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再招18位残疾人 去年入职16位

17.05.2015  11:54

  东方网5月17日消息:每天吃完晚饭,哄2岁的儿子睡觉后,沈维维都会坐在书桌前,捧着一堆关于技术合同审批方面的书籍资料“”上两小时。“工作专业性比较强,自己又是‘半路出家’,不努力怎么行?

  27岁的沈维维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和其他公务员不同,沈维维出生时右手就少了四根手指——他是本市去年入职的残疾人公务员中的一个。

  去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第32条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应当提供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依照公开、公平的原则招录残疾人;对残疾人能够胜任的其他岗位,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招录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这是全国首次以地方性法规形式明确这样的优先招录原则。

  去年市政府办公厅等16个单位各拿出了一个岗位面向残疾人招录。今年本市机关、事业单位给残疾人提供了18个岗位,其中17个区县各提供1个,市人保局提供1个。目前招录工作正在进行,将于7月前后陆续上岗。

  残疾人当公务员,能不能适应?多名去年入职的残疾人公务员告诉记者,不适应、不方便的地方肯定有,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同事领导的帮助基本都能解决。“我们不想被区别对待,不希望被单位‘捧着’,而是实实在在想为社会做点事。”在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工作的唐晓燕告诉记者。

  唐晓燕说,与人沟通不习惯、专业不对口是她刚入职时遇到的问题。为此,唐晓燕在工作中努力克服自己的内向性格,常向领导、同事请教机关公文材料的写法。“在大家的帮助下,现在日常工作自己都能独立解决了。

  在市政府办公厅应急值守处工作的王任杰告诉记者,残疾人公务员在工作中固然会碰到问题,但这些问题基本都是职场新人会遇到的普遍问题,无需大惊小怪。“最重要的是,不能一遇到问题就用‘残疾人’的身份给自己找理由开脱。”王任杰的左手没有前臂,他发现无法快速打字是自己的能力“短板”,于是进行了针对性的练习。如今,他已能用右手手指和左手手肘熟练打字。

  沈维维本科学的是印刷,“刚到科委时负责技术合同的收发、合同信息的核对,感觉有点懵,很多专业的法律知识从未接触过。”自此以后他每天看书学习的时间更多了:“法律法规、国家政策是动态的,需要持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才能将工作做好。身体条件上已经比其他人欠缺一些,其他方面可不能再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