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代会特稿】服务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科研创新逐步推进 ——“十二五”科研工作回顾

16.12.2015  16:58

    “十二五”期间,华东理工大学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以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改革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组织协调创新要素,在重大成果凝练、基地平台建设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成为行业技术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


科研布局坚持“顶天立地

    长期以来,学校在科研布局方面始终坚持“顶天立地”的指导思想,努力提升科研实力。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我校SCI论文收录数为1394篇,在中国大陆高校中排名第26位,论文被引排名第20位;国际论文篇均被引次数是3.79次,在中国大陆高校中排名第3位;“表现不俗论文”(指论文的影响超过其所在学科平均水平),占SCI论文总数39.26%,在中国大陆高校中排名第17位。论文相对影响力2008年已超世界平均水平,目前在上海所有高校中居首位。

    “十二五”期间,学校在化学、生物学等领域新增国家“杰青”8人,在化学领域取得了基金委国家创新群体的突破。学校积极推进基地与团队建设,国家能源煤气化技术研发中心、教育部生物材料与工程创新引智基地、上海海洋动物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重点科研基地获准立项建设,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新药设计重点实验室等4个重点科研基地,均以“优秀”或者“良好”的成绩,通过评估或验收。

      到目前为止,我校已有8个国家级研究基地、23个省部级研究基地、2个国际合作科研基地、55个校级研究所(中心),每年承担各类研究课题1600多项,科研经费逐年增加,2014年超过6.5亿元。


原创成果催生高值产品

    “十二五”期间,学校科研工作在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绿色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领域和方向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2014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项目“钙磷基生物材料的转化机理及新生物性能研究”,提出了“体内转化构建人工骨,实现多层次仿生”的创新性学术思路。与上海中山医院合作研制的人工骨医用生物材料,在骨科、脊柱外科、口腔科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经国外机构检测证实,其成骨活性与国外产品最好水平相当,但成本大幅降低。

图片说明:类骨磷灰石体内转化成骨机理示意图

    “定向转化多元醇的生物催化剂创制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成功开发了高效的细胞生物催化剂,实现具有自主产权的众多多元醇定向转化及其高值化学品绿色制造。其中,全细胞催化法生产米格列醇成就了我国第一例利用生物催化技术新药的报批与生产。

    2014年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项目“柴油车尾气净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针对柴油机尾气污染这一致霾因素,开发了“柴油机尾气净化催化剂—控制管理系统—催化转化器—整车标定与应用”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整套技术和产业链,填补了我国在该行业的空白,有效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为全面实施“国四”和“国五”排放标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此成果现为北京、上海等42个大中城市的公交配套,覆盖率达到85%。

图片说明:柴油车尾气催化净化技术原理示意图


高端装备保障“中国智造

    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我校教师研发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过程工业成套技术及装备,并推动其向大规模、高效安全、系列化跨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历经近20年的研发,“单喷嘴冷壁式粉煤加压气化关键装备开发及应用”项目现已实现了高灰熔点、高灰分劣质煤清洁高效气化技术的重大突破,成功应用于中石化扬子石化投资13亿元的煤气化制氢装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校也因此成为国际上唯一同时掌握水煤浆和粉煤气化技术的单位,领先于GE、Shell公司。

    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高温过程装备结构完整性关键技术及应用”,针对高温设备设计制造和维护成本高、安全可靠性低的难题,提出了全寿命周期预防预警和失效控制的技术路线,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撑,形成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规范体系,应用于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汽轮机等8种新产品,部分产品出口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占据了该产品70%的市场份额。

      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项目“重大化工装置中细颗粒污染物过程减排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发明了热废水处理方法及装置和短流程气体精脱硫方法及装置,使有机毒害物同比减排60%,有效减少了煤和石油在其加工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细颗粒物。此项成果已应用到55个工程项目中,分布在全国25个省(市),促进了我国雾霾区的细颗粒物源头减排。


研发平台加速成果转化

    为更好对接国家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近年来,学校重点建设了一批共性技术研发支撑平台,在重大产业创新战略项目上,展开技术攻关,加速成果转化。

    学校借助在生物工程方面的雄厚基础,特别是在生物制造过程的优化与放大方面的突出优势,主动与国家和上海市的重大战略需求对接,在2013年与奉贤区人民政府签约共建“上海生物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生研院”)。2014年,生研院顺利通过中期验收。该平台按照重大任务组建了5个高水平研究团队,搭建了6个共性技术平台,凝炼了抗体药物工艺与装备、医用材料制备与应用、蛋白药物规模化生产、水产疫苗研发与应用、工业酶制剂研发应用、微藻能源开发与示范等重点任务。其建设获得了国家、上海市以及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共获得经费支持近2亿元,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辐射作用。

    学校瞄准中国抗体疫苗产业迫切发展的需要,建设了张江现代生物技术研究院,意在通过这个抗体疫苗中试研发和产业化关键技术应用服务平台,弥补研发链中缺失的产业化技术环节,同时推动支撑保障产业发展的关键原材料和装备国产化基地的建立,彻底改变过分依赖进口以及产业发展严重受制于人的局面,将上海生物医药的研发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航空发动机寿命预测技术被认为是确保大飞机适航和安全可靠的重要基础性技术。2013年,我校与中航商用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签约成立了全球范围内建设的首家联合创新中心——“航空发动机寿命预测技术联合创新中心”(UIC)。此外,学校还正与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联合建立“华东理工大学—江苏特检—中航工业商用发动机公司商用飞机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实验室”,作为UIC的衍生机构,其每年建设经费不低于3000万。未来3年中,UIC将致力于建设“发动机关键部件长寿命设计与性能保障协同创新体系”,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形成自己的安全服役保障寿命提升技术。

    “十二五”期间,适逢国家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纲领性文件,上海同时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学校还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点,在加快科研创新体制改革方面迈出了第一步,而在“十三五”期间,这一工作将会进一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