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科研团队跨界拍出获奖科普微电影

08.08.2019  17:50

  “培植优质的花卉几乎都要用到苔藓植物,特别是兰花,一般都要用泥炭藓覆盖在根部。特有的储水细胞使泥炭藓具备远超过其他植物的耐水和吸水能力,因而被誉为‘超级海绵’,多用于改善土壤水分和花卉运输中的保水材料。”华东师大苔藓植物学研究团队的孙越副教授从培养箱里取出最新人工培育出的泥炭藓,对着镜头解说道,“我们希望能用人工培育的泥炭藓代替野生泥炭藓,用于园艺造景中,以减少过度采伐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的实验室里,科普微电影《苔藓》摄制组正在拍摄科学家尝试人工培育泥炭藓的场景。

华东师大苔藓植物学团队在实验室培育出的泥炭藓

  经过一年多时间精心打磨,这部5分23秒的科普微电影,每一帧都刷新着人们对于苔藓的认知和想象。当《苔藓》出现在第五届上海国际科普微电影大赛的评选现场,立刻以其独特的科普视角、符合微电影美学的完美呈现以及科学与光影的完美结合,从近300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大赛最高奖项“评委会大奖”的唯一获奖影片。

国内第一部以苔藓为主角的微电影

科普微电影《苔藓

  5分钟,对于已在地球上生存了数亿年的苔藓来说如电光火石;而《苔藓》也只用5分钟,讲了一个关于古老高等植物的好故事。

  影片从一开始就试图颠覆观众对苔藓的刻板印象。苔藓并不低微,而是对于地球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发展极其重要——该片告诉观众“苔藓植物是地球上资历深厚的元老。苔藓出现之后又过了1亿6千万年,恐龙时代才慢慢来临。”“约4.7亿年前,苔藓类地被植物在地球上迅速蔓延,成为地球首个稳定的氧气来源,使得地球上演化出了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型、可移动的智慧生物。”苔藓看似体态渺小,其实是一个“大家族”——该片用镜头语言传达“苔藓不仅属于高等植物,而且是高等植物中种类仅次于被子植物的第二大类群。它还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是南北极的优势物种。”苔藓并不卑微,而是“开拓者”的化身——该片用画面解释着“苔藓如何在各种基质上生长,在防止水土流失、延缓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

  近年来,随着苔藓微景观、苔藓涂鸦等绿色艺术形式的风靡以及园艺市场对苔藓的巨大需求,大量的商业化野外采收行为甚至掠夺式采伐对苔藓植物的野外生存造成了极大威胁。2017年底,华东师大苔藓植物学研究团队决定以科普微电影的方式,向人们普及苔藓知识,以唤起人们保护苔藓资源的意识。项目策划一经提出,便得到闵行区科普项目、华东师范大学文化建设项目、校博物馆筹建办、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学生命科学)的联合资助支持和《野性中国》拍摄团队的技术支持。

苔藓》的主创团队负责人、华东师大生物博物馆馆长朱瑞良教授

  “在生物学领域,国内已有的科学纪录片主要关注濒危的旗舰动植物,而非苔藓这样看似卑微的生物。于是我们决定将镜头对准植物世界中的‘迷你王国’,做出一部以苔藓植物为主角的科普微电影。”《苔藓》的主创团队负责人、华东师大生物博物馆馆长朱瑞良教授说。

苔藓植物学家跨界成为电影主创团队

  《苔藓》的成功,首先在于其做到了科学与电影艺术的深度融合,而这又归因于其主创团队为影片的科学性奠定的高起点。主创团队的6名核心成员中,包括2位教授、2位副教授、1位高级工程师和1位工程师,均为来自华东师大的一线科研人员。从影片策划、科学指导、剧本写作、脚本修订、各地取景拍摄到后期制作,主创团队全程主导和参与,可以说,《苔藓》是前沿科研成果和苔藓学家科研精神的集中体现;而专业野外拍摄团队的加持,则进一步强化了影片的艺术性呈现。

  团队负责人朱瑞良教授是国内苔藓植物学的领军人物,曾担任世界苔藓学会副主席,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的资助,在苔藓研究方面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甚至连该片的“群众演员”都是华东师大苔藓植物学研究团队的科学家们。尽管影片没有直接提及他们在苔藓植物系统分类、重要类群的进化及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但透过“寻找金发藓”“探索人工培育泥炭藓的方法”等片段,观众就能感受到科研人员为生态保护、苔藓保护而不懈探索的科学精神。

华东师大生物博物馆藏有10万余件苔藓标本

朝鲜扭口藓-华东师大中北校区

银叶真藓-华东师大中北校区

小羽藓-华东师大闵行校区

  此外,作为影片的室内场景部分,华东师大生物博物馆收藏的10万余份来自全球各地的苔藓标本以及苔藓团队成员在实验室的工作场景也是该片的一大亮点,带领观众以科学工作者的视角审视苔藓的同时,更传达苔藓的科学研究价值。

无惧野外拍摄险阻,再现苔藓原生环境

  影片除了在华东师大校园、生物博物馆和苔藓植物实验室取景外,其余大部分的镜头均采集自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的气候条件造就了物种丰富、形态多样的苔藓植物,为微电影拍摄提供了绝佳环境。

苔藓》摄制组在云南无量山保护区取景

  短短四分钟的外景,主创团队和摄制组就要为此在保护区内安营扎寨十多天。这期间适逢云南的雨季,拍摄外景难度极高,且不说密林中成群的蚂蟥无孔不入,还经常面临山洪爆发、塌方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但主创团队没有因此降低对影片质量的要求,每一个镜头都经过反复推敲和精细打磨。有时为了拍到一个物种,需要翻山越岭寻找好几天;有时为了拍到转瞬即逝的画面,如藓类的孢子体特性,团队需要多次踩点和连日蹲守。

  不过,拍摄中也会遇到各种惊喜和“小确幸”。“野外环境复杂多变,尤其是在云南多雨的夏季,导致拍摄往往不能完全按照原计划进行,我们只能随机应变,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调整。但也正因这瞬息万变的气象,让我们捕捉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绝美景象。”《苔藓》主创团队成员张伟分享着他们的野外拍摄经历,“剧本中有一情节需要全景拍摄云雾缭绕的原始森林,我们就在山顶的平台等雨停歇。没想到山雨过后,天空出现了‘雨幡’气象奇观——浓厚的云层一下子倾泻下来,像一拢轻纱帐将天和地连为一体。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帝子降兮,山为行宫,布下罗帐’。”当然,那次的拍摄非常成功,雨季的亚热带森林完美地呈现了主创团队预设的效果。

在云南无量山保护区拍到的曲柄藓

  张伟细数着那次在野外寻得的与苔藓为伴的迷你动物、菌物和“偶遇”的腐生植物水晶兰、大凉疣螈等珍稀动植物,频频感慨苔藓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的生存态度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

在每位观众心里建一个苔藓保护区

  随着短视频时代的悄然来临,借助微电影形式做科普无疑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华东师大植物学科苔藓研究工作一直走在世界苔藓研究的前列,也在苔藓科学的科普工作上长期坚守、不断创新。此次制作苔藓植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科普微电影,即是团队不断更迭科普形式的有益尝试。

  该片不仅得到了苔藓研究工作者们的认可和肯定,更重要的是唤醒了公众对苔藓的注意和兴趣,带领他们了解了苔藓植物,认识了苔藓的重要科学价值和生态价值。很多观众看完该片后表示,“本来觉得苔藓很不起眼,甚至觉得它们是寄生植物。看了电影之后才发现这种迷你的高等植物其实‘美得很精致’,也才知道原来苔藓对绿水青山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白发藓-浙江钱江源国家公园

粗叶泥炭藓-四川达古冰川

甲克苔细胞和油体-广西大明山保护区

尖叶泥炭藓-吉林长白山保护区

巨发藓-澳大利亚蒙加国家公园

泥炭湿地-贵州娘娘山湿地公园

树形藓-马来西亚神山

狭叶泥炭藓-泰国因他农国家公园

叶苔细胞表面-云南贡山保护区

叶苔-越南何江省

意大利那不勒斯Valle delle Ferriere保护区

真藓-四川四姑娘山保护区

珠藓-浙江钱江源国家公园

  小植物,大生态,华东师大苔藓植物科研团队正努力唤起人们爱护、保护苔藓,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的意识。他们想做的终究不是一部电影,而是在每位观众心里建起一个苔藓保护区。


图| 符哲琦 华东师大苔藓植物学研究团队   文| 符哲琦   来源| 生命科学学院  

编辑| 王睿珺   编审| 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