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440岁古桥消失系开发商出于保护迁移桥面

09.06.2015  12:11

  上月底,有网友发布文章“再次消失的御界桥”,指出位于浦东新区北蔡镇的清代古桥 御界桥 在周边的施工中“不翼而飞”,根据照片显示,这座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老桥,如今石板桥面已经不知所踪,单单留下几块桥梁结构。

  东广记者代灵、实习生 贾晶 赶赴御界桥遗址后发现,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原来,御界桥所在地块多年前已批租给陆家嘴公司,2012年左右移交给上海地杰置业公司开发。为了保证御界桥完好,御界桥随着御桥村拆迁与立项保护,被移动到咸塘港边的景观道中,并与景观道融为一体。请听报道:

  (御界桥原址附近,如今盖起了万科海上传奇楼盘。紧挨售楼处的草地中间,浦东文保所宋飞波指着8根青灰色石柱告诉记者,这就是历经数百年风雨的御界桥桥面。根据“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各相关部门早在09年就和万科达成一致:保留古桥,等楼盘完工后迁移进小区绿地。

  【原址它那个河拓宽,只能移到北面绿化地,绿化地就是作为一个景观,也有可能像这样放在一个草地。纯粹是一个景观,而不发挥它交通工具的作用。】

  对于迁移御界桥桥面的原因,上海万科发函称:为了避免近期改造河岸景观时对古桥造成破坏,4月23号将桥面迁移出工地进行保护。得知桥还在,只是虚惊一场,此前向媒体反映情况那位网友感到很欣慰。但他对古桥的命运,依然有所担忧,因为今年年初御界桥的石梁已经断裂。

  【已经受伤了,那个桥梁已经断掉了,上面被东西压坏掉了。市中心的关心的人还多一点,我们乡下的地方这种桥,好多桥都被拆掉了。我就看这个东西看了2年多一点,看过的已经消失掉好几座了。】

  参与过御界桥调查的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表示:08年左右,御界桥被登录进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时,桥面基本完好,如今发生断裂理应有人对此负责。

  【我们在“三普”过程中保存的资料显示它是基本完整,桥梁石的这种断裂应该是要很大的外力,它中间断裂肯定也是有原因的,不会平白无故断了。可能是施工当中是不是破坏到它了。这种是一种价值上很大的损失。要求你对他进行保护,应该保证它状态的相对安全。】)

  查阅资料不难得知,御界桥既是桥名,也是镇名,历经明朝万历、清朝光绪几代建造、拓宽,算来已有440年历史。御桥村在建国前有商号一百多家,因为历史悠久,早已成为闻名遐迩的浦东古镇之一,地铁十一号线罗山路方向就路经这里,将这一站命名为“御桥”。

  根据浦东文保所相关负责人统计,重修过之后,御界桥严格意义上桥龄是131年,在2008年成为上海市第三次文物普查登录点。2009年,针对御界桥的去留问题,新区文保所和北蔡镇政府及开发商等相关单位曾多次协调,最终一致同意保留古桥。当时的建议是,将古桥整体北移进开发商所建小区,成为小区绿化景观的一部分。此后,由于御界桥本身所处河道需要扩建,原址保留有一定困难,便只留下将古桥迁移进小区绿地的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之后,古桥始终没有挂牌保护。对此,浦东文保所表示,等御界桥真正落地后,他们便会向主管部门申报御界桥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只不过,眼下开发商所建小区还没完工,古桥也一直没迁移进小区,文保所同时承认,这次开发商将桥面与桥墩分开迁移的做法,确实不太符合保护程序。

  古桥还在,但只剩桥墩的桥还能称之为桥吗?我们不禁质疑,列入保护名录的御界桥尚且如此,那些有故事没“后台”的乡野老建筑遭遇岂不是更加凄惨。现实情况是,御界桥受损并不是个案,在上海,近年来已有多座老桥相继消失。而在上海,与御界桥同为“三普登录点”的有4422处。需要注意,“三普点”并不等同于文物,它们只有在经过区县级文物部门登记并公布之后,才会成为具备法律保护身份的“文物”。

  但不可否认,这些历史留下的记忆,都是城市的财富所在。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曹永康 直言,由于对文物保护的认识普遍不足,很多文物被无意识地破坏,理应引起重视。

  (这几年热度在上升,但保护的基本常识很欠缺。比如说经常会讲到什么“修旧如旧”,其实文物上的外墙处理不是简单的像一般建筑刷刷好看就可以了。有些刷了外墙,它不透气,水蒸气出不来,就会产生很多细小的裂缝。可能你花了20块钱去刷了一个平方涂料,但最后我们要去修这个东西的时候,我可能要花200块钱甚至5000块钱。)

  热点新闻:

   胡坚跃:上海去了97个 只剩我一个了

   上海440岁古桥老御界桥突然消失 工地负责人称不知情

   上海地铁7号线车厢现电瓶车 网友惊呼"不可思议"

   东方之星舱内残景 航行时钟定格九点半(图)

   陈柏霖蒋劲夫押中高考题 文章马伊琍躺枪

  天气预报:

   今天阴到多云转阴有阵雨 最高2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