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单身"独生子女"群体 一个人每分钟都为自己活

09.11.2014  16:11

  又一个11月11日“单身节”近在眼前。交友网站热火朝天、相亲节目收视火爆的今天,一方面,长辈为子女的单身心急如焚,另一方面,单身人士却有着自己的笃定和从容。当下,我们该如何看待“单身”,“单身族”能否获得属于自己的精彩?

   一个人的旅行自由行走,安静思考

  主持人:Alice说,自己是属于个性上喜爱独来独往的那种,单身很久了,但丝毫不妨碍她把日子过得快乐充实。她是在旅行途中接受我们的采访的。与我们分享一下“一个人的旅行”好吗?

  Alice: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都处于单身状态,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抱着宁缺毋滥的心态,一直觉得爱情这个东西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因为这种心态,之前也有很多的错过。既然错过就继续在下一段路上寻找吧。

  我不认为单身就会缺少关爱与甜蜜,主要看自身的心态,我就是一个典型的对自己很好很好的人。也许工资不高,工作很忙碌,但我总会找到可以调节自己心态的方法,没有人疼你爱你,那么就自己对自己多好一点。心情低落的时候约上三五个好友一起吐吐槽,寂寞的时候多为自己安排点节目,看看电影,购购物,又或者给自己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也许在旁人看来我比那些恋爱中的人还要忙碌,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充实。

  这次我给自己放了一个长长的假期,辞掉工作一个人旅行。旅行的目的地是台湾,没有事先指定行程,我称这次旅行为“无脑之旅”。所有的时间、空间都是自由的,住的地方几乎都是选择民宿——都是住在当地人的家里,这种方式让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也结交了一些朋友。

  我是从高雄进入台湾,第一晚入住的是一家刚刚开了三个月的名叫“依朵拉”的民宿,主人是从澳大利亚回来的夫妻。他们给我讲述了他们相识相爱的故事,Robert是一位英国人,他与dada几乎同一时间到了澳大利亚,在到达澳大利亚的第一天两人就相识了,很快坠入爱河,然后飘过海来到了台湾。dada跟我讲,爱情就是在不经意间到来的,不必强求,等待就好。

  主持人:一个人的旅行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Alice:一个人可以特别放松,自在,可以思考,反省,感受旅行中的各种细节,不会因为身边有同伴而分心。我是个爱海的人,订了豪华海景房,然后就静静地在房间里享受大海的豁达,一本书,一瓶红酒,一张吊椅,一片海,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在垦丁的那一站,我睡到自然醒,然后去了鹅銮鼻。谁说一个人旅行不能拍出美美的照片?在白色灯塔前,我遇到一位带着孩子游玩的台湾人,帮我拍出一组很好看的照片。

  主持人:对于爱情有怎样的期待?

  Alice:在这次出来旅行之前,我刚刚搬了家,虽然我一直是一个人住,但是东西真的很多很多。我需要一辆10吨的车来搬家。在整理打包的时候,会想着,如果这个时候有个男人在边上多好啊。不过,我更想说的是,这一切我自己也都可以搞定。

   一个人的日子每一分钟都为自己活

  主持人:Jim已过不惑之年,没有结婚,也没有谈恋爱。这样的状态保持多久了?会有压力吗?

  Jim:如果按照普通人大学毕业后恋爱结婚的标准,我的单身状态超过二十年了。会有家人朋友善意地询问恋爱、结婚的事情,也会有人热心地介绍,当然也有催促的意味,早些年的时候压力是有一些的。不过,四十岁以后,家人也不再催婚,朋友们也习惯了我的单身状态,好像就没什么明显的压力了。

  主持人:选择单身是有什么特别的缘故吗?你觉得自己和身边那些有男女朋友,或者走入婚姻的人比,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Jim:决定结婚是需要理由的,但是,决定不结婚,保持单身状态是不需要理由的。和没有选择单身的人相比,一个人的日子,最大的不同就是,我每一分钟都是为自己活的,我的生活自己做主,而他们可能更多的时候在为别人活,以至于经常会做一些违心的决定。比如,也许你并不认为早教班对孩子有好处,甚至可能扼杀孩子的创造力,但是,你却不得不在周围人带来的压力之下把孩子送去学这个那个。

  主持人:你甚至没有养宠物,你觉得自己一个人就是一个家庭吗?

  Jim:当然。法律上也是认可的——我家的户口簿上,就是我一个人的名字。通常的家庭可能是多个人组成的,每个人有自己的角色分工。一个人的家庭就没有这样的分工,所有的事情,一个人承担。

   “一个人”不是孤独的代名词

  主持人:过去,说一个人是光棍、单身,潜台词是这个人没实力,今天,当我们说一个人是单身,其内涵可能更多元了。您怎么看今天的单身男女?

  王丽萍:社会进步了,对于社会中的个体有了更充分的尊重——大多数人不会很八卦地打听、妄加议论别人的隐私。过去,男人单身,会被人家议论,是不是生理有问题?女孩单身,人家会觉得,性格有问题。而现在,虽然还会有少许的议论,但人们更宽容和理解了。你会发现,以前所谓的光棍、剩男、剩女,“剩斗士”等提法,现在提起的人已经不多。特别是在上海这样的城市中,单身男女都活得很坦然,有一种“我单身我骄傲”的自信——一个人的日子也可以过得很好。一个人旅行,一个人K歌,“一个人”不是孤独的代名词,“一个人的状态”并不意味着“忧伤的状态”。单身的人们享受着自己的状态。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是个作家,我们称她“熟女”,一直单身,养猫,种花,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她的状态,在单身人士中很典型。当你去到一些单身人士的公寓,会发现屋子布置得非常舒服、温馨。我认识的单身朋友中,有不少都热爱美食,他们会自己在家里烘焙好吃的西点蛋糕。如果你拥有单身人士朋友,那么最大的一个好处可能就是,任何时候找他们都很方便。比如,晚上一起吃个饭,或者一起看电影,聊天,打个电话就可以约好碰头的地点。

  很多人会以为,过年过节的时候,单身的人会尴尬难熬,其实,那些日子并不会带来麻烦。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麻烦”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幸运。他们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可以去支配。他们可以去探望父母、兄弟姐妹,可以出去旅行。如果说单身有什么痛苦的话,那就是生病的时候。人一病,本来就脆弱,特别希望身边有个嘘寒问暖的人。我的单身朋友说:只有当自己生病的时候,才会想到要成个家。

  主持人:有人认为,单身也是家庭的一种形式,您怎么看?

  王丽萍:很多单身朋友自己养猫咪、狗狗等宠物,还在网上晒自己养的猫猫狗狗的照片,他们把宠物当做自己的孩子,在他们心里,自己和这些可爱的宠物生活在一起,就是快乐的一家人。

   “催婚”的长辈正在慢慢接受孩子的选择

  主持人:记得曾有一则交友网站的广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广告中,一位外婆一直在催自己的外孙女快点恋爱结婚,最后,女孩妥协了,“我不再挑了”,广告播出时,有人质疑,“慈祥的外婆,怎么成了逼婚狂魔”!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们身边的确有很多单身人士会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压力,对此,您怎么看?

  王丽萍:现在往往是隔代的催得比较着急。我们家的亲戚中就有这类情况,外婆、奶奶希望长大成人的孙辈早点结婚生子。我接触过一些单身人士的父母。他们可能在早些时候也会着急孩子的婚姻大事,会催得比较多。但是,往往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父母反而就不催了——他们慢慢开始接受孩子选择单身的现实。有些开明的老人会说,人怎么过都是一辈子,快乐比较重要。家长们开始慢慢意识到,没有什么比孩子自己的快乐更加重要。有一个老人对我说:如果我勉强自己的孙辈匆匆忙忙结婚,孩子如果过得不幸福,会责怪我的。

  主持人:过去,单身的青年男女往往靠熟人介绍对象。现在,交友的方式多了,可以上交友网站、参加相亲节目等等。您参与《相约星期六》节目很多年,那些参加相亲节目的年轻人抱着怎样的心态?

  王丽萍:有一部分参加节目的人是抱着快一点结婚的目的来的,在节目中向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宣告“我们牵手了”,这类人最后的成功率比较高。有一些选择上节目是希望“练习一下”。还有一些是被父母家人催着来参与节目的,或者单位领导关心下来参与的。

  主持人:您在创作剧本时会怎样塑造单身人士?

  王丽萍:一个人选择单身是和他的生活背景、之前经历过的事情有关的。我最近在写的剧本中就有一个离婚之后保持单身的角色。他不想再进入婚姻,就愿意单身,因为“不想为太多事情负责”。所以,不排斥有些人保持“单身”是一种对现实的回避。

  当然,不同年龄阶段选择单身的人原因是不一样的。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选择单身多半是他们在享受青春;三十到四十岁的单身人士,可能是在生活、事业上遇到一些需要平衡,需要做选择的问题,他们会以事业为重;而四十五岁以上还保持单身的人,他们往往是已经做出了决定,不再盲从。他们很清楚自己要过什么样的日子。

   暂时没有恋爱 结婚不用着急

  主持人:作为心理专家,王裕如经常会接到一些有关婚姻情感的个案咨询。有没有人因为单身的问题前来做咨询?

  王裕如:以前会有,现在没有人为了单身问题来咨询的。很少会有人认为不结婚、不恋爱是个问题。人们对于自己的婚恋状态安之若素。

  主持人:有数据显示,中国处于适婚年龄的单身人士近2亿,你怎么看单身这个状态?

  王裕如:我个人认为,恋爱、结婚是生命的正常程序,两个人比一个人好玩,两个人在一起可以互相帮助,哪怕吵架也是好的。有些人出于自身的原因,暂时没有恋爱、结婚,不用急。一个人的时候别让自己闲着,积极参与一些活动,认识一些朋友。

  中国的独生子女们已经长大成人,今天的他们做怎样的选择都不奇怪,因为他们这一代本来就是“原创”——在这之前全世界都没有如此的“独生子女”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