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上海交大一项调查显示半数以上大学生存在明显媒介依赖[图]

20.07.2015  16:42

相比较过去大学生认为电脑、手机等媒介对自己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现在不少大学生坦然接受自己对媒介越来越依赖的状态。上海交通大学昨天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调查报告》显示,超半数大学生存在明显的媒介依赖。    

据整个调查的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谢耘耕教授介绍,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接近3000万,居全球第一。作为一个年轻化与高学历的群体,大学生是将来我国最具潜能的核心消费群体,其媒介使用习惯及偏好、媒介影响认知以及媒介素养直接影响我国媒介的未来发展。    

此次调查抽取了中国29个省份(除港澳台、青海省、西藏自治区以外)103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覆盖“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非985)”高校、非“211工程”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    

调查发现,大学生几乎每日接触互联网,超过90%的人使用时长超过两小时。每日接触互联网超过8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占12.2%,仅有1.1%的大学生每日从不接触互联网。大学生每日接触电视的时长集中在半小时至2小时,其中,接触电视在半小时至1小时之间的大学生占33.4%,接触时间在1小时至2小时的大学生占15.6%。而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最信赖的媒体排序第一的均为网络,其次是电视和报纸,对户外媒体的信任度最低。其中,专科生对网络、电视、报纸媒体的信赖程度高于本科生和研究生。    

理工科专业大学生的媒介依赖程度显著低于其他专业大学生;家庭月收入五万元以上的大学生对媒介的依赖程度最高;大学生每月生活费越高对手机引发的心理影响认同越高。    

调查发现,女生的媒介依赖程度高于男生。当被问及“如果一天不使用或接触媒介,是否会出现某些感受”,超过半数的受调查者认为自己会“心神不定,若有所失”或者“担心落后,赶不上潮流”。    

调查结果显示,在手机使用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方面,大学生每月生活费越高对手机引发的心理影响认同越高。大学生对“无法使用手机时,我会感到焦虑不安”、“无法使用手机,我会担心未能及时处理一些重要信息”的认同程度都与其生活费呈正相关,大学生每月生活费越高对这两种感受的认同越高。    

手机使用对城市大学生的社会关系影响比较大。不论是对于选项“因为手机,我和家人的关系更加淡漠了”还是选项“因为手机,我和朋友的关系都淡漠了”,城市大学生选择的人数都远远多于农村大学生。    

来源:《文汇报》 2015.07.20 第03版 城事  

原文: 上海交大一项调查显示半数以上大学生存在明显媒介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