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汇桃农引发的思考 果农致富也得双管齐下
这两天,浦东南汇桃农老杜的心情就像坐上了过山车。先是愁桃子卖不掉,眼睁睁看它烂在地里,谁料,他打电话向我们节目求助后,大伙儿看了电视新闻,都想帮老杜一把,于是纷纷上门采购,转眼间,老杜的桃子开始热卖,不用再担心亏本了。其实,老杜遇到的问题并非个案,丰产却不丰收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老杜自身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吗?
上周末,老杜一口气卖掉了5000多斤桃子。这几天,订货电话依然不断。老杜说,剩下的一万多斤桃子,目前也不愁销路了。
对这次险些亏本,老杜其实心有余悸。他说他也不想过那种望眼欲穿、坐等别人上门来收购的日子,可他除了种地之外,没有别的技能,既不会上网开店、微信营销,也不会发快递,外出跑销售更没方向。
求助渠道 合作社
眼下,比较可行的办法还是进合作社,那样的话,他种出来的桃子,就能由合作社包销,不用再担心卖不出去了。
于是,记者带着老杜种的桃子找到一家合作社,负责人却显得很为难。
这位负责人表示,合作社之所以敢包销,缘于它们对选种培育、浇水施肥都有严格标准,这样种出来的水果外形才漂亮、口感才好,而达不到标准的农户,都不能成为其社员。
求助渠道 农技站
目前,新场镇有1000多户像老杜这样的散户桃农,如果要想加入合作社,看来得自己先提高桃子品质。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当地农业部门能提供技术指导吗?新场镇农业服务中心表示,它们会向种植户下发一些农事信息,但有特殊的技术需求,还需农民自行申请。
不过大部分农民都跟老杜一样,不太愿意向农技站求助。
记者你觉得你种的水平怎么样?
我感觉我跟他们差不多,基本上不会比他们差。
桃农 老杜
马陆经验少生优育
其实和南汇水蜜桃一样,马陆葡萄的种植户也曾碰到过像老杜一样的问题。
安徽来沪的宋天林,在马陆承包了15亩地种葡萄。一开始,只追求产量的他,也曾因葡萄品质达不到要求,无法加入合作社,果品一度滞销。镇农办了解到情况后,派了一位老法师上门手把手教他。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宋天林加入了合作社。现在,他采用少生优育的新技术种葡萄,产量虽然少,但是赚得却多了。
拓宽销售 三步走
除了提高果品质量外,当地农事部门也想方设法帮散户拓宽销售渠道。
先是开通了马陆葡萄网平台,引导农民开网店;
并配合建立起专门的物流点,方便大家发货;
今年起,马陆镇还计划举办周末交易集市。
品质品牌双管齐下
马陆镇的做法给人启迪,目前,浦东新场镇也开始酝酿帮助散户的计划。
按理,地方特色水果的总量是有限的,市场需求应该不小,但从老杜的经历来看,丰产并不意味着丰收,究其原因,还是品质问题。所以种植特色农产品的散户,如果想要增收,自己得先想办法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其次,也要适当学习一些最基本的网上营销手段。在己所不能的情况下,可以多多向基层农技部门求助。当然,如果当地农业部门能更主动为散户农民和合作社牵线搭桥,那么在更好地服务三农的同时,其实也能为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种植扩大规模、打响品牌。
上海电视台 记者报道。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