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艺术”成为上海白领关注热点

22.08.2014  01:27

2014上海书展期间,有一本书在全国众多出版社推出的大量优秀图书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社会、专家及读者的关注和认可。在《时代报》与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联合向上海白领推荐的三十本优秀图书中,它名列第六位;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接受《文汇读书周报》专访时推荐的三十三本有思想的优秀图书中,它名列第一。这本书就是由上海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中国原生艺术手记》。

从书名上看这是一本关于原生艺术的书,实际上它不仅仅是对原生艺术的探讨,而是超越了艺术的范畴,上升到思想和人性关怀的层面,故而在这个浮躁喧嚣的社会中,引起了多方深切的关注和共鸣。

中国在经历了三十余年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后,经济与社会、与思想发展的不同步,引起了社会各方人士的关切和忧虑。无论是社会学家还是普通民众,都有了相似的一种呼声。“经济啊!到了应该等一等社会的时候了。”这是社会学家邓伟志在编《谈谈社会建设》时,不断流到嘴边的一句话。而网友的话则异曲同工:“中国,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人们认识到,在关注经济的同时,应当更注重人文关怀,对于社会边缘群体及边缘文化,如原生艺术家及其作品,它们不应被忽略和埋没,而应给予更大的关注。

因此,《中国原生艺术手记》作为向白领推荐的优秀图书之一,也就蕴涵了这样一种意义,即对作为社会精英和主流群体的白领发出一种呼吁,希望其能关注以原生艺术家为代表的社会边缘群体,增加社会主流群体对边缘群体的认知和关怀。

其实在这方面,南京已经走在了前列,本书作者郭海平创立的原形艺术中心便是在南京诞生,而如今上海的各方也对此非常重视,在政策、资金等各方面予以支持。《中国原生艺术手记》的出版,便得到了2014年文汇·彭新潮优秀图书出版基金的资助。除了《手记》外,《喀什麦盖提刀郎画乡原生农民艺术作品》近日也已在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

说到原生艺术在中国萌芽及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不得不谈到中国传统绘画及中国当代艺术这两方面的现状。中国传统绘画历经数千年发展,到了20世纪初,陈陈相因、缺乏创新,徐悲鸿留学法国后,引进了法国写实主义绘画艺术,影响了几代人。新中国建立后,高等教育学习苏联,同样是写实绘画主义、注重素描的契斯恰柯夫美术教学体系对此后的中国美术教育影响颇深,直至今日。当今社会经济、文化飞速发展,追求改革与创新,而艺术领域亦不能例外。美术教育和绘画作品都贵在创新,否则固守传统不知变化,正如学院派的孤芳自赏,培养出的将不是艺术家,而仅是画匠而已,其作品只论技法,便也失去了艺术本身的灵魂和价值。如此下去,艺术将走向何方?20世纪初至今已百余年,绘画艺术的发展不幸正是如此。

国内当代艺术的现状同样令人深思和忧虑。以85’美术新潮为标志,到2008年,这是国内当代艺术蓬勃发展的一个热点时期,但其弊端亦令人惊心。艺术圈中人热衷于办展、卖画,以作品价格论英雄,盲目追求金钱,以传播当代艺术为名,抓住一种观念便大肆炒作,导致当代艺术市场接近崩溃。正如一些有识之士所认为的,当代艺术是一场骗局,如同击鼓传花,最后接手者难免成为受害者。

相形对照之下,原生艺术强调人的潜意识和本能,作品是创作者天性的流露。原生艺术的创作者大多生活于社会底层,不被人认识和理解,他们的创作未受金钱的影响,是就艺术而谈艺术,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闪现着人性的光芒。

认识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与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在今天已无法超越,即便是中国的写实主义大师亦无法与之比肩,上海大学出版社近年来持续关注当代艺术领域的动态,出版了一系列当代艺术题材的图书。在发现并认识了原生艺术这一领域的创作者及作品,并将视角放宽至全球艺术领域后,出版社又超越了简单的经济效益和艺术范畴的考量,开始了“原生艺术丛书”的策划和出版,而该丛书的主编正是《手记》的作者,中国原生艺术事业的奠基者郭海平先生。丛书的第一种——《原生艺术手册》,也是国内首次引进的原生艺术图书,已于2013年初出版,而《手记》则是丛书的第二种,它是郭海平先生对自己近三十年探寻自由艺术发展之路实践的一个总结,他认为“原生艺术是绝望中的希望, 它是在自然力作用下最后的人文关怀”,在书中作者还提出了“第二次原生艺术革命”的理念。 据悉,近期上海大学出版社又与法国一家出版社签订了《原生艺术起源》一书的出版合同,该书是一部在欧洲艺术领域具有广泛影响的著作,作者露西安娜女士为瑞士洛桑原生艺术馆国际艺术交流与研究中心主任。今后,出版社还将持续引进欧美原生艺术著作及作品。

在这些图书的引导和推动下,原生艺术家逐渐被社会大众所认识,其作品的价值逐渐获得认可,而原生艺术所倡导的的理念也必将得到社会及艺术界的认同与接受,并为社会思想与精神的良性发展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陈强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