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鼓励更多环保人士成为垃圾分类民间使者

16.05.2016  22:30

        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作为市政府实事工程,自2011年启动以来,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政府热、市民冷”的现象比较突出。近两年来,黄浦区从创新机制着手,积极鼓励社区环保人士、社会组织等团体或个人,参与到垃圾分类绿色环保等活动中来,为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准确率创新了诸多举措。

        志愿者讲师团为“买汏烧”们现身说法

        在黄浦,活跃着一群“爱绿色·爱生活”环境友好使者,他们是垃圾分类志愿讲师团的出色讲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市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定期在各街道社区讲授垃圾分类知识,开展低碳生活的主题宣讲。

        讲师团成员都来源于社区,本身就是街道小区里的居民,平时又是热心环保热爱家园的志愿者,再加上他(她)们的宣讲主题鲜明,信息量广,语言朴实,事例真实可信,宣讲的题目有《垃圾围城,你我赶快行动起来》、《“买汰烧”们,请负起垃圾分类的责任》等,获得了很多家庭主妇的认可,增强家庭和社区认同感,所以传播广泛,影响深远,起到了绿色“种子”作用。

        成员们以项目化开展授课,制定授课表,定期在社区开展巡回培训辅导,由团长做好培训记录存档。同时讲师团成员还“身兼三员”:一是垃圾分类示范员。引领广大社区妇女发挥环保先锋作用,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努力改善社区环境,共创黄浦生态文明新面貌。二是垃圾分类宣传员。认真备课,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他人、影响社区。三是垃圾分类信息员。在进社区、进家庭,与社区居民零距离的讲授中,收集好民情民意,对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上报和沟通。

        据悉,讲师团成立以来共培训社区居民、物业管理人员已近百场。通过讲师团的不断扩大宣传,逐渐普及了垃圾分类减量知识,引导众多家庭从不理解、不习惯转化为日常自觉行动,带动了更多家庭和群众参与环保行动、实践环保生活。

        环保达人开展社区试点

        去年,被评为全市“十佳环卫志愿者”的朱国忠,可谓是垃圾分类“达人”。快70岁的他,在世博时期就已开始垃圾分类,并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当成了“退休后的事业”。

        他率先提出小区里可以效仿“编号式”垃圾分类跟踪法,即选取一栋楼,动员每家居民使用有编号的垃圾袋,以此跟踪居民分类正确性。这个方法引得黄浦新苑自治家园垃圾分类小组的一致认可,经过数月的努力,基本纠正了这栋楼的居民分类习惯。此外,他还妙笔生花,写了打油诗张贴在整个小区每栋楼的每一层上,让居民读来朗朗上口,将垃圾分类习惯熟稔于心。这个打油诗一写就是好多年,每年他都会撰写新的心得体会,供大家诵读,居民们感谢朱老师的“朱氏诗体”,笑称这是“年年有续集的垃圾分类小故事”。

        在平时生活中,朱国忠看到周围居民没有将垃圾袋扔进楼下垃圾桶,或者看到有的居民很显然将干湿垃圾混放的,他总是夸张地左手提着干垃圾,右手提着湿垃圾,如同提着年货的架势,笑着告诉对方:“左干右湿要牢记,垃圾莫要放楼梯。平时大家要养成及时将垃圾带出楼道的习惯,垃圾分类,举手之劳。”朱老师风趣的顺口溜,逗得居民不好意思说:“看这位长辈说的如此有趣,垃圾分类并不是一件费神的事情。我们应该坚持下去,为环境保护出一份力啊!”朱国忠的言传身教,让很多原本没有分类意识的居民,一下子提高了兴趣和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