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急救医疗立法听取民意 殷一璀走访南京东路街道

26.06.2015  12:01

  “120救护车好叫吗?”“急诊室的就诊顺序如何决定?”“当前的急救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昨天走访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参加市人大代表联系社区活动,围绕上海急救医疗服务工作等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据悉,市人大常委会将急救医疗服务立法列为今年重要立法工作,并将此立法工作作为上半年人大代表联系社区活动的重点内容,要求每位市人大代表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重点听取上海急救医疗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

  殷一璀和同为联系这一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姚海同走访曾有急救医疗经历的居民陈秀华,然后与南京东路街道有关负责人和社区工作者座谈。

  会上,宋勤、李丽琪等居民区书记反映,目前,救护车难叫、等待时间较长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因为待遇低,救护人员普遍紧缺,人才流失现象也较为严重。新桥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萍以身边例子反映,有些小区的通道,救护车开得进出不来,需要居委去协调;院前急救和医院收治之间也存在衔接难的问题,三级医院急诊室收治大量非急诊患者,病人出口不畅导致病人淤积在急诊室,使得急诊资源难以用于抢救急危重病人。还有人认为,当前特殊岗位的急救知识培训力度不足,简易急救器材配置也不够,建议在市民中普及"生命至上"的观念,加强对救护车路权优先的宣传教育,并加大对特殊岗位人员的急救培训。

  殷一璀指出,人大代表联系社区活动不仅在于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也在于通过听取社情民意为人大立法监督工作夯实民意基础。她感谢南京东路街道和相关居委会做了充分准备,提出对立法有益的高质量意见建议。

  殷一璀强调,市人大常委会充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大工作的有关要求,将涉及重大民生问题的立法项目与代表联系社区活动有机结合,今后要继续完善这项工作,不断发挥功效。人大有关委员会要认真做好相关意见建议的整理和分析,为急救医疗服务立法提供重要参考。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