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聚焦TPP劳动标准 探讨中国自贸区劳动法治——学校举办“自由贸易与劳动标准”国际研讨会

09.11.2015  10:47

11月5日至6日,由我校法学院和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穆尔菲劳动关系学院共同主办,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自由贸易与劳动标准’国际研讨会”在行政楼五楼会议举办。来自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天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广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等单位以及山东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安徽大学、南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等中方院校与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纽约康奈尔大学以及纽约市立大学穆尔菲劳动关系学院等外方院校的专家学者围绕“TPP中的劳动标准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中国自贸区劳动标准制度建设的发展及趋势”、“全球视野下自贸区劳动标准实施中的问题”、“中国自贸区内劳动标准法治化前瞻”等问题进行了集中讨论。

5日上午会议开幕式由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全兴主持。上海市法学会自贸区法治研究会会长、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郑少华教授,人社部劳动关系司副巡视员黄霞,纽约市立大学穆尔菲劳动关系学院中国项目主任陈汝婷、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李学尧教授先后进行致辞。郑少华教授代表学校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办学情况,尤其是国际化方面近年来发展迅猛,同时在自贸区研究领域卓有成效,是最早成立自贸区法制研究中心的学校,他希望通过此次会议促进各方深入思考和研究自由贸易和劳动标准之间的关系,预祝会议圆满召开。

随后人社部劳动关系司副巡视员黄霞致辞,她首先介绍了人社部劳动关系司以及下设各处的主要职能,认为深度研究自由贸易对劳动标准有重要意义,在促进自由贸易的同时保护劳工保护更是一个重要议题。在自贸区内可以进行深化劳动关系改革领域新的探索,该次会议为建立公平公正的自由贸易与劳动标准方面良性互动提供了交流平台。

纽约市立大学穆尔菲劳动关系学院中国项目主任陈汝婷介绍了纽约市立大学的情况。她认为从跨国比较视角讨论自由贸易,为中国自贸区劳动标准的制定和全球劳动者工作条件的改善提供有益帮助。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李学尧教授最后致辞。他首先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介绍了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的历史和现状,尤其在自贸区研究方面在全国高校都处于前列。最后他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第一单元“TPP中的劳动标准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由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坤刚主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Katie Quan首先通过三个案例讲解国际贸易中的劳动标准。她认为当满足如下条件时,自由贸易和自由贸易区将形成双赢局面:1、所创造的岗位具有高质量,表现为高薪水和高技能;2、本地政策对投资人形成劳动权利保护的约束力;3、贸易合约在劳动者权益和投资人权益之间达成平衡。接下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林燕玲教授以“TPP中劳工标准及其对中国的冲击和影响”为题做了发言,首先她介绍了TPP协议中的劳动标准的内容,并对尚未批准的4个核心公约进行了评论,进一步讲到TPP中核心劳工标准对我国政治、经济、法律的影响。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文教授以“TPP中的劳工标准及中国的对策研究”为主题进行了发言,她分析了TPP对中国的经济影响,认为应对TPP应持开放、关注、积极应对的理性态度。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郑丽珍最后发言,她就“TPP的劳动标准问题与中国的法律对策”进行介绍,首先明确了TPP劳动标准问题的特点,她认为作为贸易与投资大国,中国应以更具建设性眼光看待劳动标准国际合作中的困难,为实施TPP劳动标准应作的准备。在四位主发言人报告结束后,华东政法大学的田思路教授和上海财经大学院长助理吴文芳副教授进行评议。在自由讨论讨论环节,纽约市立大学穆尔菲劳动关系学院客座教授、美国专业技术工程师国际联合会主席Gregory J. Juneman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Katie Quan、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冯健毅副处长的提问得到了相应专家学者的回答。

5号下午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林燕玲教授主持以“中国自贸区劳动标准制度建设的发展及趋势”为主题的第二单元发言。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处屠可风处长首先以“自贸区企业劳动法律适用问题”为主题做了发言,他介绍了上海自贸区概况,认为设立在中国境内自贸区企业必须遵守中国的劳动法律法规是没有异议的,但是作为自由贸易实验区中所面临的问题就是今后值得关注的问题。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冯健毅副处长以“自由贸易与劳动标准”为主题进行发言,他对广东自贸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认为劳动标准不应与自由贸易挂钩。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钟健以“天津自贸区劳动用工基本情况及展望”为主题进行了发言,他对天津自贸区基本情况,天津自贸区的用人单位、劳动者和劳动关系特点以及天津用工管理的尝试进行了介绍,并对自贸区的劳动标准进行了展望。 在三位发言人结束报告后,华东理工大学刘金祥教授和华东政法大学李凌云副教授进行了评议。在第二单元自由讨论环节,纽约市立大学穆尔菲劳动关系学院Gregory J. Junemann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穆尔菲劳动关系学院客座教授May Chen、江三角律师事务所律师屈晓蓉、国际劳工组织的官员和上海财经大学的学生都提出了问题。

会议的第三单元以“全球视野下自贸区劳动标准实施中的问题”为主题,由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穆尔菲劳动关系学院客座教授May Chen主持,她感谢主办方进行的努力,并对三位发言人进行了介绍。首先纽约总检察长办公室劳工部主任Terri Gerstein以“纽约州劳动法实施情况”为主题做了发言,他首先介绍了美国劳动法实施系统,联邦与州、地方实施情况,纽约政府实施概览和纽约州的预防措施,并通过案例的讲解劳动执法的情况。纽约市立大学穆尔菲劳动关系学院客座教授、美国专业技术工程师国际联合会主席Gregory J. Junemann以“贸易谈判和贸易政策”为主题发言,他首先介绍了劳工顾问委员会的组成,认为美国工会的利益诉求是组织与集体谈判的自由、工资和工作待遇的妇女平等、环境保护、农业法规、出台法规,确保雇主对上述事项负责以及保护雇员对其雇主的申诉权利。康奈尔大学ILR学院劳工研究院教授Patricia Campos-Medina以“自由贸易区的劳动标准:中美洲-萨尔瓦多,实地调研”为主题做了报告,她对实地调研的背景进行了介绍,阐述了萨尔瓦多的自由贸易区以及工人特性,总结了这次实地调研的经验。在三位发言人的报告结束后,安徽大学李坤刚教授和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郑丽珍作为评议人进行了评议。在自由讨论环节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郑丽珍、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曹艳春教授、安徽大学李坤刚教授和山东大学刘文教授的提问得到了中外学者的回应。

6日上午以“中国自贸区内劳动标准法治化前瞻”为主题的第四单元由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刘文教授主持,安徽大学法学院李坤刚教授以“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劳动标准的思考”为主题进行发言,他首先阐述了高劳动标准与宽松的执法的现象,认为应制定更加务实的标准,改变执法的方式,并加强社保基金管理,引入公司运作机制。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周长征以“全球供应链对中国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实施的影响”为主题进行发言,他介绍了全球供应链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劳动关系的影响。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刘诚以“上海自贸区劳动标准建设应该厘清的基本问题”为主题进行了发言,他介绍了上海自贸区的性质与负面清单的含义,认为应深刻理解自贸区的理论依据及其局限性,发挥“后发优势”、避免“后发劣势”,并普遍理解劳动关系主体与劳动标准的特殊性。华东政法大学田思路教授作为最后一位发言人以“挑战与应对:中国自贸区劳动法律问题探析”为主题发言,他认为在自贸区劳动法律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的因素。为了对应自贸区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劳动法的理念需要更新,规则需要完善,立法需要更为积极,应努力寻求在外部劳动市场的公共空间加以解决,以促进自贸区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与国际劳动标准的逐渐接轨。在四位发言人的报告结束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林燕玲教授和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王俊凯进行了评议。在交流互动环节,与会代表与发言嘉宾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会议闭幕式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吴文芳副教授主持,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王全兴教授和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穆尔菲劳动关系学院客座教授May Chen先后进行了总结致辞,感谢与会各方的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加强国际性的学术交流。

(供稿:姜晖 供图:童心 编审:王雅静 收稿日期:2015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