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被患者家属抓伤 骨科主任发声明拒再医

29.08.2014  17:18
昨日,儿科医院骨科诊室照常行医。

  昨天,一则消息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一名女子带5岁大的骨折女孩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看病,在未挂号且诊室里仍有其他患儿就诊的情况下,不听值班医生引导,该女子抓伤医生。消息落款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骨科主任马瑞雪。

  在这条消息中,马瑞雪更是声明:我的科室将不再为该女子的孩子提供继续治疗,直到此事得到合理、公正和满意的解决。

  目前,闵行警方已介入调查。

  经初步了解,就医过程中患者家属张某与值班医生郑某发生争执,其间,值班医生受伤。经验伤,医生受伤情况尚不构成轻微伤。张某在赔付医生的医药费后拒绝道歉,因“医生态度不佳”。

  截至记者发稿时,警方仍在对双方进行调解。

   骨科主任发声明

  马瑞雪写道:8月27日17点左右,一位女性带着5岁2个月的女孩,因右尺桡骨远端骨折来院,拿到分诊单不挂号就径直闯进骨科急诊诊室要求看病,当时诊室里还有一名患儿在就诊。值班医生郑某告诉她不挂号电脑不显示,没法处理并请她出去时,该女子竟突然伸手挠了郑医生的脸。经报110,17点半,由110人员和医院保卫科人员陪同,郑医生验伤为“多处软组织损伤”,只可惜这个结论不够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还表示,“在要进行协调时,因该女子态度恶劣,郑医生不同意协调。事后,医院后续医生在女子挂号后,为孩子进行了复位和石膏固定。

  记者从闵行警方处核实,27日17点多,梅陇派出所确实接到一起医院纠纷报警。经初步了解,当晚就医过程中患者家属张某与值班医生郑某发生争执,其间,值班医生受伤。经验伤,医生受伤情况尚不构成轻微伤。

  最后,马瑞雪还写了两点“声明”:1、年轻医生需要在被应有的尊敬下工作。2、我的科室将不再为她的孩子提供继续下一步治疗,直到此事得到合理、公正和满意的解决。

  马瑞雪在接受采访时,确认该声明为其本人所发。电话中,马瑞雪很是激动:“我们医生脸上、脖子上有四五道口子,长的有三四厘米。此前科室从未遇到过类似情况,医护人员态度都是不错的,从来没有和家属发生过矛盾,这件事情让我很震惊。

  马瑞雪表示,她只能透露这么多,详细情况必须通过医院宣传科同意后才能接受采访。“发这个声明是我的个人行为和态度。

   院方称不会“拒绝医治

  昨天上午,记者先后3次致电儿科医院宣传科,张姓负责人表示,需要请示领导,协调后给予答复。但截至下午3点30分,该负责人始终未回电。

  下午4点,记者来到儿科医院宣传科办公室采访。“医院现在不接受采访,领导说的。”张姓负责人说。但对于马瑞雪的声明,他表示并非医院态度。“对医院来说,来的都是患者,我们一视同仁,肯定会好好接待、治疗,不可能出现‘拒绝医治’的情况。

  宣传科其他工作人员则表示,马瑞雪的“声明”可能也是一时冲动,“不算数的,还是以医院说的为准。

  对于张某称医生先动手一说,张姓负责人表示,现在双方各执一词,需要等待警方结论。

  而在回复记者的短信中,马瑞雪则表示,当事医生非常老实,相信他。

   [各执一词]

  被抓医生:我没动手

  昨天上午,郑医生还在医院正常上班。但经不住其他患者的好奇询问,下午他请假回家休息。

  记者随后致电郑医生,他表示,当时他正在诊室内给一名孩子看病。突然,有一个女子抱着孩子冲进来,要求给她的孩子先看病。他让该女子先去挂号,然后在外面排队。但对方女子并未听从,而是一定要先给她的孩子看病,并说了些粗话。“我站起来,想要请她出去,她不肯,就用手抓了我的脸,想抓第二次的时候被我用手挡了下。接着她又想踢我,被我躲开了”。在躲开的过程中,郑医生右手不慎扭伤。

  随后,保安赶来,将双方拉开。最终,在医院保安的陪同下,前往派出所开具验伤单。

  电话中,郑医生不愿详谈,“我没有动手。其他的你要问宣传科。

   患者家属:医生态度不佳

  昨天下午,记者拨通了张某的电话,她正在去派出所的路上,对于此事,她有着截然不同的说法。“我发现额头也青了一块,我也要去验伤。”张某说,她的确用手抓伤了郑医生,但是,医生先动手推搡了她。

  “当天下午4点多,女儿摔伤,手骨折都变形了,我很急,马上抱着她冲向医院。”张某说,当时自己很慌乱,连医保卡都没带。到了医院后,她抱着女儿奔到预检台,和她同行的同事则去挂号。她问护士,有没有医生能给小孩先看一下情况是不是严重,小孩一直在哭。当时,预检护士告诉她,可以到骨科4诊室先问下医生情况,这也是郑医生所在的诊室。

  “我进去就问医生能不能先看下。”张某说,医生当时态度很不客气地说:“出去!”她愣了几秒,又急着和医生解释,“情况比较急,能不能先看一下。”医生回复:“不可以,挂号了吗?没挂号就出去,还有一个人在看呢。”张某这才发现,诊室内还有个孩子。“我就退了出去,等这个孩子看好后,我又进去了。

  张某说:“因为孩子一直大声疾哭,而且手臂弯曲成了S形,作为年轻母亲的我已经急得团团转,我就说,‘求求你,帮我先看一下行不行’。急诊医生站起身朝我走来,用手推搡了我肩部,嘴里喊着‘出去’。推搡中,我的面部撞到了门框。

  “这个时候我就急了,医生怎么能这样。我就用手去推他,指甲划过了他的脸,有抓痕。”张某说,双方冲突就此升级,她看见医生又朝自己走来,生怕“被打”,就大喊“医生打人”,直到保安前来。

  最后,张某拨打了110报警。“我本来是想息事宁人的,虽然有争执,但后来其他医生帮我女儿处理了伤势,我还是很感激的。但是现在一面倒地说我无理,我无法接受。”张某表示,自己抓人确实不对,但也希望医生体谅作为母亲的心情,“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不可能平白无故去医院闹。

  张某赔付了郑医生的医药费,但拒绝道歉,因“医生态度不佳”。

   目击者:推搡中碰到孩子

  事发后,郑先生和张某还提供了两名目击者沈先生、杨先生。记者先后致电两人,试图从第三方还原事发经过。

  电话接通后,沈先生拒绝采访,称其正在工作。

  杨先生则向记者回忆了事发经过。“我当时就站在急诊室门边,看到了事情全部经过。我看见有人抱着孩子进去,孩子骨折了,就听见医生说了句‘出去’。那个妈妈哀求医生马上看看孩子,医生不同意,站起来将她往外推,一边推一边说‘叫你出去就出去’。推的过程中碰到了孩子,小孩叫了一声,那个妈妈当时就急了,扬手抓了一把医生的脸。

  杨先生说,当时家属这边已经有人去挂号了,但是妈妈比较着急,就想请医生先看看情况。“孩子受伤了,身为父母心里肯定很着急。医生在推的时候,我都看不下去了。”报警后,警方还未赶到的间隙,郑医生还抓紧时间看了几个病人。“我的孩子就是他看的,态度挺好的。

  杨先生认为,事情过程并不复杂,“医生年纪轻,如果态度能好一点,也许更好,毕竟孩子受伤了家长肯定心急。但是,现场好多人都在排队,家长也应该遵守秩序,更理性点。医院的制度是不是还可以更人性化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