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让课堂离“创业梦”更近一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来袭,大学生群体无疑将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记者获悉,目前沪上各高校正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打破各种校内校外围墙,让创新创业不再是少数人的事。目前,包括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已将学生创业项目计入创新学分。未来对于学生的评价,也将有创新创业的“第二张成绩单”作为参考。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少高校负责人表示,推出一系列措施并非功利性地要打造多少家企业,而是在大学期间培养学生创办事业、创新思维的能力。
停博士学业46天众筹2100万创纪录
在同济大学校园周边,2.6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了近2千家以设计类为主的企业,其中80%的企业由同济大学师生创办,“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年产值已超出300亿元。这一创业传奇的背后,是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时对全校学生的覆盖。
据悉,学校在培养方案中明确2个学分的创新能力拓展必修课,目前学校以公选课的方式开设相关课程126门,覆盖24个学院。而对于进入同济创业谷内培育创业项目的团队,凡是项目顺利出谷的,也都可获得2个学分的创新学分认定。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也将进入他们的“第二张成绩单”,未来的“好学生”,或许不再是仅仅绩点高的学霸,而是在创业中独当一面的佼佼者。同样,在华东理工大学,学生参与创业项目,表现优秀的可计入1至3个创新学分,或抵冲部分实验、实践课程,成果与评优、保送研究生及奖学金评定挂钩。
在优惠政策激励下,23岁的华东理工大学2013级硕博连读生周元凯已在大学期间有了5次创业经历。最近,在实验室做研究的周元凯在征得导师同意后,暂停博士学业,为自己申请了半年时间去创业。4月底,创业团队研发的一款智能插座刷新了国内网络众筹人数最多、金额最大的纪录。在上线46天时间内,该产品吸引了348122人参与、累计筹得近2115万元支持资金。
创业谷铺平“最后一公里”
除了打破校内创业围墙,不少高校斥资建设创业谷,铺平大学校区到科技园区的“最后一公里”。2013年5月,同济大学就投入300余万元,将彰武路校区旧厂房改造成为“同济创业谷”。每个入驻同济创业谷的项目团队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听讲座、办沙龙等活动,就可以积分制的方式获得5000元左右梦想起航资金;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还将通过评审得到5到10万不等的支持;如果项目发展的顺利还将得到30万元以内的天使基金融资。
自2014年运营以来,已累计有4批111个项目团队签约入驻,近400名学生成为首批“创业谷会员”。目前,已有超过20个项目通过创业谷推介平台,实现实体化运营,争取融资482余万元。
即使失败也同样收获经历
1991年出生的周元凯俨然成了创业的“老前辈”,不过,在他看来,大学生创业对于资金资源等都有较高要求,因此没有必要投入血本进行创业。他建议,大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等平台,选择一些时间短、投入小的项目,着重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意识。这一观点也得到不少高校创业平台负责人的认同,目前各高校推出的一系列措施并非功利性地要打造出多少家大学生创业企业,而是在大学期间培养学生创办事业、创新思维的能力。
“有失败的项目,但没有失败的创业者。”同济大学团委书记刘润表示,在同济创业谷入驻项目的孵化期从半年到一年不等,达到目标或者项目失败都将“出谷”。虽然有些项目最终证明不可行,“但参与学生获得的创新创业经历是无法用是否注册公司代替的,他们心中埋下的创新创业种子会在未来合适的时机继续萌发。” (张欣驰)
http://gov.eastday.com/ldb/node41/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