识教育要做好,必须做到“三通”,即学科上打通、师生间打通、授课语言通俗易懂,要本着“把每节课都上成精品课”的态度,才能收获一门高质量的精品通识课。

经济学院马艳教授以《<资本论>与经济学思维》课程建设为例,分享了她对于政治经济学通识教育的现代课堂探索,马教授用她富有激情与感染力的语言,阐述了自己对于通识课程的三个理念:不要把通识课程上成专业课程、不要把通识课程上成选修课、更不要把通识课程上成传统课堂;为实现这个理念,她分享了自己同教学团队打造的现代课堂探索,她提到,课程采用辩论赛、话剧表演及实地调研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利用现代化的可视化教学手段,实现颠覆性、开放性、翻转性的课堂等一系列实践;随后,马教授的三位博士生助教还分享了自己在参与通识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困难与尝试,并坦言“课程开发的很用心,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与汗水,但收获与付出有点不成正比”的现实处境。

现场讨论环节中,在座各位教师从自身课程入手,就教学主题的设计、时间把控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向专家们请教,现场讨论十分激烈。与会教师在一次次对话中收获了真知灼见,明晰了思路与做法,也更加坚定了要把通识课程琢磨好、打造好的决心与共识。

最后,通识教育中心邀请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熊庆年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石磊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荀渊研究员、复旦大学核心课程办公室刘丽华主任以及我校马艳教授、张熠副教授六位专家对我校2018年第一批通识课程申报的课程进行指导并给出具体建设意见。与会的课程申报教师对于专家们的中肯建议表示感谢,并深感距离心目中的通识课还有很大的差距,纷纷表示回去后要认真打磨,重新谋划,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开好通识课程。

本次经济类通识课程教学研讨会由我校通识教育中心与经济学院共同举办,是首次对我校通识课程进行专题研讨。今后还会陆续举办相关学科的通识课程的专题研讨,以期搭建一个通畅有效的沟通桥梁,开发建设更多的精品通识课,开创我校通识教育工作新局面,更好服务于我校卓越财经人才培养工作。

(供稿:胡倩楠、常诚、江晓东 供图:胡倩楠 编审:王雅静 手稿日期:2018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