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期复旦-ZEW中国经济调查(CEP)发布 十九大后转型监管提速,经济短期出现阵痛反应

28.12.2017  12:05

2017年12月27日,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FDFRC)发布第52期CEP的调查结果。

中国经济的景气指数从27.78下降至25,美国经济的景气指数从50下降至46.88,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从11.11上升至15.61。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认为,“中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改变了上期快速下跌的态势,这说明中国经济正向着培育市场活力和高质量投资的方向转型。而从短期来看,美国目前在推进的减税和加息政策并未对市场带来利好作用,反而使得市场对政府未来财政赤字恶化,融资成本上升的预期上升,从而造成对未来经济较为谨慎的态度”。

未来3个月中国的通胀率为2%,未来一年的通胀率为2.15%。与11月数据相比,长短期通胀预期均出现小幅上升。美国的短期通胀率为2.06%,1年期通胀率为2.23%,与上月预期判断相比,长短期预期均出现小幅下调。孙教授指出,“中国长短期CPI预测上升主要受消费品生产资源价格上升较快以及农产品价格上升的影响。美国CPI价格的下降主要原因是来自于消费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的程度增加,生产成本下降”。

本期发布的金融行业的景气指数中金融行业的景气指数与11月相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孙立坚教授认为,“国家推进的供给侧改革和金融监管强化的政策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较为明显的阵痛,具体表现在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面临较大压力;投资银行受到资本市场活力不足,并购和Ipo等业务扩张遇到了监管的阻力;保险业也在调整自己的业务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保险业的经营业绩”。

与11月调查结果相比,各地区经济景气指数均有所下降。孙立坚教授认为,“区域经济继续呈现出结构优化的调整和监管体系强化所带来经济阵痛的表现。所有的样本的城市景气指数出现下滑,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北京”。

下一期对中国经济的CEP调查将在2018年01月16日发布,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