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与协商民主同行” 市政协昨举办公众日活动

16.09.2015  07:34

  北京西路860号,市政协大楼,昨天在微雨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中有高鼻子蓝眼睛的“老外”,有传统行业、事业单位的员工,有公务员,也有许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还有基层社区的代表。这100多人受邀参加政协举办的“公众日”活动,近距离感受政协这一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如何运作的。

  “政协不是权力机构,但政协有话语权。”市政协副秘书长徐海鹰侃侃而谈,政治协商最重要的是促进民主决策,把大多数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协商反映、体现出来,让决策者在最后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再慎重决策。

  施南昌、吴捷、黄鸣、胡光、刘小兵等5位政协委员与公众代表,围绕“与协商民主同行”主题面对面交流。有公众代表好奇,政协委员平时都在干啥,他们是怎么产生的?吴捷委员介绍,政协委员需要具有“影响力”和“参政议政的意愿和能力”。

  此次参加“公众日”活动的,还有不少是党外中青班学员和区县政协委员,对政协情况相对较熟悉,所提问题切中关键。有公众代表问起提案情况,说以前委员撰写提案,办理时转了一圈又回到自己手上。吴捷委员回答,这种“自提自办”的情况确实存在,上海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除了完善提案办理流程,也在压缩政协委员中官员的比例。目前,上海政协规定委员中党外人士的比例不低于60%,保障委员构成的多样性。

  政协由“界别”组成,来自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关心,他们会不会有属于自己的界别。他们得到的答案是,上海政协有32个界别,界别的变更权在中央。但新的社会阶层可根据各自从业领域进入相关界别。“比如律师,政协没有律师界别,但可以根据律师专注领域不同分别进入经济、社法、工会等界别,以专业知识背景关注界别群体的诉求。

  市政协副主席周太彤出席并致欢迎词。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