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召开区域国别研究的田野调查案例学术研讨会

25.03.2019  18:04

2019年3月9日,第二届“区域国别研究的田野调查案例”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来自政治学、人类学、经济学、传播学、理工科学等多个学科的12位学者和硕博士研究生,分享了他们在非洲、亚洲十余个国家的田野调查案例。现场听众一百多名来自国内各地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机构,上外科研处处长王有勇教授等校内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也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上外党委书记姜锋在致词中肯定了年轻学者勇于开展海外田野调查的探险精神,鼓励大家用田野调查的成果助力中国的未来发展,并勉励年轻学者“为人要诚,做学问要实”,通过田野调查传承扎实严谨的治学态度。他表示,上外将尽力在各个方面为相关学者提供支持和帮助。

本届研讨会按报告内容聚类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 主题为 发展合作的国际比较 ,“首发”出场的是在非洲研究界极为活跃的青年科技专家 黄正骊 博士,她的报告题目为 “‘要想富,先修路’——中国在非基础设施建设的策略与影响” 。黄女士先后于柏林工业大学和同济大学取得城市规划硕士和建筑学博士学位,现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城市研究和规划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早自2011年起,她就前往肯尼亚参与当地贫民窟升级项目的分析和设计工作,此后即针对非洲城市发展问题在当地进行长期的田野调查。

黄正骊博士现正从事非洲城市化及中国影响力的研究。该研究以埃塞俄比亚和乌干达为比较案例,针对不同的属地政治经济特征、发展战略和城市发展形态,研究中国企业和政策在实施中的优势、影响力和挑战。本次报告内容即是该项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重点是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对城市形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黄博士研究的核心结论认为:通过兴建基础设施促进发展的中国经验,是有开发性金融系统、土地所有权规划等体系结构来做支撑的,这就意味着在技术能力之外,需要有更为复杂的多层次项目管理机制,而在这大多数非洲国家恰恰是难以成立的。因此,在中非发展合作中,中国的基建能力怎样拉动非洲的经济发展,是需要从本地化条件出发来考虑顶层设计的。

本单元第二位报告人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研究生 张玉友 ,发言题目为 宗教与经济并进:摩洛哥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援助’政策 。张玉友同学攻博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马格里布地区政治与外交。他曾在摩洛哥进行一年的访学调研,本次报告所使用的田野调查资料即主要由他对当地各大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和宗教人士的访谈以及蹲点调研获得。这项研究围绕当代最受国际关注的三大非洲领土争端问题之一——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毛里塔尼亚之间的西撒哈拉问题——展开,以摩洛哥国家领土完整的核心部分以及国内核心政治议题为视角,讨论摩洛哥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援助政策及其成功实践。研究主要结论认为:第一,摩洛哥几乎所有外交活动都围绕西撒哈拉问题展开;二,摩洛哥援助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目标实质上是追求政治目标;三,宗教路径与经济路径并进是摩洛哥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推进援助政策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

本单元的评论人是“非洲制造倡议”首席经济学家 博士,他同时还兼任UNDP亚太区高级顾问、中国进出口银行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长期专注于中非金融合作问题研究,著有《“一带一路”中非发展合作新模式:“造血金融”如何改变非洲》。程博士首先根据亲身经验对田野调查工作的开展提出个人看法:一方面是功能性与区域性的结合;另一方面是数据分析必须与实地调研相结合。针对黄正骊博士的发言,程诚博士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指出“治理困境”是国际社会与非洲进行发展合作的核心难题,也据此指出为什么本应是双边政府间的合作最终多实际演变为企业具体负责,因此中非发展合作模式和管理体制的确需要更新。程博士对张玉友同学的报告给予了极高评价,认为是一篇有份量的研究中东马格里部地区的论文,读后令人印象深刻。作为国际问题研究者,不局限于自身的中国身份,而是深入研究别国的经济外交问题,这是真正具有国际视野。

研讨会的 第二 单元主题 国别研究的田野聚焦 ,本单元的报告人和评论人均为曾在印度进行过深入田野调查的中生代专家。本单元第一位报告人 胡剑龙 先生曾在国内著名媒体担任调查记者,一直以来特别关注中国企业和资本在发展中国家的活动,其足迹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拉美和东南亚地区。2017年他移居印度班加罗尔,与印度同事一起创立报道亚洲新兴市场科技行业的双语媒体平台——志象网。本次胡先生的报告题目是 田野调查与世界公民的养成——来自班加罗尔的记者声音 ,内容基于他长期在非洲和印度的田野调查经历,核心观点有三:第一,田野调查必须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做支撑,这意味着需要有大量的阅读;第二,调研过程的展开需要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因此调查技术的一个重要技能是要能陌生的环境里快速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第三,世界公民的立足点还是在中国。从个人调查记者的经历出发,胡剑龙认为,对中国国内问题的认知,有助于其更深入地思考海外的问题。

本单元第二位报告人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汤伟 博士,目前他正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金砖国家新兴世界城市比较研究”,该项目主要对莫斯科、上海、约翰内斯堡、孟买、圣保罗等特大城市在全球化塑造下的地方响应机制进行比较分析,为此他分别前往这几个城市进行为期1-3个月的调研。本次报告题目为 在孟买的调研和对印度社会的观察 ,即依据他于2018年底在印度一个月的实地调研。根据汤伟博士的观察,孟买按照世界级城市意象对自身进行系统性改造,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总的来说微乎其微,竞争力和与世界其他有着类似发展愿景的城市相比进展缓慢。因此,他认为,建设世界级城市的核心对全球化的响应需要相应的产业结构和治理机制予以配合,然而孟买仍处于大规模移民流入和公共服务扩张的阶段,这和世界级城市所要求的资源投入方向、数量质量产生内在紧张。由此,孟买在推进世界级转型时,必须考虑自身发展阶段和与之匹配的相应治理机制。

评论人 金英 博士是资深的印度问题研究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印度政府与政治,曾在印度进行较长时期的访学和实地调研,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印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教授高度评价了胡剑龙先生关于“世界公民”的发言,她认为:所谓“世界公民”,首先要有世界知识,要对研究对象有充分的了解,特别是要了解其历史,这样才不至于做结论仅凭主观的猜测和想象;其次,要有世界性的视角,特别是在做田野调查时要避免一个误区,就是把我们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政治背景中形成的判断和结论作为一个标尺来评价被调查的对象出现了哪些问题、它应该怎么样做。我们自己在政治学、国际关系、社会学研究中经常批判西方学者有西方中心论的色彩,但必须注意随着中国自己实力的强大,一些研究者在去其他发展中国家做田野调查的时候,又往往容易陷入一种中国中心论,即用中国自己的经验和标准去评价对方做得好与不好或者是缺陷;第三,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研究中一直存在大国视角的倾向,但是在社会学等学科中可以看到有很多关注中小国家的案例,基于田野调查的区域国别研究的意义正在于可以将这两者打通,极大丰富研究的实践内容。针对汤伟博士的报告,陈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首先补充了一个背景知识:作为迄今依然在印度居于前列的大城市,孟买在历史上发挥过特殊领导作用,以至于当年孟买实业家曾推出过一个国家建设方案,但在印度建国后这个“孟买计划”并未实现;其次,尽管孟买的城市建设与中国的一些大城市相比仍有相当差距,但放在整个印度的城市化进程中去看,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其城市化速度是非常快的;再次,印度和中国的城市化有极大区别。和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不同,印度的城市化并非以工业化推动,而是以服务业驱动的,并且存在大量的非正规经济,这些都是从我们中国自己的城市化进程出发不被重视的经验;最后,不要低估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潜力,不要陷入新的“中国中心论”。印度提出的智能制造和智能城市发展战略,很契合其当前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模式,完全是适合它自身条件的一条发展道路。如果仅从中国经验出发去判断,可能会认为它有诸多问题,但是就印度自身而言,这种政策的出台也是经过长时间充分论证之后的比较科学的发展战略,尽管它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看到取得实效,但一定是符合这个国家的发展方向的。

研讨会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海外华人的人类学调查 ,两位报告人分别在东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长期进行关于当地华人社群的研究。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华侨华人研究院副主任 代帆 副教授主要从事东南亚政治与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每年多次往返东南亚各国,长期在菲律宾从事田野调查和访谈。本次的报告题目是 东南亚华裔新生代的认同——基于田野调查的研究 ,这是他主持的研究课题“东南亚华裔新生代的认同及对华认知”的部分成果。鉴于以往的同类研究存在着突出的对象笼统化、缺乏多元化分析的问题,本项研究的起点试图通过实地调查贴近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解构,东南亚华侨华人社群事实上是一个高度多样性的分析样本。首先,国别差异客观存在,文化背景、国家政策、华人人口基数都会造成差异,所以研究者对各个国别背景一定要非常清楚;其次,各国各自的华人群体也不能笼统视为一个群体,而是也可以按差异细分,如代际差异、年龄差异、地域差异等。调研方法方面,代教授在当地的田野过程中原则上采用“问卷+访谈”,并使用统计软件辅助进行数据分析,但根据东南亚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在具体项目上会因地制宜进行调整。

本单元第二位报告人 雷雯 从中国农业大学获发展研究方向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国非洲人类学研究中心秘书长,近年主要研究领域集中于中国对外农业投资与援助。基于在坦桑尼亚前后共计8个月的田野调查,她的本次报告题为 礼物的故事——坦桑尼亚田野作业反思 。雷雯博士首先从人类学的理论出发,对作为专业术语的“礼物”进行了充分阐释。基于此,这个项目的研究旨趣实际上指向社会是如何建构的问题,旨在讨论通过“礼物”是否能把人和人之间关联起来、形成某种社会整合。她选用了中国国企在坦桑尼亚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作为田野调查案例,从作为人类学概念的“礼物”所包含的“给予、接受、回馈”三个环节出发,提出中国企业在非洲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其实是涉及到中国、非洲、西方三方的议题,其中的关键是不能忽略知识体系的某种在场性对当事人的影响。

本单元评论人 张春 博士曾出访非洲国家三十余次,是在非洲安全和发展合作研究领域具有国际影响的知名学者,现任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根据本节两位报告人的发言,张教授结合个人经验对田野调查作业的认知谈了三点看法:一,田野调查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做前期基础;二,田野调查如何实现理论创新;三,田野调查的成本控制。

研讨会最后一个单元是深度国情研究,完全关注对象国国内问题,主题定为 社会治理的他山之石 。本节首位发言人 白鑫沂 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曾入选国家留基委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项目公派赴埃及亚历山大大学联合培养,在埃期间走访了当地政府、多家非政府组织和科研单位等进行调研。她的报告内容即基于这一年的访学研究,题目为 当代埃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模式研究 。白鑫沂同学结合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研究设计,对埃及非政府组织提出了两个分类标准:“功能”和“来源”(建立来源或资金来源),后一个维度尤其具有创新意义。她根据田野调查的发现,将埃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模式划分为三类,并分别以所采集的实际案例加以具体分析。最后,白鑫沂同学分别从资料获取、专项访谈、学术交流和社会环境感知这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田野调查心得。

本次研讨会的最后一位报告人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系执行主任 俞祖成 副教授。俞教授公派留学于日本同志社大学,获政策科学博士学位,并曾执教于该校研究生院综合政策科学研究科,前后在日本学习、工作七年。长期从事社区治理和社会组织研究,荣获日本NPO学会优秀奖,本年初获上海外国语大学田野调查基金资助赴日进行关于社区治理的调研。本次报告即是此次田野调查成果的最新发布,题目为 日本社区治理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 。俞教授首先从自己的体验出发提出进行区域国别研究“必须得先理解自己国家、熟悉自己国家的情况”。他基于归国两年来对中国社区治理的观察,极具针对性地提出了对日本社区治理研究的三个问题:社区治理的框架及其运行机制是什么?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定位与功能发挥是什么?社区在垃圾分类和回收中的作用是什么?俞教授详细介绍了自己田野调查全流程各个环节的作业内容,包括前期研究准备、调查设计、文献搜集与查证、社区现场调研、权威专家访谈,提供了相当规范的工作模本。

本单元的评论人是刚入选“万人计划”的知名社会问题学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MPA中心副主任 熊易寒 博士。他的研究主要关注城市化、中产阶级、地方治理和族群冲突等。熊教授首先阐释了田野调查工作者应当具有的三种角色意识,从这一点出发他对本节两位的报告坦率陈述了个人意见,认为内容分别存在着现场感弱、概念和类型的建构随意、中国色彩过强,以及逻辑关系不够明晰等问题,但一些调研策略值得学习。

会议报告和评论至此结束。本次会议的每个单元之后都留出了25分钟的时间供现场听众与报告人进行互动问答,往来交锋同样激烈精彩,使会议具有浓烈的研讨气氛。

本次研讨会最后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国际观察》期刊主编 郭树勇 教授进行总结。郭教授首先感谢各位报告人、评论人对会议的杰出贡献和包括现场听众在内的学术共同体的宝贵支持,指出田野调查案例研究方法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在推进区域国别研究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色,是充分发挥本校多学科、多语种比较优势注重走出去的必然结果,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路线的组成部分。郭院长表示充分理解田野调查工作者的艰辛并向之致以充分敬意,认为这是国家、学界、个人学术发展都非常需要的事业。作为《国际观察》主编,他表示期刊将给予这一事业以充分支持。事实上从2018年《国际观察》就开始了“区域国别比较研究”专栏,旨在鼓励相关学术成果的发表。

近年来,区域国别的田野调查案例正成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在国家区域国别研究过程中的特色研究方法。学校以“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作为办学定位,努力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卓越国际化人才。上外设立了千万元的田野调查基金,并在上级支持下设立专项经费,鼓励师生放眼世界,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砥砺成长,怀揣探险精神,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海外田野调查。学校不断提升区域国别人才培养水平,深化区域国别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区域国别研究与教学的体制机制。

 


初审 / 编校 / 贾雪 责任编辑 / SI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