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印迹]南洋公学转办高等商务学堂
[编者按] 2016年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即将迎来一百二十岁华诞。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交通大学建校至今始终以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在跨越三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谱就了薪火传承、思源致远的历史篇章,也汇成学校文化和精神的宝贵财富,见证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从涓涓细流汇成滔滔大江的历史印迹。值此欣逢校庆之际,特推出“120周年,交大曾经走过”“交大印迹”专栏,彰往考来,发扬踔厉,崇树风徽。
1898年维新变法以后,虽然许多维新措施只是昙花一现,但各地各种新式学堂纷纷涌现。清政府顺应历史潮流对废科举、办学堂给予了支持和鼓励,1901年清政府颁“兴学诏书”,鼓励兴办学堂,指出:“兴学育才,实为当务之急”,令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902年,清朝政府颁布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完备的现代学制——“壬寅学制”,但由于种种原因未付诸实施。第二年又正式颁布后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的“癸卯学制”。新学制的颁布与实施加速了科举制度的灭亡,对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对于只有京师、省城才能设立大学堂的规定,盛宣怀结合南洋公学开办6年多来的实绩,结合新学制关于高等教育阶段的要求,1902年上奏清政府,请求将设在非省城的南洋公学改称为“南洋高等公学堂”。清政府批复:“管学大臣议奏。”
然而1902年底爆发“墨水瓶”事件后,盛宣怀在生源不足、经费拮据的情况下无奈将公学规模缩减,译书院停办、特班停办,师范院也裁撤了,他开始着手将南洋公学改办成商务学堂,培养商务人才。盛宣怀这一被迫之举,却又像当时南洋公学开一代风气之先一样,在重农抑商的传统社会里,又比别人先走一步,在商学领域里独树一帜。
1903年春夏之际,盛宣怀与主管全国学务的张百熙再三晤商。张百熙同意在南洋公学上院开设高等商务学堂。于是盛宣怀又开始厘定章程,延聘外国教习等,商务学堂于1903年9月6日正式开学。根据课程表安排,由薛来西教授理财、公法、商律;勒芬尔教授宪法、商务、历史;乐提摩教授商业、书札、法文,每周三小时,其余商业数学由陈教习讲授,实验化学由黄国英讲授。
其实为了开办商务学堂,盛宣怀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准备。在1899年一份奏折中就提到要办商务学堂,“应准其自己集资开设商务学堂,专教商家子弟,以信义为本,以核算为用,讲求理财之道,数年后商务人才辈出,则税务司、银行、铁路、矿务皆不患无筦算之人矣”。他主持实业多年,多次受到官场弹劾和排挤,他联想到如果能懂商学,有商律,商人利益就能得到保护。他的想法比较超前,清政府也给予认可。1901年,盛宣怀被清廷委以会办商约大臣,他又上奏清廷《请设商务学堂片》。还多方收集有关西方商务学堂信息,包括1902年3月委托驻德国大臣吕海寰购得31本有关各国商部制度章程及商律全书等。还派福开森赴英、美、比、德、奥、瑞等国家考察商务学堂,要福开森将这些国家的商务学堂“折衷比较,不厌其详”,并将各个学堂办理的异同、办法、连同建筑图样等一并举报。1902年3月福开森带回欧美各国商务学堂章程办法1件,课程表原文1件,图样2件。盛宣怀请公学黄斌、胡诒谷教习在一、二月内尽快翻译,以资参考,为此付给月薪50两。
1903年9月29日,盛宣怀又一次呈奏《南洋公学开办高等商务学堂折》:“时局既以商务为亟,而商学尤以储才为先,现在各省设立高等学堂,考求政艺,不患无人,独商学专门未开风气。窃惟南洋公学款由商捐,地在商埠,若统称高等学堂,则与省会学堂不甚分别,且无所附丽。”故此,盛请将上院作为商务学堂,将本年毕业的中院生递升上院学商务,以尽早收效,并请颁给毕业生出身文凭。皇帝给予“管学大臣议奏”硃批。1903年10月,南洋公学改名为“高等商务学堂”。
1904年夏,供款部门招商、电报两局隶归商部,南洋公学随之归属商部管辖。盛宣怀致函商部尚书载振,陈述南洋公学历年办理情况,并建议南洋高等商务学堂移交商部接管,他谈了自己的想法:“自京师大学堂后,各行省学校如林,各种学科逐渐赅备。惟商业为当务之急,上海为通商首埠,顾名思义,因地制宜,况当列强商战之秋,自应预储此项人才,上备朝廷任使。”他认为自己在1903年开办的高等商务学堂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根据学务大臣奏定章程,参照东西洋实业各科办法,由华洋教习拟定课程认真讲授,才得以维持发展至今。现在归属商部后,名副其实,学堂应该有更好发展前途。12月1日,载振复函盛宣怀,评价公学规模宏大,程度颇高,并催报公学历年办理情况。1905年1月盛宣怀让公学总理张美翊把公学历年来办理情形整理成文,并把历年基地产、教职员姓名薪水、经费、各届学生姓名(包括留学生)等整理成8本清册呈送商部,办理移交。3月,商部具奏清廷,得到允准,南洋高等商务学堂归并商部,改称“商部高等实业学堂”。由杨士琦(杨士琦(1862~1918年),安徽泗县人,曾任邮传部大臣。1905年春至1907年8月任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监督。)任监督,并废除督办、总理、提调职务,设教务、斋务、庶务三长。伍光建为第一任教务长。同月盛宣怀辞去督办职务,经营近10年的南洋公学作为学校初创时期告一段落。由于隶属关系变化和人事关系变动,学校受实业部门管辖,不属于学部管理范围,所以办学方向逐渐向工科转化自在情理之中,也是实业救国思想的一种直接反映。
(摘编自《三个世纪的跨越——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