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看待高教资源配置“失衡”

18.03.2015  12:36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在走向普及化,实现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和公平发展,仅有中央的政策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各级地方政府应当与中央相向而行。
  ■别敦荣
  近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尽管如此,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尤其是优质资源配置仍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刚刚闭幕的两会上,代表委员对这个问题发表了不少意见,尤其是一些人口大省的代表用“985工程”高校的分布情况和农村家庭子弟上高水平大学的人数来描绘高等教育优质资源配置失衡的状况,引起了人们的共鸣。笔者无意否认一些代表的看法,但我们应当客观看待这种“失衡”。
  我国现有2500多所高校,除了改革开放以来各省(市、区)建立的大批高校外,其他高校的布局主要是两个时期确定下来的。20世纪50年代初期,新中国经济建设全面展开,为了保证高等教育事业与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发展,国家根据行政区划,分别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和西南等六个大区集中建立了一批新的高校,形成了几个高等教育重镇。比如,东北主要在沈阳,华北主要在北京和天津,华东主要在上海和南京,中南主要在武汉,西北主要在西安,西南主要在成都和重庆等。这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布局的第一次大规模调整。第二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国家根据三线建设的要求,将一些在北京、上海等地办学的高校疏散或迁移到内陆地区。尽管部分高校后来又回迁原办学地点,但一批高校在新的办学地点扎下根来,成为当地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比如,中国科技大学1970年迁址安徽合肥后便“定居”下来。
  此外,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高等教育事业被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完全受国家统一的计划调配,地方和高校少有影响,地方所需人才由国家分配。另外,当时高校的任务主要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很少,社会服务还没有发展起来。也就是说,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影响非常有限。因此,在当时,地方对是否举办高校、有没有重点高校都并不太在意。可以说,计划经济时代两次对高等教育布局的调整埋下了高等教育优质资源非均衡配置的伏笔。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校与地方的联系日益紧密,对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愈益显著,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往往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源。而且公平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正因为如此,国家不断加大对人口大省、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推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和公平发展。在“211工程”建设中,在部委属高校之外,国家重点支持各省(市、区)建设1—2所高校,每一个省都至少拥有一所“211工程”高校;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投入巨资支持100所左右中西部地区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将更多的高水平大学招生指标和本科教育指标投放到农村生源和中西部地区,提高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考生的录取率,等等。这些战略措施的落实缓解了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问题,促进了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公平发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等教育优质资源配置失衡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长期而大量的努力。令人可喜的是,解决这个问题进入了国家高等教育政策和战略议程。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了大众化的中后期,正在走向普及化。实现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和公平发展,仅有中央的政策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各级地方政府应当与中央相向而行,变“等靠要”为主动作为,从转变发展方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出发,不断拓展高等教育筹资渠道,加大地方高等教育投入,制定引领地方高校创建高水平大学的政策和战略,从整体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强国梦。
  (作者系厦门大学高教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5-03/17/content_432263.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