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理在数学竞赛中收获了什么?

16.02.2015  13:02

      2015年3月,我校将有4位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专业类)。在本届非数学专业类的大学生数学竞赛中,上海市参加全国决赛席位的共有9个,我校获得其中的4个,不得不说是一个收获。但是,除了在上海赛区的竞争中获得的良好成绩,华理还收获了什么?

 

      数学的魅力在于先苦后甜

      “最开始上课的有256人左右,但最后只剩下七八十人。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坚持下来。”一直指导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的殷锡鸣老师说。
      据殷老师介绍,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已经到了第六届,每一届的情况都是如此。他认为,我校建立的特色鲜明、层次完整的高等数学课程培养体系,以及艰苦的训练流程是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当然也是造成三分之二学生不能坚持到最后的原因。
      每个学年的第二个学期,他们开设高等数学第二课堂提高班。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到7月初举行一次笔试,这个笔试同时也是学校级的数学大奖赛。暑假期间,给学生布置小论文,要求在暑假期间完成。9月1日开始,开设数学竞赛强化班。
      对于指导学生的3位老师殷锡鸣、江志松、李红英来说,这个过程意味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提高班的时间安排在晚上,上两个半小时;强化训练则是周日一整天。但是,六年来,3位老师从来没有退却过。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愿意额外花费这么多心血呢?
      答案很简单:艰苦之后的成就感。
      学生的体验也许要更为深刻。汪喻懿和吴赵龙都是应用物理专业的本科生,也是本次上海赛区的一等奖获得者。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本A4大小、1厘米厚的黄皮书。这是一本我校自己编写的数学竞赛习题集。两位同学表示,做这本习题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汪喻懿说,在做习题集的时候,好几次想要放弃。但是,凭着坚强的毅力,他还是挺了过来,并且成为将参加全国竞赛的种子选手之一。当然,这种坚持越到后面就越不容易,因为习题集以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越到后面,难度越大。
      显然,痛苦之后,一定是快乐。正如3位老师和两位同学所说的那样:数学的魅力就在于先苦后甜。

 

      脑袋里的风暴

      数学有什么用?学好数学有什么用?参加大学生数学竞赛有什么用?不需要举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等例子来讲大道理,两位同学已经深有体会。
      吴赵龙说,从高中到大学,变化最大的就是思考问题的方法,而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数学思维上。高中的数学好象就是为做题而做题,但是大学的数学是要用来解决科学问题的。
      关于这一点,汪喻懿则说得更为直接:高中数学就是把题做对,而大学数学就是一种思想。
      为什么这么说呢?汪喻懿说,你看,极限、积分、多元,这都引起了一个人思想上的巨大革命。而且,在领会了这些思想之前,只能凭经验来思考,而现在则有了方法,知道应当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去探索问题。
      吴赵龙还举了罐中罐冰箱的散热等问题来说明一个道理:运用数学工具来解决科学问题,而高中数学则看不出有这样的作用。
      学数学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对于旁观者来说,看不出正在学习大学数学的学生们有什么变化。事实上,在平静的外表下,脑袋内部正在发生一场风暴。两位同学对大学物理的第一堂课上老师讲的第一句话依然记忆犹新:你们把高中学过的东西都要忘掉!只有忘掉,才能用大学数学来想问题。
      在今年的上海赛场上,华理共囊括20个一等奖,12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而每年参加训练的学生达到256人。这么多学生在更深层次的数学薰陶中,学习着科学思维的方法。通过竞赛来扩大、强化数学的影响力,通过数学训练来改变人的思维,这是华理的另一个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