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学子勇夺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捭阖辩论赛冠军[图]

01.04.2015  13:19

2015年3月30日晚,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捭阖辩论赛决赛暨表演赛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陈瑞球楼报告厅举行,交大代表队一路过关斩将,成功晋级决赛,并在决赛中力克强敌华南理工大学代表队,勇夺桂冠。    

中华名辩盟理事会”常务副主席、华语辩论网顾问、西安交通大学辩论队教练张爱萍,2002年全国大专辩论赛季军、第十七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赛冠军教练赵琪昊,第二届上海市民电视辩论赛冠军暨最佳辩手、华语辩论网总版主、华中师范大学辩论队教练邓哲,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辩论队教练、华语辩论网副站长于兮,华东师范大学辩论队教练罗宏琨,华东政法大学校辩论队教练王任佳,争鸣辩论网副站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辩论队教练张海波,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蒋立峰,人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交大辩论队教练汪雨申,校团委副书记武超等嘉宾以及来自21所学校的辩手和近500余名在校学生齐聚一堂,共享辩论盛事,气氛热烈。    

一场独具创意的表演赛为活动揭幕。此次表演赛汇聚了一群交大各个领域的校园达人参与其中,他们都是“非专业”的出色辩手——他们中有“文艺女王”倪一宁、“话剧女神”曾橙;有写下22万字《实习医生日记》的孙清磊,交大贴吧开创者之一朱文博;有交大吃吃创始人黄冬昕,也有相声协会会长郭敏。这些“特殊辩手”,幽默而深刻地阐释了“这是不是一个看脸的时代”的辩题,场上场下互动热烈,在笑声中传递了辩论的魅力。    

本次捭阖辩论赛的最终决战在正方上海交通大学和反方华南理工大学之间展开,双方观点分别是“全球化会推动中华文化的进程”和“全球化对中华文化进程产生阻碍”。辩手们跳出一般辩论的框架,以中西方文化交流冲突融合的全新视角,创造性地阐述了各自对于民族文化自觉和全球化进程的见解。无论是质询阶段的巧妙攻防,还是陈词阶段的“固若金汤”,辩手们的才华与策略、风度与眼界,都给在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最终,上海交通大学战胜对手,成为本届捭阖全国辩论挑战赛的冠军。    

全国大学生捭阖辩论赛作为首档全国范围内全程实体选拔的辩论赛事,自创办起,就以其赛制灵活自由、辩题贴近热点而广受公众好评,现已成为青年辩手交流的优秀平台。本届捭阖赛决赛阶段比赛由上海交大承办,自3月28日至31日,共有来自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在内的21所全国各个赛区的冠军队伍齐聚交大,向最终的冠军发起最后冲刺,每一场比赛都吸引了许多在校学生前来观战,各校辩论高手们表现惊艳,为辩论爱好者们献上了一台台精彩的思辩盛宴。此次比赛也为在校园中传播思辩文化、提高辩论学生群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简短的颁奖仪式后,还举行了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十届联合杯开幕式。上海交通大学的辩论传统可以追溯至1948年,学生们以英美辩论赛制进行了一场题为“和谈是否可能”的辩论赛,一时盛况空前,而真正意义上的交大校园辩论,则起源于“狮城舌战”之后的辩论热潮中,学校于1996年第一次举办了全校范围内的“联合杯”辩论赛,此后20年之间这一项校级辩论赛事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交大学子心目中最顶级的思辩盛事。活动现场,500位交大学子共同见证了联合杯的20周岁生日,共同唱响生日歌;“联合杯”也首次揭幕,象征着辩论这一传统在一代代交大人中不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