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二孩”遇冷 专家:政策放开生育率仍会降

22.12.2014  11:43

  “单独二孩”遇冷,预期的生育潮并未来临,迫切期望尽快放开二孩生育政策。这是前昨两天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与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在沪举办的“面向未来的中国人口研究”暨第三次生育政策座谈会上专家们的普遍呼吁。

  北京市人口研究所专家马小红说,据北京市的调查,截至今年11月底,申请生育二孩的家庭2.8万例,只占“单独一孩”家庭的6.3%。预计在政策实施一年内,二孩出生人数在3.3万例左右,远低于每年5.42万的预增量。同样,在政策放开后的4个月间,上海全市共批准单独二孩申请7876例。陕西省每100个单独家庭中只有6个家庭申请二孩。辽宁省共有86万单独夫妇,但申请生育二孩的不到1万对夫妇。“现实的情况是,一个家庭的子女平均数在1.5以下,从理论上看,明确要二孩的家庭比例最高也仅为43%,而且,双独家庭的实际生育率更为低下。”马小红说,在想要二孩的被访女性中,30-34岁年龄组占54%,也就是说,80后是二孩生育的主体,35岁以后生育二孩的打算显著下降,不足20%。据对不愿生育二孩子的育龄夫妇调查,他们的普遍反映是事业压力、精力不够、父母无法提供照料、第1个孩子教育成本高等因素,此外,目前初育年龄不断走高,也使得他们在生育二孩时的矛盾心理凸显。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至今已将近一年,全国各地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单独夫妇数量远低于预期,生育政策调整并未带来婴儿潮。中国的总和生育率约为1.4-1.5,远低于2.1的更替水平,即将到来的人口负增长将是中国未来的最大挑战之一。复旦大学公共政策与社会发展学院的“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王丰说,事实上,现在的人口生育率在1.4-1.5,已远低于学界和政府有关部门预想的1.8,而要完成人口更替水平,总和生育率必须达到2.2,“中国的人口生育率就像一辆下坡的车,现在即便踩刹车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其实还会继续下降”。

  来自全国和海外的30多个研究机构的50多位人口学者出席了此次座谈会,以学术研究推动生育政策调整,交流了“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实施以来的观察与思考,并对生育政策调整之后中国所面临的人口形势以及人口研究使命进行了多方探讨。马小红说,目前像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单独家庭已经很少,低迷的“单独二孩”生育,对改善大城市户籍人口老龄化无疑是乏力的,因此有必要建议尽快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最终实现育龄人群自主选择生育。

  对此,与会的人口专家们就进一步调整生育政策问题形成了集体共识,呼吁尽快全面放开二孩生育,并通过适当的社会政策鼓励育龄人群按政策生育。这不仅是执行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也是防范未来人口快速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负增长的出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