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影像里的"火眼金睛" 记华山医院放射科副主任耿道颖

21.12.2014  16:38

  显示屏上出现一幅幅脑影像片子,一位身形微胖的中年女医生正在凝神细看,片子上的每个细节,都逃不过她的眼睛。突然,她发现了什么,马上提笔记下……

  她就是上海市第八届巾帼创新奖暨三八红旗手标兵、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党委副书记、放射科副主任耿道颖教授。从医30年来,她的每个工作日必定面对这样的场景。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名满天下,殊不知,每台成功的神经外科手术,都离不开幕后功臣——放射科的影像观测医生,耿道颖就是一个默默耕耘在黑白影像世界里的“读片人”。

   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在放射科从医三十年,耿道颖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她得出的诊断与临床符合率高达90%~95%。很多患者慕名而来,就是为了让她看一眼片子。

  曾有个年轻的韩国男性患者,头痛剧烈,被诊断大脑左半球中央前回运动区生了恶性胶质肿瘤。到华山医院会诊时,耿道颖看了片子,便看出了不同之处,她认定这片阴影更像寄生虫,如果盲目开刀会造成瘫痪,而且还会有引起脑内播散的可能性。建议把患者的血标本送到上海寄生虫研究所检查,结果验证了她的判断,最后给予驱虫治疗。半年后病灶明显缩小后开刀,果然取出了一条15厘米长的裂头蚴虫体。

  还有一次,耿道颖会诊了一个安徽来的病人,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脑胶质瘤,已经进行了8个月的化疗。送来华山医院急诊时已经昏迷,外地医院诊断他为脑部感染。没有发烧头痛等感染症状,怎么可能呢?耿道颖与外地医生沟通时感到不解。她立即建议急诊给他做了增强头颅MRI检查,发现患者所患为原发性淋巴瘤而不是脑部感染。这种肿瘤通过放疗和化疗联合治疗的功效比单独化疗疗效高三到五倍。于是,耿道颖为他制订了小剂量放疗的方案,小剂量可缩小肿瘤,同时对正常脑组织影响也小。放疗到第五天病人醒了过来,两周后复查患者脑部病灶大部分消失,两个月以后病灶竟然奇迹般地消失了。

  “片子中的阴影,究竟是肿瘤、炎症,还是梗塞?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判断,这需要影像科医生长期经验的积累。如果我看完片子,是开刀,还是介入?我会给患者提供意见。”眼下医患关系紧张,不少医生不敢轻易给病人下结论,而耿道颖则愿意冒一点风险,敢于为病人下结论,这些都是基于她深厚的看片功力,“片子中的每个细节都不容错,而且越注重与临床结合,确诊概率就越高。

   敬业“幕后”岗位

  1984年,耿道颖以优异成绩从江苏徐州医学院医疗系毕业,说起为何从事放射科这个专业,还有段小插曲:放射科毕竟要受射线的伤害,当时领导看到新来的这个小姑娘性格开朗,身体又健壮,就将她从已经分配到的心内科调剂到了“无人问津”的放射科。尽管是白衣天使的“幕后”岗位,但耿道颖十分敬业。从技术员做起,学习拍片、洗片、CT、MRI,这一干就是8年。后来,她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上海医科大学的硕博连读研究生,所攻读专业仍是影像学。

  来到华山医院的放射科,耿道颖深深体会到,影像学配合临床医疗大有用武之地。比如中风,眼下已经超过肿瘤、心血管疾病,在我国死亡、致残疾病中居第一位,堪称“第一杀手”。中风病人往往事发突然,如何实现高危人群早期诊断,指导不同患者选择“个体化”方案进行及时治疗,并对疗效及预后进行无创的预测评估,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耿道颖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头颈动脉CT血管造影(CTA)联合脑CT灌注成像(CTP)多模式扫描方案,为基础的脑血管病提供了早期预警技术。

  耿道颖还有一项创新是摸索出“术中磁共振新技术”,将常规磁共振成像技术与功能成像技术相结合,可以在手术进行时不仅精准定位肿瘤,还可清晰显示大脑功能区与代偿区的关系,这样的手术准确性更高,减少手术对功能区的损坏。耿道颖说:“有的脑肿瘤病人,可能语言区已经被损坏了,但是周围的代偿区还能起到语言功能,还能说话。如果手术时把肿瘤切除的同时,把代偿区也切除了,反而不会说话了。而这一技术,就能避免对代偿区的损坏,术后偏瘫失语的并发症明显下降。

  耿道颖常说:“病人对医生的期待是很高的,我们要做到的是既救活病人的生命,也保证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医生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学生心目中的好导师

  阅片、会诊、开会、医疗事故鉴定、科研等等,并非耿道颖工作生活的全部,她常说,“自己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工作,就是为学生上课。

  “耿老师的医学课图文并茂,配上幽默和生动的语言,所以一讲完课就有很多粉丝。”学生尹波说,耿道颖的幽默也在于出其不意,有时候PPT上一个小动物头像的显示,新颖讨巧,引来学生一阵欢笑。

  “复旦大学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头衔在耿道颖心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课堂上,耿道颖常常向学生传递“乐观”、“感恩”、“尊重弱小”的做人理念。不仅如此,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耿道颖身体力行,以勤恳、质朴、无私的生活态度感染着每一位学生。作为全国神经放射委员,她不求课酬的高低,到全国各地参加各种公益性质的活动。淡薄名利,注重行动产生的效应是耿道颖的人生理念,“这不是钱的问题,只要受众面很广,而且能给学员带来效应,至少能够提高我们中国的放射学水平,我觉得就值得。

  每次编书的稿费,耿道颖都用于买书,分发给学生。于她,书的意义在于,学到知识,让诊断正确率提高,减少误人子弟的事情,“这不是说个人境界有多高,现在名和利对我们这种人来说,已经不是很重要。”如她常对学生教导的那样“学医做人,奉献他人”,这是耿道颖贯彻一生的信条,亦是她的人格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