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人享有更好卫生服务 ——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市长论坛侧记

22.11.2016  16:03

  11月21日下午,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举行市长论坛,共论城市发展的健康挑战与应对之策。

  城镇化带来健康挑战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论坛上开门见山:放眼全球,城镇化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的挑战。挑战包括清洁的空气、清洁的水、废物管理,小到灭蚊问题,大到推广体育运动以及提供平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机会等等。她特别指出,尤其对于女性、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如何让机会更加平等,人人都能够享有更好的卫生服务,对于世界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而一座城市所能够做出的变革,通常比国家层面的变革更加快速,其榜样作用对于国家乃至全球更为显著。

  健康城市成就斐然

  应对挑战,各国都在积极行动。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介绍,近期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的247个城市进行了评价。评估的初步结果显示,各个城市人群健康状况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如人均预期寿命比全国高2.7岁,婴儿死亡率低60.5%,孕产妇死亡率低57.2%。

  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应勇说,上海坚定不移贯彻国家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织密织牢基本医疗保障网,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市民的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2015年上海市民的平均期望寿命提高到82.75岁,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莫斯科副市长佩恰特尼科夫介绍,目前全莫斯科的健康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了90%,过去3年,成功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预期寿命增加到77岁。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中

  论坛的嘉宾取得共识:成功应对城市发展中的健康挑战,需要将健康融入到所有城市发展政策和规划当中。

  王国强介绍,我国38个健康城市试点中,正积极推进健康社区、健康机关、健康企业、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的建设,以铸牢健康中国的微观基础。

  古巴卫生部部长奥赫达介绍,古巴健康城市运动主要从流行病学角度,建立了健康城市网络。当前需要社区的广泛参与和跨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促进健康的目标和行动。

  应勇说,上海正积极致力于提高全体市民的健康素养,致力于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致力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努力为市民营造更加安全、更加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上海愿意与国内外城市加强交流合作,在建设健康城市的进程中携手努力,为增进人类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上海隆重表彰五“十佳”优秀医务工作者庆祝首个“中国医师节”
  广大医务人员为保障2400多万上海市民身体健康和上海城市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人均期望寿命从72.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