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人保局扎实做好档案工作服务民生

16.09.2014  13:08

宝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简称区人保局)紧紧围绕就业保障和协调劳动关系等重要职能,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扎实做好民生档案工作。近年来,区人保局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探索和创新档案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档案及时、准确、完整归档,移交进馆和为民服务,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一、强化领导,档案管理有序

为保证档案工作开展,区人保局每年把档案工作列入局办公室年度工作和考核计划之中,明确局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严责任,建立了局领导——局办公室——各职能科室——下属单位的四级档案网络体系。局专职档案人员作为承上启下的联系人,在做好本局系统档案工作的同时,具体负责与区档案局、业务条线、各科室的沟通联系,对下属单位进行业务监督指导,保证档案工作层层把关、责任到人、管理有序。

二、狠抓业务,档案水平提升

从档案人员岗位职责、库房管理等制度到档案的分类保管、材料收集、整理移交等业务技能,区人保局按照宝山区档案局要求和本局实际狠抓业务建设。业务队伍上,从专职档案员、科室联络员和基层档案员始终保证人员齐全。档案业务上,对民生档案作出了具体规范,明确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企业实行其他工作时间审批、企业签订集体合同等档案在业务格式上的具体整理办法。在区档案局的具体指导和人保局档案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档案业务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局下属的农保中心围绕“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信息化”五目标,扎实加强硬件设备建设、流程操作建设、管理制度建设、基础专业建设和信息利用建设。局下属的区医保中心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归纳总结,整理出一套“提前控制——中间控制——滞后控制”的档案业务模式,即文件材料形成全,避免先天不足;归档文件材料有序,便于保管和利用;档案全面检查清点,修复防损保完整。实践出成效,付出见收获,区医保中心2012年被评为上海市医疗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优秀单位,区农保中心2013年被评为上海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优秀单位。

三、注重宣教,档案意识增强

在档案宣传教育上,区人保局重档案、舍投入,档案意识增强。今年上半年,专题组织学习了国家档案局第30号令,近日又集体组织学习了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积极鼓励档案工作人员参加市、区档案局的上岗培训和继续教育,仅2013年就有8人次参加了各级培训。在档案宣传上,区人保局积极参加了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城市档案记忆活动和宝山区档案局组织的“国际档案日”广场宣传咨询服务活动。

四、打好基础,档案服务亮现

区人保局坚持以服务民生为抓手,精心做好档案基础性工作。一是做好档案归档。2013年区人保局共整理收集归档14024件。民生档案中,征地落实保障1200件、劳动能力鉴定4600件、工伤认定5500件、外地劳动力仲裁调解192件、信访447件、培训就业280件、劳动关系805件,占全部的92.87%。二是做好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确保档案移交质量。截止2013年,共扫描档案35.7万页。对高龄无保障、知青子女回沪入户、跨省市商调、知青工龄认定、征地落实社会保障等大批涉及民生的档案基本完成了纸质档案数字化;对原宝山县劳动局、吴淞区劳动局、宝山区再就业办公室等撤并单位的档案优先数字化。对原来已数字化档案进行了再鉴定。对历史档案的保存期限,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做了重新界定,比如将征地人员落实社会保障安置协议书档案的保管期限,从原先的短期上升为长期,确保涉及民生的各类档案能更好保管、保护和利用。三是把档案利用作为服务民生的重要工作来抓。2013年,区人保局共接受档案查询302人次,提供档案复印件3500余页,民生档案占查档总数的90%。做到了服务民生至上、服务态度最好、服务质量最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宝山区档案馆 方燕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