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路真要成"明日黄花"? 委员:警惕中心商圈"空心化"

20.01.2017  14:33

  “淮海路、南京西路和南京东路这几条传统商业街一直都是上海商业的代表,也是很多外来消费者的主要消费地,但现在上海还有哪条能叫得响的主要商业街?”在今年上海“两会”,市政协委员、上海协信星光商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裕强提出了疑虑。

  面对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多位委员提出建议,上海应该像纽约、东京一样,打造几条能在国内、国际上叫得响的商业街,并促进在这些高密度街区进行科学、文化、信息等知识的传播和交流。

   南京路、淮海路真要变成“明日黄花”?

  刚刚过去的2016年,淮海路上又有几家传统名店离场。营业了整整20年的太平洋百货因为租约到期,于12月31日谢幕。事实上,近几年淮海路已有十多家商场关门或调整,且转型的效果也不佳———第一百货关闭后转型的宝马展示店也已悄然歇业。

  这给上海的商业带来了一点尴尬。“现在外国游客在上海过境72小时免签,玩了迪士尼、东方明珠,还能去哪里?”王裕强直言不讳,上海还有哪几条可以吸引外国人、外地人来逛的商业街?以往人气旺盛的南京路步行街、淮海路难道真的要变成“明日黄花”?

  市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也有同感,他认为,上海在打造一线国际化城市的过程中,忽略了打造活力街区的重要性,从现状来看,上海没有特别好的高密度街区,也没有叫得响的商业街区,“世界级大城市,无论是纽约还是东京,都有几条标志性的高密度街区,游客去了必逛,并带来客流和周边商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