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原法学院党委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的重要讲话精神[图]

05.05.2017  11:53

5月4日上午,凯原法学院党委在法学楼315室召开座谈会,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的重要讲话精神。凯原法学院领导班子和师生代表参加座谈,会议由院党委书记汪后继主持。 

大家一致认为,总书记对中国政法大学的考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法学教育与法治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对法律人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家表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作为法律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信念,要自觉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追寻中国梦的美好明天。 

凯原法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先林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前夕考察中国政法大学,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视。作为高校法学教育的一线工作者,他深感责任重大、任务紧迫。法学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思想引领和道德示范,要积极引导学生担当社会责任,弘扬公益精神。 

凯原法学院副院长杨力教授说,学习总书记这次讲话的一个很大感受就是,人才培养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将人才培养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是摆在学院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不仅要推动改革,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学院未来的人才培养方向应该聚焦培养对国家和民族有担当的人。 

凯原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养波提出,学校大力推进的“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工作,为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极佳的机会,当然,目前这两个好的导向还需要学院实质性的措施支持。 

与会老师们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分别从不同方面发表了自己的学习感想,围绕突出法律实践能力培养、青年人才要学习经典、法治人才培养的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等内容发言。三位学生代表也从法科学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法学学科的实践性等方面畅谈了自己学习体会和感受。 

汪后继在总结发言时表示,这次总书记对中国政法大学的考察不仅体现了对法学的重视,也表明在未来国家的发展中,法治人才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汪后继表示,总书记的讲话对基层党委来说,意味着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都要增强。大学本质是育人,在法学教育中,要重视对德的要求,要注重德法兼修。他引用上海交大老校长唐文治先生的话说,“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欲成事业,当成第一等事业;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而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对于凯原法学院而言,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培养具有高尚品行的一流法律人才。学院党委将积极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学校“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工作部署,为学院师生创造更好的成才成长环境,为上海交大“双一流”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