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期间市民可大饱眼福
昨天,市民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观看“低速风洞试验段”模型。5月16日至18日,作为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钱学森图书馆推出新版数字化博物馆网站上线、中国载人航天和嫦娥探月工程空间发动机落户、科普电影放映等一系列开放活动。
东方网5月18日消息: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博物馆”,本市将以124家博物馆为主,联动学校、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网络空间等开展系列活动。从昨天起本市多个展馆举办科技、文化等主题展览,向市民游客免费开放。
我国航天事业两种功勋发动机昨天落户钱学森图书馆展厅。它们分别是装备嫦娥探月、北斗导航等卫星的空间发动机原样,以及装备神舟系列飞船的空间发动机原样。早在1958年钱学森就提出“到月亮上去”的设想,上世纪60年代他又向中央建议开展载人航天工程。
据了解,今天钱学森图书馆仍将与周末两天一样,延长免费开放时间至21时,向观众放映科普影片。
丽江的纳西族象形文地契,大理的马帮用便携式天平,“会苑奇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会计文化展”昨天在中国会计博物馆开幕。展览由古风余韵、量具集珍、古道滇商、契海遗珠、革故鼎新5个单元构成,集中展示了数十件西南民族会计文化的历史遗存和珍贵资料,向社会免费开放至7月16日。
据了解,直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南民族聚居区依然鲜活地保留着古代会计文化。展览重现了与这些文化相关的结绳记事、木刻账目、东巴文契约以及相关的计量器具、牌匾及账册等。
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专题展”的首展——“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展”昨天在上海科技馆开幕。除了由近现代海派服饰、少数民族服饰和戏服3个板块组成的静态展,东华大学学生运用现代油画、传统国画等元素设计的旗袍作品还进行动态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专题展”由上海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上海高校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育人联盟合办,分为“中华服饰文化”、“中华民族经济文化”、“中华医武养生文化”、“中华陶艺印章文化”4个专题展。每个专题展展期为半月,先后轮办至今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