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工程认证理念 成为卓越大学教师 【特色选登】材料学院举行“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读书活动总结

12.09.2016  21:48

      9月6日,在第32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学院举行了“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读书活动总结。
      会上,学院党委书记冯慧春指出:学院在暑期开展的主题为“贯彻工程认证理念 成为卓越大学教师”读书征文活动,得到了学院教职工的大力支持,共收到48篇读书体会,达到我们读书活动预期目标。老师们结合本科专业认证质量控制体系——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以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为实现条件,以持续改进为理念、结合肯·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一书畅谈了自己对卓越教师的理解。具体体会有,

      对教育的根本认识: 教育的本质乃是引起受教育者人格塑造及心性灵魂等方面朝着更为完善的方向转变;让学生在知识结构、人格塑造及心性灵魂等方面朝着更为完善的方向转变;育人是教育的灵魂;要以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全人”为目标。正如一位西方教育家讲过,大学的本质就在于把一群极具创新思维的教师和一群极具创新潜质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让他们的创造力互相激励,产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创新能力和智慧,以及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思考的能力。
        对“卓越教师”具备的条件和素养认识: 明确的培养目标;渊博的专业知识;独特的人格魅力,极具奉献精神和高尚品德;立足学生、热心教学和擅长反思;不忘初心,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老师。
      对如何对待学生的体会: 以学生为本;尊重、鼓励、关爱;对学生“有一个精心打造的信仰、态度、概念和感知的模式”;“关心”能创造出带有魔性的感染力与亲和力;有了信任和坦率,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敬畏和好奇感;爱是教育的润滑剂。书中将学生的学习分为“接受型”、“程序型”、“投入型”三个层次,整本书围绕如何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成为“投入型”认知的学生而展开。
        对卓越的教师如何对待教学的体会: 以学生需求为主,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我想教什么,而是学生需要学习什么;知识是构建的,不是灌输的;“态度决定一切”,教师的教学,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因材施教;卓越的教学是可以学习的;对待教学,要始终让学生参与,设计出让学生可以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掌握自己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学院党委牵头组织由学院领导、教授、教师代表等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评选,共评出一奖3名(修慧欣、朱敏、熊巍)、二等奖6名(陈小红、刘新宽、孙皓、何美凤、李翔、江鸿)、三等奖10名(蒲莹莹、沈悦、徐京城、熊冕、马凤仓、沈淑玲、谭卓鹏、邱碧薇、郑时有、古立建),另有29篇荣获优秀奖。总结会上,表彰了获奖教师,获奖代表朱敏发言,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
      冯慧春希望进一步深化学习,认真思考,把这次读书体会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提升教学能力,并且贯彻工程认证理念,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要不忘初心,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老师,成为卓越大学教师,提升自我的同时,推进学院事业发展。

供稿:材料学院

编辑:新闻中心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