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翔智地打造“基地+基金+大赛”模式 成功转型助推科创企业集聚
办公楼照明用电容易浪费怎么办?只要将一枚芯片装入电路,普通照明灯马上变身为智能灯具,在手机app上就可实现定时开关、采集用电量信息、监控照明状态等功能,物业人员再也不用跑遍整幢大楼去关灯。这个名叫“电力线、无线双模通信芯片”的产品是上海蜂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最新发布的成果,公司两年前入驻位于嘉定的南翔智地企业总部园,如今团队规模已是初创时的10倍。“园区提供了300万元天使轮投资,并在扶持政策、客户资源等方面给了我们全方位支持,让我们的产品真正从实验室走向了市场。”公司总经理姬晓鹏说。
在南翔智地,这样的公司有上千家,这里已是不少总部、研发类企业的“福地”,如今园区建筑面积已有85万平方米,整体出租率超过90%。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小、散、乱”的老旧厂房,效益不高,而且存在环境不佳等问题。在“华丽转身”的过程中,南翔智地碰到了哪些坎,又是如何跨越的?
上海近郊需要怎样的CBD
南翔智地是2008年依托上海机床电器厂和永红煤矿机械厂等企业的老厂房建造的。“十多年前,南翔开始从农业向制造业发展,由于土地出让价格低,一下子吸引了2000多家小企业。”南翔镇党委书记严健明说,“铺大饼”式的发展很快让建设用地碰到了“天花板”,2008年的金融危机成了压垮这种模式的“最后一根稻草”:产品卖不掉,厂房连租金也付不起。
如何转型?南翔决定忍受住“发展阵痛”,果断成片淘汰低端制造业并开始建商务楼宇。南翔智地就是其中的代表,大胆提出了成为沪上首个“近郊CBD”的口号。发展的第一道坎,在于当时中心城区的产业园发展也还不成熟,地理位置较偏的南翔智地凭什么吸引企业落户?“位置偏也带来了入驻成本低的优势,我们必须取长补短。在充分调研后,我们提出鼓励科技创新的园区发展口号,重在激发创新型小微企业的热情,并开始出台针对小微科创企业的服务措施。”南翔智地总经理郭耀华表示。
郭耀华将园区定位为“小微企业服务者和陪伴者”:“多数创新创业都是从小微企业发展而来的,它们成长之初,对园区服务的依赖远大于园区对它们的依赖。服务小微企业,必须‘放下身段、耐住寂寞’,除了提供场地租赁、手续办理等基本服务,还要提供信息服务、融资和开拓市场等多方面的扶持。”以蜂电科技为例,2014年入驻后,园区为帮其打开市场销路不遗余力,提供园区办公楼、南翔镇政府大楼让蜂电科技试用智能照明控制技术。
实践证明,南翔智地“扶持小微科创企业”这条发展之路走对了。虽然这类企业的服务需求庞杂,但创业热情高、群体数量庞大,而且成长性远大于已经成熟的企业,长远看可让园区获得丰厚回报。如成立于2010年的网络游戏公司游族科技一开始只有3个员工,企业小、发展难题多,南翔镇帮助企业解决了大量问题。3年后,企业纳税就超过了1000万元,并于2014年借壳上市。如今,落户园区的企业已有1400余家,注册资本共达50多亿元,园区税收8年间增长了10多倍。
园区金融服务如何创新
郭耀华告诉记者,大部分小微科创企业落户园区后,融资是第一需求,资金问题往往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亡。而这类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往往是碎片化和高风险的。“园区面临的第二道坎,是如何为创新创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我们发现,服务于创新创业的金融平台,面临的首要问题同样是创新,要在金融机制、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等方面真正为科创企业发展‘量身定制’。”
2014年,南翔镇政府拿出1亿元基金成立了南翔创投公司。以此为基础,南翔智地为应对小微科创企业发展需求,拓展了种子基金、天使投资、母基金等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产品,搭建了一个以需求为导向的金融服务平台。门槛最低的是150万元一期、15万元一个项目的“种子基金”,专门支持还在“点子期”的项目;随后是规模100万元至500万元的“天使投资”;规模500万元至1500万元的母基金则主要针对成长性较高的企业。“从‘小苗’到‘大树’,我们都有相应的金融服务和项目‘无缝对接’。”郭耀华说。
除此之外,为了解决银行这头“大象”如何服务小微企业这群“蚂蚁”的问题,南翔智地与70余家银行、金融机构达成了合作,推出了知识产权抵押贷款、中小企业集群贷、助保贷等标准化的银行结算产品,利用规模化的优势让小微企业从银行获得低成本的资金,也帮助银行为中小企业用户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创新已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如何为创新创业项目找到入口
有了发展空间,有了金融服务,园区如何找到更多更好的创新创业项目?面对这发展路上的“第三道坎”,南翔智地引入了“科技50创业大赛”,以其作为把创新创业项目导入园区的入口,大赛通过项目路演、企业入驻、专业辅导、媒体宣传和挂牌上市等措施为创新项目服务。“要把创新创业放在镁光灯下去检验,在创业大赛这个平台上,优秀企业可展示自己的项目,企业间还能互相联动、找到合作伙伴,台下的风投、天使投资也能在比较中找到优质的创业项目。”郭耀华说。
“科技50”是一个创业孵化平台,专注于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服务。2013年3月,第一届“科技50创业大赛”正式启动,每年在南翔智地举办两届比赛,每次比赛中都有上百场的活动和路演,大量的活动成为了小微企业创新项目的试金石。“蜂电科技”就是在2014年的“科技50创业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冠军的,因在大赛上的亮眼表现,公司业务迅速打开了局面,今年公司的销售收入有望突破1000万元。短短4年,已累计有3000多名创业者参与了这个创业大赛,参赛后落地南翔的企业已有600余家。
为培育、发现更多优秀创客,南翔智地在举办创业大赛之外还着力和高校合作,建设了“科技50创客学院”作为大学生创客的实训基地。如今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院校都已和园区创客学院达成了合作。
在严健明看来,南翔智地企业总部园的成功转型,也是南翔镇近年来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南翔智地“基地+基金+大赛”的模式也将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只关注‘招大引强’不关注产业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已被证明行不通,今后南翔要围绕‘一部六业’——中小企业总部、文化信息产业、电子商务产业、互联网金融产业、智能产业、航天卫星产业、生命健康产业的导向,在智地园区先行先试的基础上,让更多科创型企业在这里‘花香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