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水“医生合伙人制度” 争取年底推出国际医学中心

07.06.2015  13:27

  原标题:试水“医生合伙人制度”,争取年底推出国际医学中心广招医学合伙人

  体制内的大牌知名医生也可以成为“医疗创客”,做老板成立技术合伙人公司。

  昨天,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向沪上顶尖专家发出英雄帖,将试水医生合伙人制度,拥有多点执业资质的医学专家可“技术入股”,医院将和医学精英共同创业。

  市医改办副主任许速透露,医生合伙人制度是多点执业的一种方式,目前上海两大医学园区浦东医学园区与虹桥医学园区已是上海医疗改革的先行试点区,可以试点医疗合伙人制度。

   多点执业资质是“驾照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院长张澄宇介绍,医生合伙人制度是一项体制与机制上的创新。这种方式是指符合一定资格的核心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为合伙人股东,与公司共同投资设立新医院,在新医院达到一定盈利水平后,公司依照相关证券法律、法规,通过发行股份、支付现金或两者相结合等方式,以公允价格收购合伙人所持有的医院股权。

  虽然昨天刚发出英雄帖,不过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已经和一些大牌医生有了初步的接洽,下半年将推进,争取年底推出。

  “合伙人可以是某个专业领域上一起合作的几位专家,也可以是多个专业共同合作的团队。”张澄宇坦言,医生合伙人的制度门槛并不高,多点执业的资质是医生合伙人的“驾照”,另外还要有服务市场意识。

  仁济医院泌尿外科专家黄翼然教授是首位到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多点执业”的著名专家。对“医生合伙人”,黄翼然非常期待,“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推出的‘医生合伙人’制度,是医生多点执业的一个‘升级版’。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为止,与黄翼然一样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多点执业”的医生已达到126人。

  但更多的业内专家还在观望之中,“医生不同于律师,医生创业仅仅开个诊所会很局限,更需要一个范围更广的辅助平台,包括实验室检测,手术室等等。

  事实上,一些大牌医生已经在尝试。今年3月4日,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孙宏涛在自己实名认证的新浪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息:“北京首个多点行医医师互助平台启动,首期创业诊所项目征集合伙人,您不需离开体制,您平等享受股份,只要您有一颗创业的心,我们一起努力!”这一平台将打造一个“体制内的医生集团”。

   体制内创业”面临局限

  从医生走穴到多点执业,再到将要推出的医生合伙人制度,越来越多的医疗精英可以在公立医院的碎片化时段进行重新整合。不过,这种“体制内创业”也面临相当大的局限——合伙医生尚未脱离体制。不少医生坦言,目前多点执业仍有很多隐性壁垒。

  记者了解到,上海进一步开放执业医生政策也在酝酿之中。“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是一个医改试验田,面临的困难很多,但我们看到了新的医疗模式在这里形成了雏形。”许速表达了有关方面的关注。

  目前,浦东医学园区与虹桥医学园区,是上海两大医学园区,也是上海医疗改革的先行试点区。许速表示,希望以试点为驱动力,以更开放的思维使医学园区更快速地拥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