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浩在上海市总工会十三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3.07.2016  01:03

(2016年7月19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和全总的工作要求,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务,进一步深化推进上海工会改革,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推进上海科创中心和“四个中心”建设作贡献。

  下面,我代表市总工会常委会作工作报告。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和全总的领导下,全市工会紧紧围绕工会改革工作主线,牢固树立和强化主业主责意识,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根本,认真抓好《上海市群团改革试点方案》和《上海市总工会改革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千方百计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改进机构设置和干部使用管理机制,工会机关机构改革和工会组织体系建设顺利推进。完成市总工会机关机构及干部体制改革,实现机关内设机构优化调整到位、机关编制“减上补下”方案落实到位、年轻干部下基层任职安排到位、第一批机关挂职干部选派到位。市、区县总工会领导班子实行专挂兼,建立机关工作人员“2+1”使用机制,推进了机关工作人员来源和结构的优化。工会系统机关干部遴选工作有序推进,全市工会系统12个职位开展遴选, 440多人次报名参选。创新女职工工作机制,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协调各部门人员组成女职工委员会办公室、分解细化女职工职责任务等措施,把女职工工作纳入工会各条线工作中,着力构建举全会之力共抓女职工工作的新格局。切实提高基层一线人员在市总工会常委、委员中的比例,市总基层委员比例由20.7%提高到40.1%,市总常委中基层一线人员比例由11.8%提高到25%。有序推进本市国企工会开办企业清理规范工作,促进了工会企事业健康发展。市总工会和各区县总工会对机关内设机构和人员进行不同程度的精简,优化职能,促进了扁平化。街镇(开发区)“小三级”工会以改革为契机,调整优化组织架构、配齐配强工作力量,筑牢夯实了工会基层网络。在全市各级工会的共同努力下,“小机关、强基层、全覆盖”的工会组织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二是突出主业主责,维权服务工作持续深化。加强维权工作的顶层设计,制定《关于突出维护职能,加强工会协调劳动关系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着力构建法律援助、法律监督、集体协商和民主管理“四位一体”的工会维权体系。强化源头参与,深入研究职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参与计划生育、医药卫生、住房公积金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职工权益保障,以及本市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等政策措施的制定调整,代表好、反映好职工群众的意愿呼声。探索工会法律援助服务工作新机制,对职工合法的劳动经济权益诉求建立零门槛援助服务制度,健全工会法律援助服务机构,在区县劳动人事仲裁院、人民法院推动设立职工法律援助服务站,今年以来市、区县两级工会共为职工提供2800多件次法律援助服务。强化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继续以“两书”为手段对发生劳资纠纷的企业开展重点法律监督,将开具工会“两书”后仍拒不建立职代会的2家企业违法信息纳入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健全完善群体性劳资纠纷履职通报“亮灯”平台,加强预警机制建设,切实发挥工会在促进企业和职工队伍和谐稳定中的作用。规范企业改革调整中的民主程序,先后对30多家改革调整企业进行工作指导和方案预审,促进了企业改革的平稳有序。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维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贯彻全总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就业援助和帮困帮扶,切实帮助职工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认真落实10项服务职工实事项目,工会会员服务卡、职工晋升技师和高级技师奖励计划、职业安全卫生防护“工具包”、爱心妈咪小屋等项目扎实推进,其中,工会会员服务卡累计已办理283.6万张,经2015年、2016年两次集体注册,目前有效会员254.1万人;会员专享基本保障已累计给付5200人、给付金额5396万元;上半年共有5.5万名职工参加疗休养和体检,市总补贴资金1848万元。

  三是着力补好基层短板,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聚焦开发区、城市综合体、建筑项目、快递物流等重点区域和行业,深化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切实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推动企业体制外职工单体入会,并倒逼体制外入会职工所在的企业建会,上半年已体制外吸纳3276名会员,倒逼2家企业建会。探索开辟网上入会渠道,在申工社APP开设“我要入会”栏目,通过“线上申请、线下受理、分级审核、各司其职、全程跟踪、闭环管理”的方式,2个多月来已有1100多名职工通过审核加入工会。制定《关于街镇“小三级”工会建设经费补助的实施办法》,明确新建会单位工会运转启动资金补助、企业体制外发展职工入会活动经费补贴等政策,保障基层工会有钱办事。继续推进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启动工会社工年度轮训,提升为职工服务的工作水平。推进职工服务站建设,11个区县建成71家服务站,各级工会因地制宜探索职工服务站建设、运作的有效做法。

  四是积极开展群众性建功立业活动,职工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有效调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以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普通职工为原则,评选产生一批全国和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和工人先锋号,选树十大“劳模年度人物”,举办庆“五一”特别节目,创作主旋律话剧《邹碧华》并组织观摩31场,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群众性劳动竞赛,制定“十三五”劳动竞赛规划,构建“1+X”竞赛新格局,推动地区、行业、企业特别是非公企业工会广泛深入开展劳动竞赛。推动职工科技创新,贯彻落实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2条意见,举办2016年上海职工科技活动周,召开上海职工创新大会,举办非公企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网上展,命名一批五一巾帼创新工作室、技师(职工)创新工作室,促进广大职工岗位建功。着力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制定职工素质工程建设五年规划(2016-2020年),启动实施“上海工匠”培养选树千人计划,发挥了工会“大学校”作用。

  五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网上工会建设迈出新步伐。加强网上工会建设统筹,成立上海工会网络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网络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起草相关管理制度和运作办法,形成网上工会建设工作合力。着力推进网络平台建设,以维权新阵地、服务新窗口、联系职工新渠道、教育培训新平台为定位,正式上线运行申工社APP,截至6月底,5.2万名职工下载使用,各栏目累计点击数超过50.9万次,在实现问计于网、业务上网、维权到网、服务在网上迈出重要一步。积极拓展网上功能,推动工会线下服务向线上延伸,内容涵盖职工入会、权益维护、帮困救助、文化服务等多个方面,初步形成线上受理、线下办理、一键通达的全方位、全时段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网上工作队伍,成立专家顾问团,初步建立起一支工会网评员队伍,提升了工会组织网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上半年工会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面对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进创新转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工会改革和工会工作还有不少瓶颈难题需要进一步予以突破。比如,伴随着工会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一些改革关键举措亟待加快推进和细化落实,需要我们进一步因地制宜、探索实践,不断创新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工会组织联系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还没有真正打通,非公企业工会建设还存在不少难题,基层工会“不敢维权、不愿维权”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需要我们加强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制度办法;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要使“三转”成为全体工会干部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尚需时日,需要我们继续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以自我革新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工会改革,坚决冲破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的束缚,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努力推动上海工会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二、下半年主要任务

  前不久,市委召开了群团改革推进会,韩正同志作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群团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下半年,我们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紧紧聚焦工会改革,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狠抓落实、狠抓推进、狠抓深化;以市委专项巡视及工作整改为契机,以增强“三性”、克服“四化”为目标,突出建机制、强功能,在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上持续发力,持之以恒突出维权主业主责,以打通工会联系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为突破口,不断创新工会工作的方式方法,努力形成可操作、可持续的做法经验,确保圆满完成中央、市委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继续加强基层工会建设,打通联系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要把维权主业落到实处,基层工会是关键,只有把基层工会筑牢夯实,并通过它们把维权服务的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改革才能真正见成效。要以《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为基本依据,进一步加大基层工会建设工作力度,努力把基层工会建设成为反映职工诉求的快速通道、服务职工的有力平台、教育引导职工的坚强阵地、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重要载体,使工会改革的成效在基层工会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

  一要强化围绕职工建会。着力改变围绕企业行政建会的传统做法,以“两非”职工(非正规就业、非标准劳动关系职工)为重点,继续探索完善企业体制外职工单体入会的有效办法,采取依托园区楼宇等联合工会、建立综合分工会等措施,直接吸纳未建工会企业职工入会;拓展网上入会渠道,健全完善网上入会工作机制,最大限度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聚焦开发区、城市综合体、建筑项目、快递物流等重点区域和行业,深化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探索新增农民工实名制管理,不断创新工会组建的方式方法。关注国企、事业单位在改制、重组、上市等过程中工会组织建设情况,促进其加强工会工作。创新模范职工之家评选方式,按照“会、站、家”一体化建设要求,推进建家活动,增强基层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要着力激发基层工会活力。探索不同层级工会职责任务的合理界分,把基层企业工会的职责任务主要定位为在服务中实现维护,切实加大上级工会代表下级工会开展维权工作的力度,努力破解基层工会不敢维权、不愿维权难题。严格依法缴交工会经费并科学使用,探索建立企业工会经费上缴留存差异化管理制度,把更多经费用到基层一线。完善基层工会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健全基层工会主席直接选举制度,探索建立履职津贴制度,实施以职工满意度为导向的工作评价机制,调动基层工会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激发非公企业工会活力改革试点,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工会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破解非公中小企业工会工作瓶颈。

  三要推动基层工会更好服务职工群众。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加强总体设计,针对不同职工群体、不同类型工会推出可选择、可组合的服务项目“套餐”,促使那些“被工会”的职工转为“要工会、想工会、找工会”。发挥基层工会贴近职工群众的优势,落实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做优做强工会传统帮扶品牌,不断扩大工会服务项目的覆盖面、受益面,让职工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二)不断创新运行机制,努力提升工会工作的群众化社会化网络化工作水平。牢牢把握工会组织基本定位,紧紧围绕维护基本职责,建立健全群众化、社会化、网络化的工作运行机制,使工会工作更富实效性和感染力。

  一要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工会法律援助、法律监督、集体协商、民主管理“四位一体”的维权体系,通过“反向倒逼”和“正向推进”相结合的路径,实现各项工会工作有机联动,向广大职工特别是非公企业职工提供更多的维权服务。改进工会法律援助服务方式,对职工合法的劳动经济权益诉求实行“应援尽援”和“零门槛”援助,加强“朱雪芹法律援助工作室”等阵地建设,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处和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案件的总量力争达到全市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15%。强化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以“两书”以及政府信用信息平台为手段,对违法企业加强问题曝光和公开谴责力度,倒逼企业规范建制。加大对改革调整企业的工作指导和预防调处群体性劳资纠纷工作力度,切实指导企业依法开展集体协商,严格履行职代会民主程序,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职工满意企事业单位创建活动,建设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建立健全职工董监事制度,确保职工源头参与机制的有效落实,不断提高职工对企业的满意率和归属感。

  二要加强工会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加大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力度,探索建立工会购买服务、信息发布、监督管理、绩效评估等制度,着力打破行政化、内循环运作方式,使维权服务工作更加切合职工需求。制定加强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工会社工的招聘录用、教育培训、绩效考核、职务晋升、职业发展等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鼓励支持各级工会结合实际探索职工服务站建设的有效做法,促进专业化服务、社会化运作。

  三要加强网上工会建设。围绕打造“身边的工会、温馨的家园”,进一步建立健全网上工会平台体系、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着力构建工会大网络、大服务、大宣传工作格局。继续完善网上工作平台,建设2.0版本申工社,进一步突出主业主责,优化工作流程,完善服务功能。运用网络平台,开展“中国梦·劳动美”班组(团队)文化网络大赛。发展网上工作队伍,推进网络信息员、宣传员、评论员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善打硬仗、难仗的网上工作队伍。拓展网上工作功能,推动网上网下、线上线下和工会上下、内外的工作联动,努力做到维权服务对象全覆盖、维权服务时间全天候。

  (三)进一步加强服务职工工作,切实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坚持服务为先,打造工会服务品牌,切实帮助职工解决生产、生活中碰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做到精准服务、供需对路,不断增进工会组织对职工群众的吸引力、凝聚力。

  一要积极参与职工民生保障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加强源头参与,切实加强对本市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女职工权益、保障福利、社会救助等同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民生保障政策的研究协商,积极提出工会的建议主张,努力维护职工群众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积极加强与第三方社会机构的合作,深入企业一线了解职工对工资收入、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民生政策和保障制度的意见建议,为工会源头参与提供有效支撑。推动职工收入增长,继续做好“企业职工收入调查网”样本调整、2016年报统计指标调整等相关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经济新常态下职工收入分配状况,启动2017年本市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制定三方协商相关准备工作,代表好、反映好职工群众的意愿诉求。

  二要做好重点对象的帮扶工作。围绕国家脱贫攻坚大局,切实掌握困难职工群体规模、分布、就业、收入、致困原因等情况,分类分层健全困难职工帮扶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制定上海工会解困脱困帮扶保障工作的具体办法,明确任务目标、帮扶方式、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政策帮扶和社会帮扶力度,发挥工会帮扶的特色优势,努力实现精准帮扶。高度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职工生产生活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工会工作重心更多放在保就业、保收入、保安全上,使职工群众在改革中有更多的获得感。继续做好困难职工帮扶传统项目,深入开展工会援助服务日、金秋助学、三定三助、困难职工家庭大学生子女社会实践、农民工关爱等品牌项目,注重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并重,扩大帮扶服务的覆盖面、实效性及社会影响力。

  三要进一步健全服务职工实事项目制度。落实好年度10项服务职工实事项目,总结经验,改进措施,进一步增强项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群众化、网络化、便捷化,注重线上线下联动,继续优化工会会员服务卡、职工健康体检和疗休养等实事项目的服务流程,加强宣传推广,扩大社会影响。不断完善实事项目征集遴选、实施反馈、评估改进工作机制,将服务职工项目考核评价权交到职工手里,把群众的接受度、舒适度、满意度作为检验标尺,努力实现服务项目源于职工需求、服务职工需求、由职工检验成效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推动各类工会服务阵地和服务设施围绕职工“生物钟”开展便利高效的服务,让职工群众随时随地“进得了门、找得到人、办得好事”。

  (四)聚焦科创中心建设,动员广大职工为上海创新转型作贡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主力军作用,努力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企业增效、职工增收、共建共享、和谐发展。

  一要自下而上广泛开展群众性劳动竞赛。继续发挥劳动竞赛在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广泛深入开展“六型”劳动竞赛,不断扩大企业参赛面、职工参赛率。积极探索企业工会特别是非公企业工会活力机制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职工为主角、以岗位为依托,实行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权力下放,为劳动竞赛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配套市级专项表彰,进一步调动地区、行业、企业特别是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参与竞赛活动的积极性。探索建立劳动竞赛绩效评估机制,开展第三方社会评估,强化竞赛过程监督和管理,把职工满意不满意、党政支持不支持、社会认同不认同作为竞赛评估的重要内容,扩大劳动竞赛的社会影响力。

  二要不断深化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继续深入贯彻《关于推动一线职工岗位创新,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整合要素分配、人才培育、资金奖励等各部门、各条线政策资源,从职工创新的平台、环境、动力、机制和支撑服务等各方面统筹规划、协同推进,激励职工岗位学习、岗位创新、岗位成才、岗位奉献。制定职工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将劳模创新工作室、五一巾帼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等纳入全市职工创新工作平台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专利培训和服务指导,继续实施企业一线职工授权发明专利奖励计划,资助一线创新人才,鼓励职工岗位发明、岗位创新。

  三要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建设。贯彻落实职工素质工程建设新一轮五年规划,着力在增强职业精神、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上下功夫,推动职工学知识、强技术、增本领。加强典型引路,开展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评选表彰活动,培育宣传一批弘扬职业道德、践行核心价值观、诠释志愿精神的先进典型;选树命名首批100名“上海工匠”,举办首届上海工匠论坛,继续联手东方卫视制作《上海工匠》电视纪录片,编辑出版《上海工匠》书籍,激发职工学技术、学技能的热情。大力繁荣发展职工文化,推动市、区县两级工会文化设施与社区文化设施、企业职工书屋建设的联动发展,促进职工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效用,牵头实施第三方社会评估,夯实职工职业培训基础。举办第三届“上海职工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月”活动,以区县局(产业)工会、基层工会为主体,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继续实施职工晋升技师和高级技师奖励计划,加快提升职工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培养适应本市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

  (五)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大力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始终坚持职工为本,全面加强工会组织的作风、组织、制度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升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要深入推进工会组织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市总工会党组和各级工会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纪检组织的监督责任,深入推进工会系统党的建设,把党的领导落实在日常的严格管理和监督上,认真落实“一岗双责”。积极配合市委专项巡视工作,从严抓好整改。强化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强化党内监督,严肃执纪问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监督检查,从严从实整治“四风”、克服“四化”;深入开展警示教育,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加大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力度。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做合格党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会经审工作,建立完善工会内审、国家审计、社会审计、职工会员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推进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监督。确保年内完成对国企工会举办的企业的清理规范工作,消除不当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工会财产损失的风险点。

  二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会机关干部“2+1”使用及遴选、交流、基层锻炼等相关制度机制,拓宽工会干部来源渠道、交流培养渠道、基层历练渠道,不断优化工会干部队伍的素质和结构。从严培养选拔干部,从严管理监督干部,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以区县和乡镇换届为契机,推动各级工会积极争取党组织支持,把更多优秀人才充实到工会工作岗位上来。充分发挥各类工会工作志愿者队伍作用,不断增强工会机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力量。强化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以增强职工群众工作能力和法治能力为重点,开展法律专业知识等各类培训,实施工会公职律师助推计划,提高各级工会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健全领导干部蹲点调研、工会干部直接联系企业和一线职工等制度,推动各级工会干部特别是工会机关干部带着具体调研课题,扑到基层一线,与职工群众打成一片,了解职工所思所想所求。高度关注党和政府出台的各项大政方针,全面掌握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特点,为宏观参与提供理论储备和实务支撑。强化对重点领域、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综合性、系统性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工会改革试点工作的分析研判,通过调研推进解决工会改革发展中的瓶颈难题。

  扎实做好上海工会对口援疆援藏工作,继续抓好女职工、对外交流、信访、督查、信息、统计、年鉴等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各位委员,同志们:当前上海工会改革正进入攻坚阶段,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让我们在市委和全总的领导下,进一步振奋精神、团结奋斗,不忘初心、克难奋进,拿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勇于变革、敢于创新,努力开创上海工会工作新局面,为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