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印迹]南洋公学外院:为大学储备生源
[编者按] 2016年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即将迎来一百二十岁华诞。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交通大学建校至今始终以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在跨越三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谱就了薪火传承、思源致远的历史篇章,也汇成学校文化和精神的宝贵财富,见证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从涓涓细流汇成滔滔大江的历史印迹。值此欣逢校庆之际,特推出“120周年,交大曾经走过”“交大印迹”专栏,彰往考来,发扬踔厉,崇树风徽。
师范院开办后两个月左右,何嗣焜向盛宣怀建议设立外院,招选幼童,师资由师范生充任。得到盛宣怀的支持后,外院于1897年10月5日对外招生。这是仿照日本师范学校设有附属小学的做法而开办的,相当于现在师范学校的附属实验小学,主要目的是为开办中院、上院储备新式生源,同时也为师范生创造教学实践的机会和场所。
第一批外院学生招收120名,年龄在8至18岁之间,长幼不齐,学业深浅亦各异。公学根据其中文、英文程度的高低,分成大、中、小三个大班,每班再分正、次两级,共计6班,从低到高依次递升。外院每天上课6小时,上午3小时为中文课,包括地理、历史,由师范生任教;下午3小时为西文西艺课,包括英文文法、英文读本及笔算,由师范院教师兼教。进校两个月后,根据学生中西功课月考和平时成绩,排定名次,奖惩分明,名列前茅者给予奖励,尚有长进者给予层据,不可教者予以开除。学生平时一律住校,遇到节假日,必须凭父母来信和学监认可才允许回家,而且当天下午6点前必须返校。在校期间,学生衣、食、住及学杂费都由学校供给。每班配有一名学监,由师范生兼任,对学生上课、自习、用餐、就寝都有严格的管理。后据外院学生的回忆:“这般学监都手执二尺许的竹片监视在学生左右,早有早巡,昼有昼巡,夜有夜巡,随时随地观察,见学生听讲不注意,读书不认真,都一一记下,下课时间罚面壁或打手心。夜间九点钟课毕,师范生就把他们押入卧室就寝,卧室中每夜有两名学监值宿,半夜里还要起来看学生被头是否盖好。”(《旧南洋的旧话》,《南洋大学学生生活》(1923年6月),转引自《交通大学校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8页。)
著名数学教育家胡敦复(1886~1978)是外院的第一批学生。1897年,11岁的胡敦复考入外院。半年后成立中院,成绩优异的他被选拔进入中院,每月数学考试,他总是名列第一。中院毕业后胡敦复升入政治班学习。出校后赴广州中学任教,1930年代的交通大学校长黎照寰就是他当年任教时的学生。1907年胡敦复赴美国进入康乃尔大学,经过两年努力获得理学士学位。1909年回国后一度任职外务部游美学务处。经过他的选拔,曾有三批学生直接留美,梅贻琦、竺可桢、胡刚复、胡明复、胡适、赵元任、姜立夫、黎照寰等都是经过他考选出国留学的。因此,后人夸他眼力不浅,选才有方。1911年起他曾在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担任过教务长,但很快他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创办大同大学,并任校长达20年之久。1930年,交通大学成立科学学院,为加强其中的数学系,校长黎照寰力邀他担任数学系主任,一直到1945年。
被后人尊称为“讨袁护国第一人”的蔡锷也曾就读外院。1899年6月蔡锷由长沙赶到上海,在外院第三次招生时以第六名的成绩考入。学习半年后,应梁启超之邀离开公学赴日本留学。蔡锷在辛亥革命后担任云南、贵州都督。1915年他发起讨袁护国战争,后任四川督军兼省长。他的同学范源濂以第五名被外院录取,后来成为教育家、博物学家,曾任北洋政府时期的教育部总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对大学制度、留学政策、科学研究及全国学术思想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1898年4月,公学从外院大班和次大班中挑选杨廷栋、富士英、杨荫杭、胡敦复、包光镛等20名学生作为第一批生源输送给中院。1899年,又有一批外院生经过选拔升入中院学习。同年秋大部分外院生升入中院,外院随即取消。
外院停办后,如何获得新生源的问题仍然困扰着办学者。1900年,学校又动议成立附属小学堂。1901年3月20日,南洋附属高等小学堂招收72名学生,分高等、预备两班,正式开学,由吴稚晖暂任堂长。附小刚开始上课和住宿都在中院,1902年12月迁入上院并分成三班上课。学生在学期间学宿费全免,每年只收膳食费6元。与外院不同的是,由于招生要求提高,原定招生300名,结果只选上72名,原本希望3年后能直接升入中院,但后来只有15名进入中院。
第一批录取的72名学生中,周厚坤和陆品琳算是佼佼者。周厚坤后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是我国中文打字机的发明者;陆品琳是全校闻名的体育多面手,后来被称为“上海足球大王”,入选全国足球108将。1903年7月13日,学校为第一届周厚坤、胡明复、胡刚复等16名小学毕业生举行毕业典礼,盛宣怀莅校,为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对优异者发给图书、地图、折扇等奖品。
小学堂的课程也基本仿制西方教育,一改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内容,而以学习普通科学知识为主。1905年开始加英文课,从低到高依次学习读音、文法、造句、会话等,为他们升入高一级学校奠定良好的外语基础。
比外院及附属小学高一层次的是中院。中院开设于1898年4月22日,相当于中学堂,是为设立上院做生源准备的。原计划分设头、二、三、四等四个班级,逐年级递升。先从外院生中选拔中文较好,略懂西学、算学的20名学生升入中院四班。开始时由于学生较少,就附在师范院内分班上课,毕业时间不定。1900年开始规定中院学习年限为5年,其中中院3年,高等预科2年,规定必须修完高等预科才能毕业。课程开设国学、史地、英文、法文、日文、绘画和数学等,数学课开始用中文教学,后来改用英文教学。高年级还开设世界地理、博物、理化、法制、经济等学科,除博物外全部采用英文课本教学。如果说师范院和外院的创办是南洋公学投石问路的第一步,学习年限和课程设置相对比较随意,没有很严格的程式要求。那么中院的开办,就使南洋公学成为由小学、中学、师范组成的一所新式学堂粗具规模。
1901年7月,曾宗鉴、胡振平、李福基、赵兴昌、王建极、徐兆熊等6人成为中院首届毕业生,其中前四位8月被派赴日本留学,徐兆熊留校任英文教员。1902年7月又有胡敦复、包光镛、张景尧、朱公钊、林嘉驹等10名中院毕业生,大多数升入政治班。1903年7月张在清等11名中院生及包光镛等4名政治班学生毕业。7月13日下午,公学为中院毕业生举行隆重毕业典礼,盛宣怀亲临学校,还邀请大臣吕海寰、伍廷芳、吴重熹等人出席并颁奖。中院从1898年创办到1909年改为中学,11年时间共培养毕业学生140名。改为中学后人数增加。1927年交通大学遵令专办大学本科教育,中学与附小脱离学校,改成私立南洋模范中小学。
当时中院学生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课外生活。每当圣诞、赈灾募捐等各种聚会场合,学生也会举行流行的演剧助兴活动。1900年底,中院二班学生推出以戊戌变法为题材的剧目《六君子》,在教室里演出。虽然条件简陋,但师生们仍为新生事物所吸引,他们手持蜡烛观看演出,将教室照得通明。当时在南洋公学就读、后来成为中国新剧创始人的李叔同,多年后仍能清晰回忆起当年他爬墙看戏的情景。师生们的极大关注,引来同学们热情高涨,后又编排了《义和拳》在教室里试演。1903年公学又演出多部时事剧,很受同学欢迎。学生演剧一时风行。
在如今交大徐汇校园,保留至今的唯一一幢南洋公学时期的建筑就是中院,1898年6月动工兴建,翌年夏完工,是当年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