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新工科人才培养

27.06.2017  04:22

未来机械 创新动力”,6月24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近1200名学生完成的252个课程设计项目亮相2017年春季学期课程项目成果展,为人们未来的智慧生活贡献了无限创意“脑洞”。设计项目围绕《工程学导论》、《设计与制造I》及《热力系统设计与实践》等课程学习目标,主题来源于企业工程问题及学生创意发明。本届课程项目成果展除邀请到知名制造业企业嘉宾外,还特别邀请到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30余名专家到场指导,西安交通大学何雅玲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林忠钦院士,校长助理奚立峰教授等也来到项目展现场。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杜朝辉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通过“项目式”教学,实现产学合作,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科创新人才。项目展支持方“6系78级饮水思源校友基金”王维理学长代表致辞,对母校、母院创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模式表示肯定,毕业校友将继续支持母校的教育事业发展。  

神奇的盒子能治愈人们的坏情绪,私人物品背后贴贴片就可智能报警防盗、湖面扫地机器人轻松搞定水上漂浮垃圾……体育馆内,同学们热情洋溢地讲解自己组的项目,小心翼翼地调试做出来的实物模型。评委们手拿打分表,在一个个展位前停留驻足,亲切地与同学询问交谈,不时惊叹于同学们充满创意、源于生活的设计。  

项目展闭幕式上,常务副院长彭志科代表学院总结讲话。何亚玲院士、卢万成先生、陈佩珠校友、杜朝辉教授、丰镇平教授、陈林根教授、陈关龙教授、王如竹教授、章俊良院长、顾希垚老师等为“优秀项目奖”、“最佳创意奖”、“最受学生欢迎项目”奖获奖学生颁奖。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已举办八届课程项目成果展。由4-6名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在任课教师和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完成具有实际工程背景的项目,从市场调研、概念设计,到产品搭建、测试,这些工程上产品开发的环节一应俱全,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工科人才”,在“工业4.0”时代中抢占先机。    

智慧化生产、快速有效的个人产品供应是“工业4.0”时代的特征之一。如何培养适应“工业4.0”时代的创新工科人才?2010年上海交大成立致远学院,打造学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实验特区”;2014年,上海交大首届工科平台实验班开始招生,打通机、电、船、材等工科学科,探索跨学院、跨学科交叉培养创新人才模式,使学生在完成课程项目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为未来成为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时我们采用的是小组项目的模式,通过实际工程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转变讲授主导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互动的学习环节,拓宽了学生的能力培养渠道,未来中国制造业转型就需要这种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很强的人才。”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章俊良表示,今年,学校以举办创新工科人才培养研讨会为契机,邀请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产业领袖来评审学生的项目成果,也是验证“项目式”教学模式成果的一个绝佳的契机。    

在培养“创新工科人才”的道路上,上海交通大学还探索出一套国内外产学合作的新方法。“通过产学合作,培养高素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的工程教育是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工程技术与企业管理人才的主要渠道。上海交大建设了由‘通用实践平台’和‘精密测试与加工平台’组成的‘学习工厂’,可覆盖本科生的科创、企业产学合作的需求;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使用各类加工设备完成设计模型。企业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提出实际工程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教师也借这个机会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真正达到了‘三赢’效果。”章俊良介绍说。    

与此同时,为加强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学生跨文化沟通表达与合作能力,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还联合国外一流院校、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同创办了“国际联合课程设计项目(Global Capstone Project)”,紧密结合企业工程实践需求。在2017年学院88组本科生毕业设计中,共有12组学生参与了国际毕业设计项目,占毕业设计小组总数的28%。在四个多月的时间中,学生们与宾州州立、瑞典皇家理工等国际知名大学学生共同完成毕业设计,同时获得了国外院校以及本校教授的指导,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为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的综合人才打下了基础。    

附:2017年春季学期课程项目成果展优秀项目名单

优秀项目一等奖

序号

项目名称

1    

Multi-functional Ruler    

2    

盲人手表    

3    

智能垃圾倾倒小车    

4    

智能杯垫    

5    

电动汽车无限充电装置三自由度对准机构    

6    

基于热泵循环的干衣柜    

优秀项目二等奖

序号

项目名称

1    

绿色城市智能交通网络——无人驾驶洒水车    

2    

内置式自行车龙头锁    

3    

追日太阳能    

4    

车门防撞装置    

5    

共享小红伞    

6    

玩具船    

7    

寝室用水冷空调扇    

8    

基于单片机的自行车寻找解决方案    

9    

狭小空间抓取平台    

10    

可弹出旋转防绊式新型插座    

11    

创新型自行车停放装置    

12    

立体停车库    

优秀项目三等奖

1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以及陀螺仪的防盗贴片    

2    

燃气灶回收余热驱动抽油烟机    

3    

硬币分类收集器    

4    

模块化机械键盘匣    

5    

宿舍微型清洗机    

6    

色彩音乐    

7    

汽车开门提示    

8    

3d打印四翼飞行器    

9    

电子天平调平装置    

10    

经济适用型毛巾烘干消毒机    

11    

基于seebeck效应和有机朗肯循环的煤气灶余热发电系统    

12    

水面垃圾收集平台    

13    

交通交互游戏装备    

14    

辅助胎压稳定系统    

15    

笔记本防盗报警器    

16    

自动狗粮喂食机    

17    

穿戴式雨伞    

18    

1.5MW海洋温差发电系统    

19    

颜色识别器    

20    

寝室用小型智能吸尘器    

21    

多功能“新图书馆”    

22    

基于arduino与蓝牙模块控制的半自主控湿多功用花盆    

23    

窗口交互辅助机械装置    

24    

侧挂式可折叠可收纳床桌